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戈 : 技术控眼里的男女共用厕所

 ABCQHJ 2015-02-26

今天设计师朋友转来一个获2014红点(reddot)最佳设计大奖的作品,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它只不过是在男女厕之间设了一排厕格,每一个两边都有门能进入,被女厕一方占用则男厕一方无法开门,反之亦然。不少公共场所女厕经常排队,男厕有富余空间也帮不了忙的大问题,居然这么简单就解决了。当然,已成国际品牌的“中国大妈”曾发起过临时“占领男厕所”的壮举,也算解决问题,但不能获奖。

这个设计具体怎么使用,是不是令技术控浮想联翩?

(Red Dot Award 2014获奖作品)

女士如厕时的安全,称得上需要“长征火箭”一般“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以女方占用这个设计中的共用厕位为例,从女士开门到用完出门,必须保证男方一侧的门锁定。或者说要解除男方厕门的锁定必须得到“女方已无人”的信号,这个信号还必须由女方用毕走出关门这个动作来触发,而且应当准确可靠。否则必然出现女方还春光乍泄,门就突然被男方打开的可怕局面。由传感器测到女方一侧无人不可行,因为女方一侧的门不关好男士即可进入共用厕位,岂不意味着男士能直接看到女厕内部。以冲水结束为信号也不行,因为不少女士会用冲水来掩饰如厕过程中的不雅声响或气味。

然而,这个信号不管怎么设计,也解决不了一个人为干扰,即所谓“占座”问题。只需用后不关门或者用物件挡住传感器,制造有人的假象,就能使这个厕位长期保留在女厕一侧,男方无法使用。

如果设计一个女方超长时间占用则自动解锁的机制呢?或者使传感器更智能,必须测到有接近人体温(好邪恶)的物体才视为有人使用?这种超时解锁的风险当然可以通过文字警告提示女士注意,可这难免大大降低女士的安全感,引发抗议。

对“占座”的可能,当然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肯定女士们会这么没素质”,我当然不能肯定,但出于女士入厕排队难题的普遍性,加之这种设计并非绝对增加女厕位,而是从男厕机动调节,女士们作为整体的自利驱动恐怕还是有的。“占座”的方法只需使用几次就能悟出,简便易行又很隐蔽,利益受损者(男士们)不要说取证和不满,连发现也不容易。这种合理利用规则漏洞,服务于本群体共同利益,损害的又是群体以外不特定人的利益,根本不会在自己的社交范围内引起任何不良反应。

因此,至少在女士如厕排队问题突出的场所,对经常使用某厕所的女士,还是完全可能有此举动的。而且这种举动完全可能在实际使用中自发形成,比如结伴而来的女士们,一个用完了难道不给下一个留位置,竟然被隔壁的抢走?

可是“三急”对男女是平等的,女士排队问题需要谅解,对正在紧要关头的男士,自我牺牲也挺不易。这个设计中,男士谦让的受益方非亲非故,是不是美女都不知道(就算是美女,你能借此搭讪要个电话?)

也就是说,这一设计的调节方式看似根据实时需求“自适应”完成,高效而灵活,其实意味着社会男女群体之间发生着无声的礼让,要有一定的公正心才能配合得好,但凡有一点自私基因,随时可能打主意。

还有一个问题,上面提到的开关门机制对方便隔壁至关重要,即使没有“占座”之举,也要求一方离开时及时关好门,使厕位处于真正无人,即男女任意一方都有权进入的待命状态。一旦哪方忘记关门,则厕位优先权仍无意中被留在自己一方。恰恰是随手关门,方便不认识的他人,又考验着国人基本修养。

当然,只要男厕这边有富余,这个设计的使用并无问题,“占座”行为也并不必然发生。只是这个案例所代表的社会资源分配规律更值得深究。从抢票、抢座、抢入托入学、抢车位到抢厕所、抢墓地,稀缺资源在中国无可奈何地越来越多,而公平之感也随之急剧消失。下面还是就着这个共用厕所的设计,借题发挥说说公平。

这个设计要针对“占座”动机实现公平也有办法,那就是“公开占座”。流程并不难设计,比如排队的男士、女士均可按键显示等待人数,哪方多则系统自动强制调整更多共用厕位给该方。这种方法公开、透明,特别是让男士直观感受到弱势群体的照顾需求,绝对能激发集体绅士风度,甚至可以设计一点类似“点赞”的感谢机制。同时,男士自身的需求也不会被忽略,从而避免对方滥用权利。

当然,这又失去了这个自助式共用设计的精髓——简便,甚至也不能防止哪方出于自私人为多按键,以缩短自己排队时间。要在这方面考虑防欺骗,又需要更多成本。

之所以出现这些操作繁琐和成本上升的问题,乃是由于社会规则并非工业设计能解决,特别是基本诚信一旦摧毁,只能要么混乱要么高成本维护。只要涉及一定社会群体的某种根本利益,就一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分配不公或无人调节,则必然出现利益争夺甚至冲突。冲突的表现未必激烈,但人人充分利用规则漏洞,结果公平崩溃,司空见惯。

要从一开始就尽可能公平或混乱后恢复公平,只能由公共权力介入,建立利益表达和投票等机制,不必多言。身边的介入是什么样呢?再举一个笔者亲历的工业设计案例,还是与厕所有关。话说那日在四惠地铁站急寻厕所,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找到几个绿洲般的单人厕所,还得回头找卖票的换硬币。里面设备倒是先进,可完事后碉堡了——遍寻不着冲水的机关。我是那种用了不冲的人吗?可是下一位已经敲起门来,我上哪找人求教呢?万般无奈,当我横下一条心,当着下一位的面不冲而去时,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一开门就自动冲水了。这机关怎么不设计成背出几句什么公民“应知应会”的条条款款啊(很久以后才有人提醒我:设计师才是苦心孤诣,这不正是考虑到中国人太多不冲的吗,于国于民这不都是满满的爱吗)。

发挥“没有我喷不了的事”的精神,由此联想到,对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某些根本需要,身边从来不缺技术官僚式的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否则真对不起庞大、完善、健全的“官海战术”。从工作量上有关部门也十分辛苦。有次人口普查,对门老头一句话气得上门的干部一边痛诉一边夺门而去:“我加着班,这会了,饭都没吃,给国家搞普查,你还不配合!”连我家都免查了,可怜我还捧着各种本本,想给十年一遇的父母官交代流窜史呢。即使如此,有时感觉好多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社会服务和利益分配机制,真的有如那个“开门冲水”机关一样驴头不对马嘴。更不用说有些调节中,与规则制订者关系密切的某些群体早就谙熟名为公平机制的窍门,自主创新出配套潜规则,表面上公平得感恩戴德,但在现实中的运行几乎一定会走样,而且机制设计和执行者注定看不见。

至于例子,太多了,养老金、经适房、出租车经营权、过路费、择校费……共同点是和建厕所、分厕所一回事,根本区别是“一共有几个厕位”、“哪边人多该照顾”这样的信息你无从知晓,只看得到经常“权威发布”的媒体上清华大学XXXX研究中心XXX教授的一张苦脸,仿佛在说:“政府有多苦有多难你造吗,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吗你妈我……”

回到开头,这个获奖作品的设计者是台湾台中东海大学的两个学生,在他们那里会不会也这么复杂呢?问问才知道。对了,最近听说技术官僚也过气了,开始讲“你问我爱你有多深”了。这么有爱,以后我一眼就找得到冲水的机关还是大有希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