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01
昨晚读了一夜《曾国藩家书》,收获颇多。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是看完这本《家书》,相信不同的人会从中收获不同的东西,所谓各取所需吧。而我目前只是把他当做文人来看,看他的为文,看的的治学,看他的治家,看他作为一个长者对后代的教育。这个文人身上具有所有封建文人所具有的一切品质,而且将它们一一展现了出来,但是他身上具有的一些品质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在这方面他可以成为一“家”,他将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最好的诠释“修,齐,治,平”曾国藩全都做到了,在所有人看来衡量文人成就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他也全做到了。他是个成功的文人,不论后来他的官做得有多大,权多重,这一切的起点都是因为他的学问。就是儒家说的“优而仕”只有学问做得好才能将官做好,才能走上仕途的道路。 

  读完《家书》后,了解了曾国藩一生人生道路后才对这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句活是从“修身”开始,也就是将“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面,看似也没什么玄机,很容易理解为一种“由小到大”,既由最小的“修身”做起,再“齐家”,再“治国”,然后“平天下”,我刚开始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现在就知道是我错了。“修身”之所以放在最前面不是因为它小而是因为它是最大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其后的三个之所以排在它后面都是因为有了\"修身”它们才有立足的资本。修身是一个文人贯穿生命始终的主题,从他为文的那天起就存在着,至于齐家治国以致到后来的平天下,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就是说做一个文人,成不成功你都要修身这是你的一个内因,而外因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没有了内因就无所谓外因,于成功只是扯淡而已。

  以曾国藩为师,曾国藩的文学成就也很高,只不过被政治给盖住了。你若仔细看过他的文章就会明白当年的这个“庶吉士”,“大学士”绝不是白混来的,靠的还是真才实学。他的文章自有风骨,在当时也是自成一派的。以至于他在后来镇压“太平天国中”的军营里也不忘读书做文章,在身体种种不适,眼疾复发时都没有松懈过,看来读书治学从来都是他人生追求中最重要的。而此时他的治学已不再是为了考取功名,出相入将,封妻荫子。因为此时的他早已拥有了这一切。他是以“治学”来“修身”,他不停地聆听先贤的教诲,总结自己的过失。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修身”上来,这才是儒家文化的根基,这才是文人的传统人格!

  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人生道路。很多一部分在于“修身”。若自己的人格都不完整,那么还会让众人信服吗?如果真做了官又怎能长久?所以应该把“修身”作为一项终身事业来经营。只有这件事做好了其他的事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