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反思:现代人写书法,99%只是抄书?

 爱雅阁 2015-02-28
观点| 反思:现代人写书法,99%只是抄书?

 

看到这篇文章,也许您会生气,能这样说咱们中国书法吗?您别急,我们先说说舞蹈。

您喜欢跳舞吗?您看过杨丽萍的孔雀舞吗?杨丽萍淋漓尽致演绎了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 、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姿态。感情内在含蓄 、舞蹈语汇丰富,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这是多么美妙的舞蹈艺术!
作为书法,虽然与舞蹈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但其特点还是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作为喜欢书法的我们,看了杨丽萍的孔雀舞后,站在书法的角度想到了什么?
舞者通过动作造型、节奏情节表现现情感,演绎一段故事;书者通过笔画造型表现现情感,体现一种思想。舞者动作造型、节奏情节随着时间和空间瞬间消逝;书者的笔迹虽然留存下来,但其活动过程随时间和空间同样瞬间消逝。舞蹈人人可舞,书法人人可书。当然,“书法人人可书”的“人人”是指学习了书写法则的人。因此,舞蹈、书法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活动。但是,一个人随便跳几下,不能称为舞蹈艺术;一个人拿起笔随便写个字也不能称为书法艺术。所以,舞蹈、书法如果要成为艺术那就需要一定的条件。舞蹈只有在人体优美的动作造型、节奏情节和情感渲泄与内容情节相吻合,并得到观众审美情感认可时,才是舞蹈艺术;同样,书法只有在优美的笔画造型和情感渲泄与文字内容相吻合,并得到观众审美情感共鸣时,才是书法艺术。
舞蹈有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立体动态;书法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平面静态。但是,书法笔画所体现的风格是大家有共识的。清峻、豪爽、遒劲、典雅、飘逸、雄浑、古朴、旷达、超逸、清淡、恬淡、平淡、淡雅、含蓄、自然、清远、恬静、空灵等等词汇,都是书法风格的体现,分别表示不同的书法风格。那么,这些书法风格是否可以在不同的文字内容中任意体现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目前中国书法艺术明显落后于舞蹈艺术。原因在于:舞蹈早已根据音乐内容编排动作造型,考虑节奏情节和情感渲泄,充分表现音乐内容的思想意义,得到观众审美情感的共鸣,并形成风尚;但现在的书法艺术,创作者仅有极少极少的人,在看了一篇诗文或知晓一个事件后引起情感激动的情况下而写,也就是说,99%的人是忽然心血来潮,信手翻开书,抄写诗词,把一段文字用毛笔写出来,布局、盖章、作成。
一种笔画,喜怒哀乐的文字都能写,甚至用草书写碑文,用魏书写清风。面对这样的书法作品,观众看不懂,当然产生不了情感共鸣。这就是中国书法人的现状,和现实。
然而,我们从杨丽萍的孔雀舞发现。杨丽萍首先要吃透音乐内容,按内容模仿动作造型,再从头到尾串起来。因为杨丽萍自幼酷爱舞蹈,再加上手臂长,柔软性好,擅于模仿孔雀,所形成的舞蹈风格与孔雀舞蹈的音乐内容相吻合。以此类推,我们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按照文字内容来“编排” 笔画造型。创作者先要吃透文字内容,便于感情发挥,再按内容选择相应的笔画造型,最后再“串起来”。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先笔后。这样写出来的书法,才真正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书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书作按这一程序书写,成为了留芳千古的名作。如天下第一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书法“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王羲之以轻快的书体和笔画表达轻松快乐的 文字,并得到后人审美情感共鸣。天下第二大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以自成的书体、厚重的笔画随情挥洒,任笔涂抹,形成了悲愤慷慨、凝重悲壮的意境。即颜真卿以厚重的书体和笔画表达悲壮、沉重的文字,同样得到后人审美情感共鸣。但有人问,王羲之、颜真卿在书写时是一气呵成,怎么会顾及到笔画与文字内容是否吻合。其实,如果我们能往深处一想,就豁然开朗了。王羲之、颜真卿在书写时,表面上两人的书风正好为其书写的内容无意中完全吻合,但实际上,他们形成的书风已经为相适应的内容作了充分“编排”的准备。一旦与自己的书风相适应的《兰亭序》、《祭侄稿》出现时,“编排”顺理成章。因为是自己即时撰写,内容当然吃得很透,情感铺垫也充分,所以书写发挥到了极致,内容、笔画相映成趣,作品天然而成,这才成就了千古名作。


内容是有感情的,笔画也是有感情的。比如,岳飞《满江红》一词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创作者如果要创作成书法艺术,书写前应该根据内容酝酿相应的激情,然后再看看自己的笔画能不能体现这种激情,看看自己的书风能不能表现出这种激情来。否则,那就只能作为实用性抄写下来,不能视为书法艺术。如果是一段优美快乐的孔雀舞的诗文,创作者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情感和书写笔画(书风),写成《兰亭序》那样秀美流畅、遒媚空灵的书法,而不能写成有《祭侄稿》一般悲愤慷慨、凝重悲壮风格!不同的书写内容运用相应的笔画是书法艺术的最完美的表现。在王羲之、颜真卿那个年代,书法毕竟是在形成发展中,他们即使有这方面的意识,但也没有成熟的条件明确提出来,并形成风尚。而当前,书体、笔画已基本成型,根据文字内容考虑笔画及造型来渲泄情感,已是书法发展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写字要成为书法艺术,就必须把笔画造型和情感渲泄与文字内容相吻合,而且能得到观众审美情感的共鸣。内容、笔画和情感的完美结合,是传承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创作方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新风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