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美学-李泽厚

 吉祥如意侠 2015-02-27
       第一章礼乐传统
《华夏美学》一看名字就知道,首先是讲美学的,在其它的书中大师也提到过什么是美学,连大师都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我当然不敢多说什么。美学贯穿在华夏文明之间,上溯到夏商周时代,延续到现在,人类一直在不知不觉得审美中自我成熟,自我发展,个体也是一样。
   “羊大则美”,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美”这个词最初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羊与犬、马、牛不同,它主要是供人食用。羊是夏商周时期的最主要的肉食,羊的体积大了自然肉多,味道也就鲜美,肥美好吃,于是有了“羊大则美”。于是到现在,人们吃到好吃的东西还会说“美味”,“美”之类的词语。德文Geschmack=审美、鉴赏=口味、味道,英文Taste也是,在中国美也是同味觉的快感联系在一起。从填饱肚子,到讲究、追求实物的味道正如蔽体御寒后,讲究、追求衣饰的色彩、式样;比生理基本需要已表现出更多接受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渗入和融合。
         生理欲求、社会意识和审美愉悦混在一起,总之,中国的美,美的对象和审美的感受是离不开感性的,中国的美包容、肯定、赞赏感性——味、声、色的快乐,中国的美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是天下之所同嗜。

         “舞”与“巫”。原来这两个字在一开始是一个字,也是一个意思。在原始文化中,巫术,祭祀大多都是手舞足蹈的样子,做出各种动作,口里念念有词,比如祈雨,求神,向天祭祀。这种群体性的图腾舞蹈,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绵延以后就形成了固定的形式,渐渐演变成了舞蹈。舞蹈是原始生活中最为严肃的智力活动,他是人类超越自己动物性存在那一瞬间对世界的关照,也是人类第一次把生命看作一个整体——连续的、超越个人生命的整体;在舞蹈沉迷中,人们跨过了现实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鸿沟,走向了魔鬼、精灵与上帝的世界
           动物有游戏,游戏对于某些动物来说是锻炼肢体、维护生存的本能手段;远古时期的图腾舞蹈、巫术礼仪也是人类的游戏,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的符号生产;人类的游戏不像生产活动那样直接生产物质的产品(猎物、农作物),它客观上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意识,生产想象的产品(想象猎物的中箭、作物的丰收)。   这个精神文明、符号生产,当然不只是审美,它有审美的因素和方面,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文化,亦即动物性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情感和感知的积淀。“品味”往浅了说,往俗了说,就是品品某个东西的味道,品尝鉴赏某样东西(食物)的味道的能力就是某个人的“品位”。把这层意思从最俗的“吃”这一层面上上升起来,则到了鉴赏其它东西的高度,比如,衣服,书画,诗词,这就和审美靠的更进一步了。
         羊人为美为图腾舞蹈,主要讲的是社会性的建立规范和它向自然感性的沉寂,也就是说理性存积在非理性(感性)中 ;羊大则美是味甘好吃,主要讲的是自然性的塑造陶冶和他向人的生成,是感性中存在超感性(理性)。他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同一事实,即积淀=人的内在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逐渐形成。
乐从和:情感与形式
原始图腾巫术活动进一步完备和分化,就是所谓礼、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