分享

复州皮影戏唯一传承人与时间赛跑 砸锅卖铁不丢艺

 草木之人66 2015-02-24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宋国超给记者表演皮影戏片段。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宋国超在表演皮影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本报记者王春燕

  -图/本报记者高强

  宋国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的第三代传承人。瓦房店市得利寺镇花红沟儿屯,因为有了宋国超和他的义和班而名声大振。在这里,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复州皮影戏,留下了一支仅存的血脉。2005年,复州皮影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项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已经63岁的宋国超曾经拄拐而行,为复州皮影的传承上下求索……

  近日,宋国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舍不得钱买药

  攒钱搞皮影

  4月14日,宋国超带着500度的老花镜,又熬了一宿,用驴皮刻出了一个新影人儿。老伴儿王淑玲嗔怪他道:“再过几年累瞎了,我可不伺候你。”宋国超嘿嘿一笑不吱声儿,对老伴儿的关心,他心领神会,但对复州皮影的传承使命,他难卸重担。

  宋国超曾经是个老病号,股骨头坏死折磨了他十几年。“疼得炕都下不来了,还叫我少花钱买药,多攒点儿钱搞皮影。”宋国超的艰难,老伴儿体会得最深,也最能理解他的心情。多年来,正是这份默默的支持,让宋国超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皮影。

  “2011年,瓦房店慈善总会帮我申请了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项目,做了手术,现在好了,我又能到处走了。”宋国超告诉记者,如今恢复健康的他对传承皮影艺术充满了信心,因此更要只争朝夕。“国家这么重视,对我们这些老艺人来说,是莫大的福气。所以,就算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宋国超说。

  复州皮影戏息演近40年重返舞台

  已年过六旬的宋国超是皮影艺术不可多得的全能艺人,不仅吹、拉、唱、打、拿样样精通,而且擅长雕刻影人儿,更是集编剧、导演于一身,技艺的全面性超过了他的祖父和父亲。

  “唱皮影的人都是人来疯儿,观众越多唱得越带劲儿,而且喜欢唱大戏,一部传统大戏《杨家将》,全唱完得120多个晚上,那叫一个过瘾。”说起皮影的老故事,宋国超不禁眼睛放光。然而,从1965年起,皮影戏便风光不再。“禁唱了10年,“文革”后解禁。1978年,大队搞晚会唱了两宿,1980年邻村大队请我们演了一个星期,之后就再也没有演出了。一直到2005年,复州皮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才零零散散有了些演出。”宋国超颇为无奈地说,义和班传到他这代,停演了将近40年,这让他深感愧疚。“我十几岁开始耍皮影,临老了又重操旧业,经历了坎坎坷坷,才留下了这几箱子传了上百年的皮影道具和几十部剧本。”宋国超说。然而,皮影虽在,皮影艺人却没了。

  为传承复州皮影老艺人与时间赛跑

  现在的义和班,还能参加演出的老艺人不到10人,年龄最大的已经74岁,平均年龄超过60岁。“都快成老古董了,好在还完整,现在还能撑起一台正儿八经的演出,不过我们还能演多久?后继无人啊。”不过,让宋国超感到欣慰的是,去年义和班加入了一名年轻艺人,她叫王静波,今年25岁,是宋国超的妻侄女。“这孩子从小就看我耍弄皮影,这几年有了些展示性的演出,她跟着前后忙活,出了不少力。”

  年轻的王静波虽然从小受姑父熏陶,但实际上并没有登上过皮影戏的舞台,直到近年来她帮着姑父出去演出,才真正发现皮影戏让姑父着迷了一辈子的原因所在。“这个舞台的确很有魅力,只有站在上面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王静波跟姑父学艺已经快1年了,唱、拿的功夫已经有了模样,可她并不满足,她的梦想是像姑父一样,成为全能的皮影艺人。

  自从治好了股骨头坏死的腿疾,宋国超变得特别忙碌,忙着刻影人儿,忙着编新剧本,忙着排练新戏,忙着寻找皮影艺术的接班人,忙着与全国其他派系的皮影艺人交流合作,忙着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他要跟时间赛跑,为传承复州皮影争取时间。

  复州皮影戏

  源起明朝万历年间,兴盛于清朝嘉庆年间,曾经几度经历过禁演波折。新中国成立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艺术非常活跃,当时有43个皮影戏班,其中由宋国超祖父宋德新创办的义和班影响最大,演出场次通常是其他戏班的一倍多,演出范围除了在辽南地区,还远至吉林林区。

  “那个时代,皮影戏是农村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皮影艺人被称为唱影先生,很受尊重。因为皮影艺术涵盖的文化内容丰富,皮影艺人在农村算得上是文化人。”宋国超依然清晰记得小时候皮影爆棚般的热度,父亲宋喜云受邀率戏班去演出,演出场地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唱到凌晨1点,观众还在喊“再来一段”。连唱5个多小时的艺人们,虽已口干舌燥,但表演的兴奋劲儿不减。

  王春燕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