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蛔虫病1

 学中医书馆 2015-03-06

蛔虫病

1.不分寒热,不分虚实,但予驱虫,损阳伤阴,其病不愈
   张××,男,8岁。
  
腹疼痛时轻时重半个月。医诊蛔虫病。先以西药治之不效,后又予中药驱虫治之仍不效。

   细察其证,除脐腹疼痛之外,并见胃脘疼痛,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沉弦涩。

   综合脉证,思之:脉沉弦涩,腹痛者,脾胃虚寒也。

   治宜健脾温中。

   处方:桂枝4克,白芍8克,炙甘草4克,生姜4片,大枣5个,丁香1克。
   服药2剂,
腹痛消失,食欲正常,并便出蛔虫2条,愈。


2.久用驱蛔,脾气受损,
腹痛吐涎,予以甘缓,始愈
   夏××,女,7岁。
   脘腹绞痛7—8天。医诊蛔虫病。先以西药驱蛔杀虫其痛愈剧,后以中药乌梅汤加减3剂痛亦不减。

   细察其证,脘腹绞痛,时见包块起伏,恶心吐涎,纳食全废,体瘦肢厥,舌苔白,脉紧而数大。

   综合脉证,思之:腹痛,脉紧数大者,蛔虫病也;毒药不止者,脾虚也。正如《金匮要略》所云:“问日: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日: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处方:甘草15克,大米12粒,蜂蜜10克。
   服药1剂,痛止,次日便出蛔虫35条,愈。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