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势

 马踏江山 2015-03-04

2010-09-20 14:56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黄金评论》2010年九月号,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杨易霖

 

所有战争皆以作战取胜为第一要旨,孙子在其兵法中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构建“胜在战先”(见本刊2010年7月号)的辩证思想体系,以此为指导,在当今金融交易之短兵相接中,首先降低自身风险,解决“不败”的问题,方能于纷乱中以势凌人、以胜约战,为“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

“战势”的研究乃孙子在其兵法中秉承道家智慧,继“胜在战先”后,于非作战层面对战事理解的更高理论层次的升华。投资者若能取“胜在战先”中慎战之韵,不以胜败悲喜之乱心,潜心研习此二者其中之奥妙,以心定性,以气照心,则于交易中能变主客之位、转劳逸之形,趋利避害、以寡胜多,呈凝神静虑之态,任行情之鬼神变化皆不能逃吾之道,攻则雷霆万钧,守则风淡云轻,十年之剑于心铸就,决非妄言矣。

|


辨势第一

“势”乃金融交易者于沙场开局前首先要明辨之要素。势为纲,势为常,然势为何物?仁智互见,皆立足于自身所好之出发点,以图索势,以数理势,以经济论势,或见歪曲先人之易经以测势之笑谈。虽有建树,仍如管中窥豹,并不触及势之本质。

|

以“势”字论,拆分为二,乃“执”与“力”者,可见先人之智慧早已明示,谓“执力为势”是也。世间万事万物之发展规律,皆受制于外来因素变化而引发内部质变,进而成势。如植物生长之受制于自然界外力,阴阳寒暑,乃可预见之大力;风霜雨雪,乃不可预见之小力。外力交加,则草木呈长势、颓势,岁月枯荣、周而复始。此非草木之本也,草木之本顺天力而成势也。外力交加之态,非牛顿力学独有之研究范畴,我《史记·韩长孺列传》中早有“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之句。孙子《兵势篇》中言:“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力之所加,物乃成势;力之消减,势为之变。交易者应以不同角度、层面之工具,明品种价格变化中力的存在为辨势之要。夫艾略特波动原理、道氏理论、江恩测市之玄妙皆可强归宗于此。

|

力之作用于市场,十斤力于波澜不兴中成小势,无法构建大势,其性使然。千斤力之大势也非小力之功可逆转,若投石于汪洋之中,稍纵即逝。交易者于大势中可完全忽略小力之势于不计。转势非一日之功,乃前力之消减,后力之至也,此二者为一者,力之轮回也。如《易》言否极泰来,前力之极未至,后力之加并无延展空间,前力之极,后力之势方成也。《孙子兵法》中“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一句用于此,则未见千仞之山时,转圆石之功如平地拖拽,无以成势矣。交易生涯中欲成大事,需辨大势之极端,待大势之逆转,致虚极,守静笃,着眼于力的此消彼长,于胸中容纳势的生、养、成、藏,知静虑以凝神,凝神以聚气,气盈而成力,力发而成势。则势于胸中,交易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自在、坦然。

|

此辨势章中所言,于《孙子兵法》中字形相距甚远,然洞悉《孙子兵法》中对兵势所论,皆出同一宗门,乃中国古典智慧之天道论、治气说,早见于《阴符经》。夫用兵、辨势,皆为此道。兴兵、交易或致人成事,皆未有离乎此道者,唯有深明此道者得之。此天道之理虽可继先人一语而明之,然非宗非圣之人无法尽言明辨,在此仅以点墨诉之。

|


胜战第二

胜战者,在避战,在待敌,在驭势也。

孙子在谋攻篇知胜五个条件中首先指出“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确定善战者有所战、有所不战的避战思想。

|

避战是孙子慎战思想的实战表现,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风险与利润并存,无时不刻存在着相当的交易机会与陷阱。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的机会选择,但错误的入市不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同时会因一笔失败的交易战用资金和精力,而与一个好的机会失之交臂,使仓位、资金乃至交易计划和心态陷入被动,这是几乎所有交易者在其投资生涯中都有过的经历,且作为个体,交易者无法影响价格走势,则市场与交易者的角色决定了两者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交易者作为被动者,一旦所持仓位的方向与入市计划相左,轻则止损出局,重则阵脚大乱,挫败感立即席卷整个身心,以至影响下一轮入市,需静调数日方能从阴影中走出。其实做交易以胜率取胜者少之又少,这是交易者的被动地位决定的概率结果,孙子主张避战就是降低不确定的失败次数,放弃所有胜率不高的机会,以守之优势化敌示乱之形,以止水之态映市场之明月,此非胜在战先思想的老声常谈,而是在实战中取守势为常态,在审敌不周、料敌不全时不轻言战的战略思想。孙子言“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方能在与市场的较量中,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我虽有胜敌之本,若无必杀之敌则无以战。此大兵之将用兵之道,名避战也。

|

待敌者,待敌之势,待敌之机,待敌之可败也。战争中以待敌之守势,先处从容不迫之境,此孙子垂示大将之治心之法,言“静以幽,正以治”原则。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是言定静安虑之功夫。在平日以胜在战先思想为主导,以辨势为气度,以避战为准则,取待敌之守势,临阵必气定神闲,审度时机,于此待敌之优势见矣。孙子言:“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表明待敌策略在交易中化被动为主动之妙。执此道,能以天下之至静御天下之至动,以天下之至简御天下之至繁,则行情辨势了然于胸,避免于纷乱莫测之时陷被动之境,而为行情所牵制,从而失去主动地位。

|

待敌之势在待敌可败之机以胜敌,此为待敌思想之神髓,如不参透则待而不知所待。敌之战势同交易品种之趋势,未见势之衰减,不可强而逆之。孙子言:“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闻此言似胆怯,实则以“忍”字修性,为战略回避也。战争以取胜为道,呈一时之勇乃莽将所为,趋势发展正盛时,更有逆势扛仓、摊平之术,如膛臂挡车,皆为孙子言“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此兴兵之大灾,不可取也。

|

任何势的发展过程都在自然规律中为后来的逆转空间打下反作用力的基础。在金融市场,每年大波段交易机会寥寥,只属于耐心等待市势发展演变者,势之逆转非一日之功,孙子言兵势乃“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交易者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于趋势衰败之时,乘其虚而入,交战于对手大势已去之际,不战而自胜,或言只取已败之敌,而与强敌无争,谓“胜于易胜者也”。孙子以此思路逆古今往来所有战争论,揭胜战者之奥妙,夫百战不殆者,在避战避强待敌之败机也,在胜已败者是也,则交易之道在取胜,而非争。《兵形篇》中所言:“胜者之战,如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意胜者之战,在取守势以待敌之败机为兵形,不发兵则已,一发兵则荡涤天地,一泻而不可遏阻此在胜敌之已败之势也,是谓待敌。

|

驭势乃乘势、随势、与势同势是也。市势强弱相依,阴阳相生,周而复始,循环之变,如日月交替,不竭如江河,万亿游资饕餮其中,追形逐势,前势落,后势起,财富命运于盘中乾坤大挪移。交易者不可为势先,不可为势逆,当与势同。当胜先、辨势、避战、待敌后,乃驭势,驭势之要,在随势、在追击是也。

|

势起,当以仓位合,谨慎开仓,大胆贴靠,此举需果敢行事,切不可犹豫而失良机。孙子《兵势篇》中:“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言发兵当如满劲张弓,击敌之溃败于迅猛,电光火石之间,先头部队发兵占领最佳战地后,仓位如丝般缠绕于势,非转势而不能挣脱也,谓随势。

|

兵来如潮,兵势如山,交易需乘其势,在轻仓占尽势之先机后,应以追仓手段强化势之延展,施破竹之势以重兵压境,追击已败之兵,借势变之巨力为我“胜敌而益强”之道,并追仓后,以仓位平均成本的变化为后撤的最后防线,利用浮赢扩大战果,谓“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直至势有转势之机,则收紧防线,巩固所攻下城池为不失,尽势之所能为我所用,是为驭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