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文化拥炉品--乡情紫云--王安全

 乡情紫云 2022-06-02 发布于贵州

乡情紫云(2021.第15期,总第242期)




王安全  

笔名:高原风。苗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理事。现在紫云自治县文联工作。曾发表过散文、小说,编写过中学语文助读丛书、志书、辞典、民俗专著、文艺类书籍十余本。



冬至文化拥炉品

——冬至拉杂谈之三

古时文豪多情致,咏春咏雨咏冬至。

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沉淀后,众多节气节日文化里,更多的是饮食文化,国人的“吃”,品种之广,形式之多是他国不可齐名的。而在冬至里,其它文化并不逊色于“吃”文化。

古人没有南北回归线,南北半球的概念,但对冬至的定义在今天看来是有理论依据的,并且还相当科学。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于北半球的中国白日最短,故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说。两三千年的歌颂,足以把一个人塑造成神;两三千年的庆祝,足以让一个节日积淀厚重的文化内涵。

一是冬至文化蕴含着对家庭团圆,生活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南方人吃汤圆是寄以团圆的美好希望,再者,寒风料峭的天气,让家庭的温暖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冬至文化深涵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羁绊与对身体健康的祝愿。中医养生学提倡阴阳调和,冬至的“阴极阳始”意味着是人身体最脆弱虚弱的时候,吃阳气丰厚的羊肉汤是借阳驱避阴寒,况且在寒冬降临的第一天慰问好友亲戚,这本就是对人与人之间重要情感的珍惜。

三是冬至文化潜藏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和谐之心。冬至是一年中新的开始,一切事物复归清明的征兆。这是对神秘而不可知的自然的敬畏之情。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敬畏之心并未消失。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冬至文化从亘古而来,一脉相承,在新时代依旧发光发热。重视这种文化,它深埋在民族的血液里,它深藏于民族的精神里。

上古时期,冬至作为节令之首,等同于年节,《周礼》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神、人鬼,祭祀的目的在于迎接阳气的再生和祛除灾祸不祥。

汉续先秦,但节日的属性有所改变。汉改行太初历后,冬至不再作为岁首,而称“冬节”。敬老文化引入冬至,形成了“贺冬”的习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 ,儒家的伦理纲常掌握了社会的主流话语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冬至不可避免地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所以,从先秦时期的传统集体祭祀逐渐发展为家族家庭节庆的节日。唐以后,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休假七日,是及其盛大的节庆活动;民间活动内容丰富,祭祖、拜贺、饮宴、占候、数九等比比皆是。两宋时期盛况超唐,民间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吴自牧在《梦粱录》 中记载:“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加于常节。” 宋代的冬至相比于唐代节日的娱乐气氛愈加浓厚,节庆主题的民俗活动渗入全民的日常生活中。唐宋时期的冬至的节日文化是全民的狂欢。“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妇人和小孩在内的全民性参与,以熙熙攘攘的街道代替了广场的功能,宋代的冬至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狂欢。 

然而,明清以来,冬至节日受到战争影响,娱乐气氛逐渐减弱。民众失去了对冬至的认同。此后,虽然冬至的习俗还在流传,但作为节庆节日的历史却不复存在了。当节日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承认,习俗就很难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参与,久而久之,节日就成了空洞的东西,仅仅成为一个时间符号。节日的精神核心决定了节日的发展生命力,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在重视和开发节日的娱乐性的同时,还应保护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节日信仰的传承。

冬至的特征反映了深层的文化与哲学内涵。

冬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也即离我国所在的北半球最远。这是天文特征;冬至后,太阳辐射到地表的热量逐渐增多,但由于地表每天散失的热量大于接收的热量,入不敷出,所以越来越冷,直至三九四九最冷。这是地理特征;冬至的饮食东西南北各有千秋,多具防寒保暖功效。这是饮食特征。冬至又称“小年”,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了;冬至有祭祀,摆宴席,游子想归乡的传统。

冬至是我们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却也是太阳归来的起点;冬至不算最冷,只是最冷季节的开端;冬至是全年白昼最短的时候,却也是白昼逐渐变长的开始;冬至,游子们或许还在他乡,心里却在想着归来;冬至在每年的十二月,却不仅仅是旧年的结束,更是新年、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在冬至,冷与暖,夜与昼,阴与阳,远游与归乡,旧与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织在一起而孕育着变化,却不经意间斑斓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也丰富了中国人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

冬至古老的教师节。中华民族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古时,冬至日有祭孔和拜师的习俗。《南宫县志》记:“冬至节,释菜先师,如八月二十七日礼。奠献毕,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释菜先师”,就是古代学校开学时或祭器成时,以蘋藻(蘋同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用)等祭奠先圣先师的礼仪。冬至日这一天,私塾学生要向孔子画像行跪拜礼,并向教书先生敬酒,以示尊敬和酬谢。

冬至是团圆节。古人家庭观念胜过今日,在如年的冬至节自然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族人会尽量赶回家中,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闽南有句老话:“冬至不回无祖公,春节不返无某囝('某囝’闽南话即'妻’与'子’)”,表达的就是冬至、春节团圆的重要性。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物候文化是节气里的通用文化。冬至三候中一候蚯蚓结:按古代的说法,蚯蚓阴曲阳伸,冬至虽阳气已生,但阴气仍强,土中众多蚯蚓仍蜷缩身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人们就将这一现象称为蚯蚓结,并以此命名冬至一候;二候麋角解:糜和鹿相似但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属阴。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开始衰落,所以阳性的鹿角通常在此时脱落。而冬至阳气生而阴气开始衰落,则糜角在冬至日才脱落。故用其来命名;三候水泉动:冬至时节,深埋于地底的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所以此时山里的泉水纷纷流动并且温热。所以古人用水泉动来命名第三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