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凝肝胃致呕吐吴茱萸汤

 昵称12248460 2015-02-28
寒凝肝胃致呕吐
吴茱萸汤有奇效

    基本情况  曾某,女性,24岁。

    病史  进食则吐,呃逆频频2月余,在某县级医院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初诊  2012年 10月8日。患者呃逆频频,进食则吐,反酸,两胁隐痛,心烦,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弦。诊断为呕吐症,辨证为寒凝肝胃型,治宜暖肝温胃、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处方  吴茱萸、炮姜、白参、高良姜、法夏各10克,香附、紫苏梗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大枣10枚,共7剂。

    复诊  2012年10月15日。患者自诉服药7剂后,俱症悉除。继用上方加黄芪、谷芽、麦芽各20克,共7剂。

    信息反馈   2013年2月春节前,患者带患胃病多年的弟弟前来求医时告之,其病已愈,饮食正常,未再复发。

    分析  患者发病正值夏秋二季,因过食生冷致寒凝肝胃,肝气横逆故胁痛,肝气不舒而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故呃逆频频而反酸。中阳受损,胃不受纳而进食则吐。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入肝胃二经,既可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可和胃降逆以止呕,是为“君药”;炮姜亦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效,是为“臣药”;白参、大枣益气健脾;法夏燥湿化痰;香附疏肝理气解郁;紫苏梗散寒理气;高良姜辛热,可温胃止呕、散寒止痛;黄连苦寒燥湿,可防吴茱萸、高良姜辛热太过,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可奏温胃暖肝、降逆止呕之功。

    衡阳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肖朝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