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宣德青花瓷

 易定天下 2015-03-02

 

[转载]宣德青花瓷   

    陶瓷界素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之说”。说起明代青花瓷,是不能不提“宣青”的。宣德青花让我折服的是那种雍容大气的风范,这与永乐青花的明净秀雅截然不同。在欣赏了众多宣青作品之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其中的青花龙纹了,那豪放泼辣的线条将蛟龙雄壮飞舞的气势刻画得惟妙惟肖。此后历代的龙纹再难有这样的雄伟气魄,今天我只想写写宣青中的龙纹。

 

    还是从宣德时期创烧的天球瓶开始吧。天球瓶为唇口、直颈、溜肩、球形鼓腹、细砂平底,瓶身硕大颈部较[转载]宣德青花瓷短,给人以古朴浑厚、稳重庄严之感。天球瓶的器形源于中东叙利亚的铜器,是用来盛水的器皿。右图的这件宣德青花龙纹天球瓶收藏于土耳其托布卡帕宫,从瓶身上安装的金色盖子就可证明其原为水器。事实上,明代只有宣德时期生产天球瓶,宣德之后的明朝历代不仅没有生产本朝的天球瓶,甚至连仿造宣德时期的天球瓶都未有过。可以说天球瓶是宣德时期瓷器的重中之重,为盛世重器。我认为天球瓶圆润硕大的瓶身配上威武的龙纹,更添庄重英武之气,真是相得益彰。

[转载]宣德青花瓷

 
    左图为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这两件天球瓶充分展现了宣青龙纹的威猛气势。两件作品均为回首腾云飞奔的三爪行龙,只见蛟龙怒目圆睁,似怒吼咆哮,直立的龙发和尖利的牙齿更添一丝锐气。龙须飘飘,四肢腾跃,龙身满绘鳞甲,龙的雄武矫健之态已尽收眼前,真是磅礴大气之作。再看博文上图的宣德青花海水留白暗刻龙纹天球瓶,更是极富新意的佳作。奔腾翻滚的海水溅起点点浪花,汹涌的波涛中一只飞舞的巨龙正在破浪前行。作者运用留白的方法,未在龙身上着笔描绘一鳞一甲,但那跃动的姿态,叱咤风云的气势早已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 也许我这样的只言片语不足以表现出宣青龙纹的独特魅力,我贴两张后世青花龙纹的图片,通过比较一切便可不言自明了。这两件作品分别为清雍正时期的青花海水留白暗刻龙纹天球瓶和青花绘龙穿缠枝花天球瓶,可以明显看出由于缺少那种硬朗泼辣的线条,作品中透出绵软之气,龙的神气、龙的气焰和宣青龙纹相比,真不可同日而语呀。

 

[转载]宣德青花瓷

[转载]宣德青花瓷
    说到青花海水留白暗刻龙纹倒让我想起宣德时期首创的淡描铺地青花器。这一技法是从永乐影青地暗刻青花纹发展而来的。永乐时期秉承元青花的刻、划、印技法,对在同一器物上呈不同发色的青料调兑技术尚未突破。宣德时期工匠着力突破了此项技术,画师先以浓重青料绘出浓料纹饰,再在浓料纹饰间隙处疾笔厉墨勾描[转载]宣德青花瓷出淡青纹饰,是历代青花纹饰中最复杂的绘法之一。而后期焙烧程序要求亦十分苛刻,如火候欠佳,则淡青跑色或深淡串色,烧成率极低。在当时官窑青花器物绘画中,淡描铺地青花瓷器堪称一枝独秀,之后也被历代帝王奉为瓷中至宝,倍加呵护与传承。我个人很欣赏宣青的淡描铺地海水龙纹作品,右图为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龙纹高足碗。这件作品被诸多西方藏家誉为中国瓷绘中的“印象派”佳作。画师以深浅不一的青花勾染出参差不齐的海浪,蛟龙伴随着巨浪喧嚣驰聘于浩渺无际的海阔天空中,那蜿蜒曲折的龙姿在水的映衬下更添浪漫灵动气息。画师娴熟运用国画中淡墨分三色的设色技巧表现水的千姿百态,用浅、淡、白分层着色的浪花跌宕起伏,不逊于南宋书画家马远空前绝后的“水图十二段”。这淡青的色彩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潮来天地青”的意境,真是如诗如画,如醉如痴呀。再来欣赏几件这样的作品吧。

 

[转载]宣德青花瓷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双龙纹高足碗


 

 


[转载]宣德青花瓷

 

 

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双龙纹高足碗

 

 

 

 

 

 

  

[转载]宣德青花瓷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双龙纹高足碗

 

 

 

 

    

     欣赏过这些宣青龙纹作品后,真让人由衷地赞叹:宣德青花美,美得磅礴大气,美得动人心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