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草原送别》的起承转合 作者由“离离原上草”而“起”,用野草之生命力顽强而“承”。继而“转”到野草的滋生,侵入到古道,远接荒城,这正是送别的伤心之地。转得自然合理,合得情景交融,尾联用“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点题,道出离别之情,以合上面描述离别之景。 凄凄的芳草恰如相思的别情一样滋生蔓延,铺天盖地。前三联描写送别的地方与景像,正是为这最后一联送别之情的难舍难分做的铺垫。颔联尤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道出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草,不正是无尽的相思之象征吗?送别的愁苦、离后的思念如这烧不尽的野草一样,挥之不去。一阵春风又生,一个念头一个细节,愁苦也会涌上心头。如野草一样蔓延天地,相思浸透一颗游子的心。 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未拘泥于标准格式。起句(亦为粘句)五字用了四个仄声,“不”字该用“平”而用“仄”,对句第三字该用“仄”而用了“平”。这是根据正常格式以外的“拗救”规则中“对句相救”之法而进行的变格。这是为了完成高难度对仗、保住必用字,以提高诗句质量所采取的办法,也是拗救规则中所允许的遣词用字的自由度,名篇佳作中不乏此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