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沂市“非遗”艺术展 农家剪纸艺人张芳春成焦点

 LCF图书馆900 2015-03-06

临沂市“非遗”艺术展 农家剪纸艺人张芳春成焦点

2015-03-04 14:51:35 来源:临沂在线 作者:李凤恩  字体: 浏览次数:2492   


\
即将赴海外展出的作品《三结义》之关羽(梅鲁生 摄)
\
张芳春观摩剪纸展前言。(梅鲁生 摄)
\
张芳春的《四美图》被市群众艺术馆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永久收藏。(梅鲁生 摄)
\
观众欣赏张芳春新近创作的作品《四美图》。(张庆举 摄)
     临沂在线讯(李凤恩)2月27日,临沂市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民间剪纸艺术展开展。该剪纸艺术作品展上的200余幅剪纸作品全部为我市张芳春等17位代表性民间艺人创作,在国内外各类大展和评选中多次获得大奖。 
     沂南人张芳春的剪纸作品纯草根、朴拙透巧,接地气、灵动天然,引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参观过程中,林国华还与民间艺人们亲切交谈,耐心询问了当前的收入、作品行情等,鼓励他们要立足临沂这片热土,将临沂的民间艺术保护好、传承好。
    沂南双堠剪纸的形成历史不下千载。它与刺绣等息息相关,反映民间生活,见证历史变迁,促进民间文化发展,对其挖掘、保护,对于了解民俗、认识民俗有无可代取的价值。张芳春,双堠镇西梭庄村民,老少四代均擅剪纸。她七八岁跟祖母绣花学剪,老来虽含饴弄孙,亦手剪不辍。女儿受母亲熏陶也常剪纸,“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剪纸’”。张芳春酷爱剪纸,一把剪刀走天下,可以说是剪纸界的当代“徐霞客”。十三岁时随改嫁母亲远迁黑山白水,得以汲取异域剪纸精髓;回到蒙山沂水成家落户,茧皮为纸,剪画鞋样,刺绣鞋垫,描绘头枕,制作门帘,享誉一方。因花样零碎、不易传承保留,张芳春就通过看新媳妇、走亲戚、串门子等观摩成品刺绣或手绘花样来模仿传承。中年时口抠嘴挪,往返东北剪纸圣地海伦,师从中国剪纸协会发起人、中国剪纸协会副会长傅作仁。赁居西山脚下十余载,朝夕观摩汉墓石刻,剪下了海量汉墓石刻图案。在剪纸艺术的大道上,她秉承传统,师古不泥。
    剪纸重视轮廓,俗云“远看轮廓近看花”。张芳春采取在平面上表现二度空间的办法,无形能有形,披瞽又骇聋。她熟谙疏密、对称,重叠、对比、反复与连接之道,讲究节奏,凸显动态,追求立体效果。她几乎不用勾勒草图,人物、花鸟、草木、动物,无不信手拈来,无预定的格式和既定的程式,在剪制中完成经验的过渡和情感的过滤,获得一种单纯简洁的生动。她的剪纸,造型准确生动,构图丰富简练。工笔柔腻,玲珑剔透,拙中见灵,形神俱佳。其状惟妙惟肖,其势呼之欲出,呈现出一个纯朴美妙、清新明朗的神奇世界。
    张芳春晚年的剪纸,外部轮廓高度洗炼,大刀阔斧,内部装饰则打破时空观念,在静止的立鸟腹部装饰飞鸟,以表现鸟的飞翔,在鱼的腹部装饰莲花,以联想鱼游水中。颇具汉墓画像石遗风,可以说是剪纸艺术中的大写意。作品在国家美术馆展出,获国家、省、市级奖项数十次,获文化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等授予的“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猫图》《鱼趣》等作品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览、陈列或馆藏。《福寿图》作为山东省齐鲁名校长赴美考察团交流之作,被康州格里斯沃尔德小学图书馆收藏,《四季之花》陈列于澳洲阿德莱德艺术中心。
    张芳春师从中国剪纸协会副会长、黑龙江剪纸协会会长傅作仁,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省级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沂南县红军小学特聘校外辅导员。韩美林亦曾随中央电视台专程赴村探访张芳春、刘乃梅、刘乃芬等剪纸艺人。作品及从艺经历被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等多次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