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溪米线节:延续舌尖上的乡情

 七里山人 2015-03-02

玉溪米线节:延续舌尖上的乡情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105
     米线节的祭祀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外,还包含了不忘先人、学会感恩两层意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米线的吃法也越来越多样。
□  本报记者  顾世丹  文/图
    春节刚过,2月26日上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2015中国玉溪米线文化节·哇家印象”在大营街拉开序幕。
    说起米线节,还必须回望一下历史和物产。玉溪地处滇中腹地,气候宜人,早在先秦时就属古滇国地。这里盛产品质优良的水稻,被誉为“滇中粮仓”,也正因为如此,玉溪人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一种名为“粲”的传统小吃,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和文化。而据记载,“粲”本意为“精米”,即玉溪人所指的“米线”。
    玉溪的米线文化是玉溪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饮食文化,它源远流长,自元代开始,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人们在米线节迎祀土主,祈求丰收,走亲访友,欢聚一堂,故米线节又称“团圆节”、“丰收节”。而米线本身随着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特有宴席、一个节日、一种文化。从《新兴州志·典礼·群祀》中可知,“米线节”源于玉溪人对本地专管一方水利的土主神的崇拜,米线节从除夕后至农历三月二十二,土主、祖师分别出巡421个村屯,节期81天,并有年节、正节、双节、重节、陪节等9种过法,成为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
    节日期间,各村屯对于米线节的过法大致一样:各个村落没有组织、没有分工,只在乡村里顺序轮流着。起初的米线节,是村民谈论年成好坏、交流耕作栽种经验、交换高产种子的沟通桥梁。按照传统,过节时人们都要唱花灯或滇剧,昼夜双场,并有迎神送神等活动,节期所到村寨的大小道路上,行走着走亲串戚、交新访故的人群,每当亲朋来访,本家大多以米线款待。陈氏浮雕文化会馆创建者陈宝贵告诉记者:“米线节在春节后的农闲期间举行,传承的是尊老爱幼和相互学习的人文精神。每到节日,各家都会在家中备好米线,以邀约亲友前来家中坐坐,联络一下感情。”
    今年,在大营街举办的米线节除了品尝米线以外,其实让人感触最深的还是那种在“吃”中流露出来的亲情。记者看到,人们兴致勃勃地携老扶幼而来,享受和延续春节后的美好时光。父母怀抱幼儿,小心地将米线喂进孩子嘴中,一阵吮吸之后,幼儿和父母都会相视而笑,他们之间流露出的幸福和亲热,在春光中传递。长者坐在桌边,等着晚辈把滚烫的米线送到面前,在这一递一接中,传递出了友爱与亲情的融合。穿梭于忙着享用美味米线的人群中,可以看到来这里过节的大多为城里人,平时难得聚在一起的人们,此时相对而坐,谈笑风生,在乡音淳语中享受着来自“亲情”的纯美。
    米线节的举办,不仅仅延续了数百年的饮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提供了一个将家人聚在一起,增进情感的机会,成为春节之后的一个“团圆节”,而它的举办,不但凸显了玉溪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也传承了民间民俗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