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肝脓肿

 学中医书馆 2015-03-06
肝脓肿
 
不察脉证,仅凭病名,久施药饵,岂能收功
   郭××,男,35岁。
   高热不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半年多。医诊阿米巴肝脓肿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
感染。先用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见好转,继用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亦不明显改善。
   细察其证,寒热往来,体温40.2℃,恶心呕吐,肝肋下五指,疼痛,按之更甚,消瘦乏力,烦躁不安,食纳全废,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
   综合脉证,思之:寒热往来,恶心呕吐,纳呆食减,口苦咽干者,少阳半表半里证也。脘痛拒按,脉滑数者,痰实热证也。合而论之,乃少阳阳明证,兼有痰积不化证。治宜和解攻里,化痰清热。
   处方:柴胡18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枳实15克,白芥子1O克,白芍15克,大黄6克,连翘15克。
   服药2剂,寒热往来,脘胁疼痛,恶心呕吐好转,体温37.5℃。继服6剂,肝区疼痛大减,肝肋下1指,精神、食欲大增,体温37.1℃。又服1月,诸证消失。
   某医云:为什么先用治疗阿米巴原虫的鸭蛋子等不效,而采用不治阿米巴原虫的药却有效,其故何也?
   答曰:中医治病的主要特点是辨证论治,此病从患者表现的证候看是一个少阳阳明合病证,故采用和解攻里取得了效果。鸭蛋子虽能治血痢,但其不可用于少阳阳明证,故应用此药不效而病情反重。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