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7微单转接终点站,徕卡集中营(M28、M35、M50、M75、M90)

 FZBT88 2015-03-04
   微单在我手中,其实就是个万能插座,主要用于转接各种镜头。为什么是转接而不是原装E口镜头?原装E口镜头是一片还没有长大的小树,拍照片是够用了,玩味起来缺乏魅力,E口镜头也有很多局限,色彩、体积目前还是硬伤;而转接面前则是一片广阔的森林,众口可调,有经济实惠的,有光学超群的,有小巧精致的,其乐无穷。转了一圈,最终停留在了徕卡镜头。间或有些朋友也不时和我谈论一些徕卡或其它牌子的M口镜头,现在比较集中的把我的体会放在一起集成一个帖子。
    一、为什么是徕卡?
    徕卡镜头精致小巧,配合微单小型化的机身,是天生完美的搭配。尽管微单可以转接的镜头众多,但徕卡有几样确实是其它镜头无法企及的。
    1、出众的3D立体感。如果说色彩,蔡司不输徕卡,某种程度上,蔡司色彩更艳、更饱和,更讨好部分人。但如果说到立体感,徕卡却是笑傲江湖,无出其右。我曾经用第四版summicron 50在公园拍过一组片子,人物仿佛从画面中跳出来,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来几张。
     m35/2转接富士XE1。

     2、柔和的层次过渡。如果说锐度,现代镜头很多都非常强,仅凭一支FE55/1.8,恐怕就令人生畏。康泰时G45也是锐度之王,无惧任何镜头。若论层次过渡,徕卡却是做到了极致,焦点之外的背景从清晰到模糊,过渡非常平滑、柔顺,背景轮廓保持完好,令人赏心悦目,过目难忘。其中的极致是徕卡七妹和大头九。
   特别喜欢网友“钛色旁轴”的这一组M90/2pre-A的一组片子,毫不犹豫入了这个镜头。

    3、细致的阴影细节。与其它镜头比较,同样曝光参数,同样的画面,徕卡对阴影部分的细节是保留的最多的。徕卡从高光到阴影,明暗保持最为完整。徕卡镜头很少会过曝,也很少会死黑,甚至还有压缩高光、提亮暗部的神奇力量,能够很好还原大光比场景。典型的代表是徕卡七妹。这就好比一幅国画有黑有白,画面多了一份稳重和内涵,可以慢慢品味。
       4、精巧的外形,与微单简直就是绝配。我始终觉得FE55已经显得太粗壮了。对于抚摸党来说,徕卡极致的做工,慢慢拧动对焦环柔顺的感觉,简直就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二、选哪只徕卡镜头?
  徕卡镜头即使同一款镜头,也是版本众多。每个版本都有细微差别,除了做工、外形、产地不同,成像特色也不同。可以说每一个版本都有特色。以非球面镜头为界,前期版本可以简称为传统镜头,大光圈分辨率稍弱,f4-5.6强悍,层次过渡较后期版本更好;后期版本带asph镜片,全开光圈已是十分强悍,完全不需要缩小光圈,典型代表是m50/1.4asph,f1.4的分辨率和f2一样,令人难以置信,缩小光圈改变的只是景深,对分辨率并无帮助,色彩也更加饱和。徕卡镜头分别太多,对初入门的人,眼花缭乱,难以抉择;对器材玩家,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曲径通幽,玩味十足。
  各个镜头版本太多,对初入徕卡门的同好,简而言之,推荐M口现行版50/2或现行版的前一版虎爪版50/2,是最完美的徕卡50,优点非常突出,小巧精致,远距和近距离性能出众,色彩饱和油润是徕卡之最,立体感强,分辨率高,相对而言也是徕卡中最经济的,咬咬牙、狠狠心,就入了,无须太多纠结。
    三、用什么转接环?
  前几天,一个朋友老问我用什么接环,看来这也是一个问题。之前也用过很多转接环,两年前偶尔用上了艺能,越用越喜欢。发觉艺能的转接环做工精美,是国产转接环最好的了,可以媲美福伦达,而且精度高,用广角镜头可以按对焦距离估焦拍照。可怜我之前用的一款转接环,一直纳闷转接广角镜头估焦为什么老不准,实际距离是3米,镜头对焦环却要对到3.5米,原来是转接环精度不高的缘故。一款银色的艺能M-NEX转接环,是我的最爱,和银色镜头M35、M50是绝配。
   
艺能M-NEX微距环,可以旋转伸长6厘米,任何一支徕卡镜头都能当微距镜使用,而且非常密实,没有松旷,质量可以和福伦达媲美,尤其喜爱与大头九搭配。后来,干脆将一只螺口(L口)小八妹的转接环,也换成了艺能L-M转接环。
   
      
    四、为什么不用徕卡相机?
    索尼微单无疑在电子方面水平是领先的,微单在转接中长焦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有峰值、有放大、有翻转屏,转接中长焦效果也非常好,不输徕卡多少。何况,微单使用上更加方便,自动白平衡更加准确。对于75和90,更喜欢用A7,如果全幅微单有触摸屏就更完美了。徕卡相机在广角镜头上有的明显优势,没有红移,分辨率达到极致。用m28/2.8拍过一栋千米以外的高楼,100%放大窗户细节仍可清晰入目,着实惊人。
  
   任何镜头都能拍出好照片。最后重申这个观点。本帖目的是和同好交流徕卡镜头的特色和使用。并非要牛头才能拍出好片。
   另外,如果要分辨丰富的影调、细腻的色彩、柔和的层次等各种微妙区别,建议使用2K人民币以上的专业显示器,手机电脑、平板和普通显示器不足以分辨微妙的画质。



本帖最后由 晋山晋水 于 2015-2-10 16:24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