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感到头痛的父母常常害怕这样一件事情:教育同样厌恶这个科目的孩子。 从孩子蹒跚学步开始,父母就在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对这个科目的态度到掌握数学技能都是如此。专家发现,那些经常跟孩子谈论数字,用肢体语言和文字语言解释空间关系的父母常常在子女四岁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了更强的数学观念。 但很多父母却在无意中令孩子对数学心生畏惧。当孩子问到一个数学题目或家庭作业时,那种回答说“我对数学一窍不通”或者“我都有20年没碰过数学”的父母其实是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观念:这个学科是令人生畏的,他们很可能也将无法攻克它。 研究人员和教育专家称,那些患有数学恐惧症的父母也能教出一位数量分析家,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就意味着,家长要停止消极的对话,并将数学游戏和问题揉进日常生活中,就像他们教孩子读写那样。父母还得鼓励子女要勇于钻研数学难题,不要害怕费脑子。 1、教数学可以从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开始。有的孩子小时候就喜欢向他父母问东问西,常常都是一些数学问题,而他们觉得这是孩子好奇的天性,所以都一一耐心解答。里斯回忆道,八岁那年,他和家人一起驾车出游,“我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问:我们快到了吗?我是看了里程路牌和车速仪表盘然后算出了到达那里所需的时间。”里斯博士说,“数学于我而言很有用。” 2、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积木游戏,鼓励孩子模仿着堆建你砌好的房屋,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对于空间的认知。 3、让孩子们在睡前翻看图形书并认出那些图形,像一条鳗鱼身上的“条-条-点”之类的。 4、在生活中学数学,比如让孩子将鸡蛋敲开一分为二,在这个过程中,她向孩子解释了分数的概念。如果一共有12个蛋糕,我们已经给八个加了馅儿,我们还需要再加几个?这种嵌入式数学教学法,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5、当子女将数学作业带回家做时,许多家长必须冲破分数和排名至上的窠臼,鼓励孩子努力尝试、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如果父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而非正确答案上,九岁的孩子会更有热情去应对新的数学挑战。 6、父母陪在孩子身边一起钻研其实很有用。那些在尝试中失败、又能从失败中站起的家长能教会子女这样一件事情:凡事往好的方面看、竭尽全力去应对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