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医生:成长那些事

 昵称22024926 2015-03-01

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的健康报即可加关注)


  科普达人


  做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 张 征 36岁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成长感言:


  2014年我在医学科普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在多家科普网站、杂志开设专栏,比起医学界的前辈算是“科普新星”,写科普文章,做健康教育虽然很平凡但又很有成就感,我喜欢这种感觉。


  一开始凭热情来做科普


  空闲时候,我喜欢刷微博、微信,它帮助我利用碎片时间实时接收最新资讯、更新专业知识,但同时,我的手机也会被泛滥成灾的伪医学信息刷屏。这让我意识到,信息的高速传播是把双刃剑,而作为医生,我应该学会使用好这把剑,发出并传递科学的声音。


  于是,我在一年前注册了DrZhangzheng这个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写点科普文章,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渠道发布,立足于推广正确的医学理念、反驳流传在网络上的虚假医学信息、曝光虚假医药广告,用知识对抗谣言、做个“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


  一开始,我只是凭新鲜和热情来做这件事情,但随着时间延长、数量增多,再加繁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科普这个“游戏”也渐渐变成了“任务”、有时甚至成为“负担”。


  一篇文章能让成千上万人受益


  之所以坚持到现在,是因为我发现到医学科普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医生做出了正确诊断、给出了最优治疗,但由于患者缺乏正确的健康理念和基本的疾病知识,容易被泛滥的虚假医药广告和错误流传的认识误区所误导,往往不能很好地贯彻医生的治疗方案,导致疾病加重。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海量信息充斥于网络,患者很难有效地检索、提取、学习正确医学信息。不法商家要逐利,无良媒体在纵容,监管机构不作为,这些社会问题更拉开了患者与正确医学信息的距离。而由于日常繁重的工作量,医生、患者有效沟通的时间又极其有限。这个时候,医学科普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医生一天只能接诊服务几十个病人,但一篇文章或许就能让成千上万人受益。


  期待更多人加入医学科普的队伍


  虽然写科普对“奖金”“职称”等没有帮助,而且为了写好科普,需要查找最新指南、翻阅海量文献、付出大量心血,但这对作者本人是再学习的过程,产出“利人”成果的同时,也有了“利己”的收获。


  面对移动新医疗的浪潮,如今,医生的工作岗位已不能仅局限在门诊、病房,医生的工作方式也绝不仅仅是手术、用药,还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医学信息、健康理念和更多的医学关怀。


  独木难成林,我期待更多的同行一起加入医学科普的大队伍,毕竟由医生写科普是很有优势的,而且医学科普也应当由专业医生来创作。


  此外,写好科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既要客观严谨,又要生动有趣;既要坚持学术,又要避免乏味。有时为了体现专业,必须一本正经;有时为了吸引阅读,又得耍贫卖萌。个中平衡,殊难把握。除了自身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作文能力,我也希望读者们多多包涵,如果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即使文章略嫌枯燥,不妨再耐着性子多读几句,对自身大有裨益。



  热爱读书


  理解了医学的真谛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赵胜军 31岁


生命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


  成长感言:


  作为青年医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在书中汲取精华、品味做人的道理,理解医学的真谛,积淀人文素养,以感恩的情怀与患者携手前行。


  又到年终岁尾,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静下心来对自己的2014进行盘点,发现最大的收获源于品读了《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这本经典之作,并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全员读书报告会后的行医理念的转变。


  《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向我们揭示了“医学麦加”梅奥诊所历经百年依然辉煌屹立,并以其卓越的管理理念成为管理界活化石的奥秘。正是由于梅奥始终如一地践行“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给予每一位患者诚挚和独特的关注,才演绎了一串串口口相传的动人故事,铸就了梅奥百年不朽的“活的品牌”。


  品读梅奥,无疑是一次启迪心智、受益匪浅的心灵之旅,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救伤扶危的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患者的病体,还要呵护他们的心灵。每个患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触动心灵的往事,可作为医生,我们对患者到底了解多少?我们是否愿意俯下身去耐心、仔细地倾听呢?其实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太多要求,他需要的只是真诚相待,哪怕只有一分钟的解释,只是真诚的微微一笑,仅此而已。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如轻轻地抚摸一下患者的额头,对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轻轻握一下手,说一声“别紧张”,就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


  我们曾接诊一名不幸被十轮重型卡车碾轧的2岁男孩,虽然经过 “120”绿色通道最及时最有效的抢救及全院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但终因伤势过重而没能挽留住他幼小的生命。作为医者,我们的心情难过而复杂,但只能默默地、轻柔地为孩子擦去脸上、身体上的污痕,让他在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保持生命的尊严。我们无法用言语安慰孩子的父母,更无法抚平他们因伤痛而支离破碎的心灵,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逝去的生命,并用心祈祷:如果有来生,希望他有一个好的轮回……医乃仁术。作为青年医生,我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会尽我所能与患者携手与疾病抗争,在疾病面前,我们永远是伙伴,是朋友。



  商场救人


  危情中一显身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黄文凤 33岁


你唯一应该超越的是昨天的自己


  成长感言:


  2014年,我在街边一次急救,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件事情让我也小有名气,大家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但作为专业医生我意识到要大力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培养公众的急救意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技能,这样才能让人民健康更安全,才能让2015年更美好。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每天得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工作,面对焦灼的患者和家属,还得时不时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死亡,甚或感受着慢慢逝去的生命。救人性命是急诊医生的天职,当在疾病和死亡的面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无能无力,但也有我们一显身手的时候。


  前些日子,我在医院附近的商场逛街时,遇到一中年男性突然倒地,当时已有人在围观,有的人在问有没有人带着速效救心丸,也有的人上去掐患者人中。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遇到这种情况,不能默默的走开。经判断患者无反应、无颈动脉搏动、无呼吸,即刻给予胸外按压,并让周围的人呼叫“120”。给予按压后,患者出现了叹息样呼吸。我按压了2分钟,感到疲劳,但又不能终止按压,就指导周围的人继续按压。“120”急救人员大约7分钟后赶到,连接心电图提示为室颤,给予电除颤,患者自主循环恢复,随后送至我所在的医院。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未遗留任何后遗症。这是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的个案。我想病人是幸运的,我也是幸运的。


  这是我第一次在院外遇到这种情况,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但当时没有时间去害怕,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脑细胞”。如果心脏骤停5分钟内得不到急救,即便抢救过来也会成为植物人。我是急诊科医生,我有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当时我在场病人活了,但这只是纯粹的巧合,是小概率事件。猝死可随时随地发生,但急救医生可不都在现场。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其实是公众自救。只有每个人都有急救意识,都有急救技能,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发生意外时,才有可能获救。这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但并非遥不可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首先,让急救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呼吁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培训的对象可以先从学生、教师、公务员、警察、保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着手,只要开学、只要上岗,就得接受培训。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其次,记住公众急救三要点——呼救、胸外按压和AED(自动除颤器)。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精髓,要用力压、快速压。


  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人人都有可能遇到,只有培养公众的急救意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技能,才能让人人享有“起死回生”的权利。



  北漂医生


  从骨科转型到整形外科

广东省暨南大学第六附院整形外科 马常青 38岁


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能看到希望


  成长感言:


  2014年对我影响巨大,因为我在这一年从骨科医生转型为整形美容科医生,这主要缘于这一年我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美容科进修一年,收获颇多。除此,我还利用在北京进修的机会还结识了很多朋友,2015我将回归故乡广东江门,扬帆起航。


  重新认识了整形外科


  1998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创伤修复及创伤急救的工作,摸打滚打16年后,发现有很多需要修复、渴望美丽的患者,我决定转型整形外科,通过积极联系,终于如愿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进修,通过一年的学习,对整形美容有了新的认识。


  在整形外科,患者对美、对艺术的要求非常高,医生如何提高审美,做好充足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医生要向病人交代术前与术后的情况,病人的期望与通过手术预期达到的现实结果的差距,如何最小限度降低风险和并发症等。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足,都将是纠纷的开始。


  我认为整形美容科解救的不仅是患者的外在形象,更是对患者心灵的救赎。比如有的患者上睑下垂,总显得无精打采,单眼上睑下垂显得极其不自然,这些会影响就业婚姻;有的患者先天唇腭裂,如果不及时整形美容,对患儿的生活、说话发音的创伤是巨大的,甚至被孩子父母扔弃;有的患者瘢痕明显,不但影响形象,而且有明显的身体不适,甚至影响正常机体功能;有的女患者胸部平平,与人交往很不自信。整形美容医生通过技术让病人变得美丽,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是莫大的帮助。


  又深入理解了医患沟通这一命题


  2014年的一年中,我时刻都在思考,为什么近年来医患矛盾爆发?我来到北京,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积极参加了各类会议、沙龙,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时,我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收获——医生不能只拉磨,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勇于跳出固有的圈子,才能有所突破。


  每一人,包括医生,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跟上互联网思维,通过各种新媒体、自媒体,不断学习、交流,与患者做好沟通、与社会做好沟通、与时代做好沟通,及时改变自己,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考验的不仅是我的专业水平,而且是沟通能力,特别是当下的社会,业务不专,肯定不行,医患沟通能力不强,也不行。


  医患沟通成功很容易取得互相信任,也容易达成共同目标。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