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有哪些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04
1.小学生的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他们平时往往比较温顺,老实,守纪律,自制力强,自尊心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但常过分紧张,特别在陌生环境、处理陌生事物时,更易出现焦虑和惶恐;他们往往学习认真,但总担心学习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也唯恐与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在生理上,常因此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心跳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  

  过度焦虑还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智力及人格等多方面。过度焦虑的儿童往往表现退缩、过度顺从,或暴怒、恐惧、拒绝入学等。他们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因此他们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  

  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各种挫折,或面临各种抉择机会。因此,每个人都可能体验到焦虑情绪,但这种焦虑情绪往往只是暂时的,只要很快地调整环境、适应变化,就能很快消除这种轻度焦虑。但如果引起焦虑的环境因素长期存在,儿童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之中,那么就可能使儿童产生更为严重的焦虑,并延续较长时间。  

  儿童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某些精神因素常可诱发儿童过度焦虑。父母和教师的焦虑行为较多,不仅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而且对儿童的威胁、劝告、禁令也过多,使儿童也常处于焦虑状态。父母和教师对儿童过于苛求、要求太高,或者对儿童过于放纵、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奖惩无度,使儿童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讨得父母和教师的欢心,因而经常感到焦虑。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引发儿童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  

  对小学生过度焦虑的防治,首先要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改变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消除引发儿童焦虑的刺激因素。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一般认为,2岁、7--8岁及青少年时期是正常儿童出现一些强迫症状的高峰年龄。如上楼梯时数数、用脚踢小石子等,这类行为并不是病态,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真正的强迫症在童年期并不很多,他们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出现明显的矛盾和焦虑不安,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不过一定要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否则就会不安或发脾气。  

  强迫症出现可能与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有关。如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不当,过于苛求和刻板,可能会诱发儿童的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一方面要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鼓励儿童经常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另一方面,父母应提供帮助,积极合作,参与治疗。  

  3.恐怖症。  

  恐怖症也是一种神经症性的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常见的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境遇恐怖症、疾病恐怖症和对人恐怖症等。  

  小学生常见的恐怖反应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包括抽象的(如特殊食物、死亡、受伤、鬼怪、被诱拐等)和具体的(如坐飞机、登高、见陌生人等)两种;二是对自然事件(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的恐惧;三是社交(如与父母分离、学校、作业等)的恐惧。正常儿童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这些恐惧反应,但如果儿童对某种刺激产生特别强烈的、不合理的、无法克制的恐惧,则通常是患了某种恐怖症。  

  小学生比较常见的恐怖症为学校恐怖症。据国外报道,这种恐怖症占就读儿童恐怖症的60%左右。其发病率的高峰年龄为5-7岁、11岁、14岁。学校恐怖症多见于女该。患学校恐怖症的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拒绝上学,若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  

  学校恐怖症的产生往往与某些情绪障碍有关。一些研究者认为,害怕与亲人(特别是母亲)的分离,亲子关系处理不当,是引起学校恐怖症的重要原因。如果母亲对儿童给予过多的保护,使儿童会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恐惧的情绪体验。此外,学校环境也与儿童的学校恐怖症的产生有关。如果儿童刚进入学校生活就受到过于严厉的教师的批评或指责,会使儿童产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进而引起对学校学习的恐惧。因此,为了防止儿童产生恐怖症,要注意培养儿童乐观、开朗、坚定的良好性格。父母对儿童不要溺爱,以免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使儿童不致产生过度焦虑和恐惧。对儿童的教育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方式为主。对已有恐怖症的儿童则主要采取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