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政通:中国语文概论 (一)汉语的特征

 许愿真 2015-03-04

  

  汉语的特征

  (1)单音节性 汉语,和一切拼音语言的不同,是汉语一个字——不是词——就是一个音节,拼音语言一个字往往是多音节的。其次,拼音语言,不能用一个字代表许多音,汉语则能够。汉语因为单音节的缘故,同音字极多,要辨识一个字的意义,不但用耳来听,还要用眼来看。例如耳朵听说一个“同”的音节,究竟是钢铁的“铜”、梧桐的“桐”、竹筒的“筒”,就要看它的形状来决定。

  (2)分声调 汉语是利用音调的高低来分别字义,所以辨识一个字的意思,要特别注意字音的长短、缓急、轻重、疾徐。但是汉语仅赖听音,仍有不能完全辨别其意思的。试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石室诗史》: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氏适市寸,适十狮适市,氏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始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此文为赵元任所拟,转引自董作宾《中国文字》一文,见《中国文化论集》。)任何人不能仅靠听音,懂得其中的意思,还必须兼用“目治”。这是汉语的妙处,也是汉语的缺点。

  (3)不用或极少用语法上的形态变化 汉语,一词在句中的功用,主要取决于它们在句中的次序,如“好人”与“人好”的“好”, “文人”与“人文”的“文”。

  汉字的特征文字本于语言,属于语言的特征,同样也属于文字的特征。前一节中,曾提到汉语的特征,有单音节性、分声调或不用或极少用语法上的形态变化三种。在这里,也就是汉文的特征。除此以外,中国文字还有几个特征:

  (1)文字与语言分离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汉书·艺文志》引《毛诗传》:“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可以知道,至少在孔子或孔子以前的时代,语与文,纵然不是完全一致,距离仍是比较小的。孟子里的许多对话,仍与口语极相近。但是秦汉以降,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就成了两条不同的线,各自发展。中国的诗和散文,都可以用声调来朗诵,不过这种声调,和一般说话不同,也只有少数熟悉这些文字内容的人,才听得懂。到国语运动兴起以后,这两条线才开始有了交会点,语与文之间的距离,方越来越近,但并没有完全成功。

  (2)文字是一种艺术

  所有的文字,它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图画。但在文字进化以后,就逐渐脱离了图画形式。中国的文字也是很早就演变为符号,因几千年来,始终保持了用毛笔书写,所以文字符号,仍变成一种独门的艺术。在全世界的文字中,.这是很特别的现象。中国文字所以能变成一种艺术的另一个原因,决定在它的方块字形,因每一个字自成一方块形,容易显对称划一之美,因此,中国产生了许多书法家。书法家的作品,和其他艺术一样,为人所珍藏,使中国文化中多了一宗遗产。这是其他文化中所不具备的。

  (3)文字富有音乐性娱乐性

  中国的诗,是中国文字表达的最佳形式。在中国文字的运用中,也以诗的成就为最大。中国诗,自始就富有音乐性。如《诗经》,每一篇都是可以弦歌的乐。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墨子说: “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司马迁说: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都可以证明诗的富有音乐性。汉代有所谓《乐府诗》,汉魏的五言诗七言诗,也是由乐府转变而成。唐代的七绝,几乎都可以歌唱。五代北宋的词,最初也都是可以合乐的。

  中国的文字,不但富音乐性,也富娱乐性。中国的文字中,有许多游戏文字。流行的通俗小说中,由于这些游戏文字的点缀,为我们留下许多绮丽有趣的故事。中国文字娱乐性另一表达的方式,就是对对子。文人可以利用对对子彼此幽默,彼此戏谑;男女之间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谈情说爱。中国文人在闲暇时,常喜欢写字自娱,这也是因为中国文字的结构组织之间,就带有娱乐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