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交往也要讲“三美”

 指间飞歌 2015-03-05

文人交往也要讲“三美”


  编者荐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处理不同文化关系中,总结出的“箴言”。在当今社会提倡“三美”原则,不仅适用于国际交往,也完全适用于文人交往。在各种文化交往活动中,倡导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会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安理会主席身份主持以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题的公开辩论会,他代表中国政府对21世纪国际关系提出几点主张,其中有一句“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新前景”,引起我的共鸣。我认为,在当代文化人之间的交往中,也要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三美”。

  各美其美,就是每一位文化人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作品,在赢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美。各美其美,自然也包括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和成就进行适当的宣传和推广,但是绝不能三分写、七分炒,或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半分功。对自己的过度炒作和拔高,客观上是对其他同行的轻视或不尊,长此以往,必然引发人际矛盾,影响业内和谐,阻碍事业发展,损害群体利益。

  美人之美,就是彻底摒弃嫉妒心态,乐见同行的进步及由此产生的光环。尤其是在外地同行和爱好者面前,应尽力彰扬本地同行的成就。每个人都有缺点,都难免犯过大大小小的错误,美人之美,就是要看人的基本品质,看人的主要方面,对外侧重推荐其专业优长,肯定其来之不易的成就。过去有人善于抓住同行所谓“历史问题”“作风问题”等大做文章,现在仍有人喜欢议论同行家庭矛盾、性格孤僻、装束奇异等几乎并不妨碍他人的问题,借以贬低其人,贬低其艺术成就,这显然不是与人为善、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则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美好结局。文化人各有各的成就,又能尊重和欣赏其他同行的成就,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创作氛围,自然有利于大家共同进步,事业兴旺发达。美美与共,从根本上说,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而这正是实现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人的创作个性是极为可贵的,如果每个文化人都发挥出自己独特而鲜明的创作个性,那么必然会极大地丰富人类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在文人交往和文化交流中一定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道理所在。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他们的天赋和勤奋外,也与他们的友情分不开。他们相互敬仰,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一起时亲密无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他们分别后深情相思,“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他们的友情和诗情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由此推动他们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达到唐代诗歌艺术的顶峰,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像李白与杜甫这样的文人相重,是中国文人交往的优秀传统。我们所倡导的“三美”原则,与文人相重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2008年秋天,我在山东淄博参加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期间,结识了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黄政一先生,相谈甚欢。黄先生希望看看我写的书,我回津后便将我当时已出版的二十来种著作寄给他。黄先生看后,认为天津很有作者资源,于是在转年的春天便来津约稿。我接待了黄先生,并向他推荐了一些作者和书稿。此后他多次来津,认识了更多的作者。迄今为止,他已为天津十几位学者编辑出版了几十本图书,其中好几位作者还是平生第一次出书。外埠出版社,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中心、出版重镇的上海的出版社,在短期内密集地出版这么多天津作者的本版书,且在短期内即见“双效”,这在出版史上尚属首次。我虽然至今也没在黄先生的出版社出过一本自己的书,但看到黄先生为这么多天津作者出版了这么多书,证明天津的出版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天津的学者是具有雄厚实力的,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黄政一先生以他的慧眼、魄力和辛劳,成全了我的美人之美,达到天津学界的美美与共,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三美”原则,既适用于国际交往,也完全适用于文人交往。在文人交往中,积极倡导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会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