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北京同学,请你冷静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2-25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不断转发的日志,忍不住要吐槽几句。原文保持黑色,我的评论用蓝色标示。

 

起因是这条状态:“2011年北京大学各省 文理科平均分。北京文科 645 理科662 山东 文科 677 理科694 甘肃 文科606 理科649 河南 文科638 理科679 西藏 文科548 理科566 上海 文科545 理科544 安徽 文科635 理科 676 天津 文科637 理科667,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查到这些资料。 谁再造谣,谁TM死妈~!!!!!还特么天天各个媒体,各个网站造谣呢,我特么开始还以为北京孩子真占便宜了呢,让他们丫眼红,结果一搜。擦。这帮造谣的SB,TMD的造谣都不脸红生气生气生气生气 ”于是北京的大家都转发:“说好的400呢?”【北京的同学都懂得,所有人都觉得北京是400分上清华北大的】本人转发之后,有评论为“其实我觉得分数是多少意义不大,关键是看北大清华的录取人数和该省市考生人数的比例防流感防流感防流感”更有同学在聊天时说“有个同学在北理工,一问宿舍人的分数都那么低,说‘北京人凭着那一张户口本比我少奋斗了多少个日夜?!’”。我知道不只回复者如此认为,其他不想引起矛盾的同学大部分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今儿个咱就把话说开了。

 

评:关键的不是分数线,各地的试卷和改分标准都不同,考选比例是最重要的。2011年北大在北京文科招79人,理科144人;在广东文科招15人,理科招12人,在山东文科26人,理科43人,河南文科26人,理科30人。广东高考考生人数65.5万,山东58.7万,河南85.5万,北京不到8万人。北京同学进入北大比河南同学容易40多倍,比广东同学容易70倍以上。

 

一所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名额是否应该多于外地名额?位于广东的中山大学在广东省招了50%的生源,而北大清华在北京招生加起来还不到300人,北京做得仁至义尽,如果非京籍在继续要求,北清是否就不该招收北京人?!中国人只敢耗子抗枪,非京籍人士既然如此认为北京人占便宜,既然本领如此强大,强大到在政府门口叫板要求北京市政府开放异地高考,那是否应该去白宫叫叫板说哈佛招的美国人太多了,全世界在哈佛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且不应该用SAT不应该用英语考试,应该用各个国家的语言进行考核,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北京是我们的家!!我们家本地的大学招收多少家里的人也要听非京籍人士的意见?!这是否合理?!

 

评:教育部直属的大学都不能算“本地”的大学,那是全中国的大学,是用全中国的税收和资源来支持的,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汗。哈佛不是世界的哈佛,即使它是私立的,也是美国的哈佛,至少它在美国境内没有地域歧视,OK?美国有一所顶尖大学在国内搞地域歧视吗?世界范围内有一所顶尖大学如此明确地搞地域歧视吗?

中山大学为什么被迫招那么多?因为广东考生要上其它学校实在太难了。考北大比北京人难70倍,考复旦比上海人难100倍,考南开比天津人难近200倍;不仅比本地考生难,比其它的外地考生也难,例如北京人考南开的难度是广东人的十五分之一左右,考复旦的难度是广东人的十分之一左右,上海人考北大的难度是广东人的十三分之一左右。你要知道这是多么惊人的差距!70倍,相当北京2进1的时候广东是140进1,这根本上是一个非人的难度。

我们中学,处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一个丘陵地带的县级市,很多老师没读过大学,普通话都不会讲,上世纪末来了一位北方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立即在全校成为明星,待不几年就走了。教师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一个月,也没搞什么衡水式的训练,改革开放至今,为清华北大输送了60个学生,虽然不多,但足以让我们自豪,一句怨言没有。北京学生的师资比我们不知要好多少倍,竞争压力几十分之一,平均家庭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还要好一大截,真好意思抱怨?

如果要放开,大家一起放开,广东考生表示无任欢迎。

 

北大清华有今天的地位是近百年努力而成的,如果中大有北大清华的地位,中大是不是早就被全国人民批斗死了?清华北大如果也在北京招收一般人数的新生,会是什么情况?北京是我们的家,非京籍人士可以不要自己的家乡跑去北京,把北京毁的不是北京之后再衣锦还乡,可我们呢?北京哪里还有北京的韵味?所有人都消尖了脑袋往北京考,在北京就业买房买车,哪里还有四合院?哪里还有鸽子哨?今天吃个炒肝儿都得跑个几十里地找一家正宗的店。

北京是我们的家,非京籍人士来我们家做客我们欢迎,但是他们干了什么?他们叫嚣着不让我们考自家的大学,觉得北京的大学招那么多北京人就是犯罪;他们来了我们家,把我们家阻碍他们出行、碍眼的东西都拆了重盖,没了四合院,却多了那么多给外地人的出租房;把市中心住在四合院里的老北京们挤到了回龙观天通苑这种近郊都算不上的郊区……北京是我们的家啊!不让我们在家里上大学,你们是一定要赶尽杀绝吗?你们还要我们怎么做才觉得北京人不占便宜?

 

北京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外地人给予的。没有外地人的贡献,北京现在是什么样子?今天有几个北京人往上数一两代还是北京人?你穿的衣服,坐的车辆,享受的补贴,没有什么不是从外地人手中拿来的。

北京居民享受了多少直接间接的补贴,你是否知道?每年从外地人手里拿到不计其数的好处,数以亿计的福利,还反过来咬人?你在家里上大学很难吗?老实告诉你,几乎可以肯定,北京考生考北京的大学比任何一个地方的考生考本地的大学都要容易,无论你按985,211,还是本科线算,哪个档次的大学都是北京的考生最容易、最舒服,不信咱算算总的招考比例。

正是有这么多最顶尖的、最精英的外地人,集全国的财力物力和人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齐聚北京城,清华北大人大的分数才这么值钱。要是外地人都不来北京,你会很快发现清华北大将迅速变得一文不值。到时您尽管在家里上大学吧。

 

各位觉得北京考生很幸福吗?要不要试试北京的考前填志愿以及一二志愿的志愿级差是50到70分?填志愿像赌命一样!有多少人毁在了这50分上?有多少人因此复读?有多少人因此与自己的梦想说了永别?

 

开玩笑,我们多少年来都是考前填志愿,50-70分以上的级差是家常便饭,我当年填志愿的级差就是70分。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这不过是外地考生无数艰难的一滴而已。你们永远不用像衡水考生那样天天军营,不用像河南的许多考生一样5点起11点睡,不用一周7天课一个月放一天假,不用承受万里挑一的变态压力,公平竞争才刚刚露出萌芽,承受不到外省十分之一的压力和风险,就大呼伤不起了,只能让人问一句:君有种乎?

 

今天忍着没爆粗,就是希望跟所有人讲讲理,以礼服人也以理服人。也让大家评评这个理儿,北大清华要是在你们的家乡,你们会怎么做?至少北京政府已经做得仁至义尽,北京人容忍的也仁至义尽,北京人好客,但我们不会欢迎破坏我们家乡的入侵者。今儿个的话哪儿说哪儿了,望各位非京籍人士先自省一番再来挑北京人的毛病。

 

清华北大要是在广东,至少我个人表示全国统一招考比例完全没问题。我们不怕任何领域的公平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