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陶斋333 2015-03-06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雷从云

 

  [转载]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转载]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青花用料、配料,技术、工艺、绘画和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为尔后青花瓷以至整[转载]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个彩瓷的工艺技术与美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现代人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时间很短。这些年来,它引发出的种种问题,还把学术界、科技界的部分专家、学者,以至一部分收藏家和主管部门,搞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一些问题也弄得难分难解,并且至今进展不大。自2005年以来.,本人曾多次谈及并著文《给元青花瓷以更多关注》、《希望对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有一个新突破》、《元青花瓷鉴定与研究的路数》和《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等,从诸多方面谈过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文拟再就元青花瓷的认识与研究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同好切磋。

     一 

   近些年来,对元青花瓷的研究成为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七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一些地方还举办过元青花瓷的专题研讨会,元青花瓷特别展览,各地先后成立了多个以元青花为主题的研究机构等,即是证明。不过,迄今在国内外仍不乏专家、学者,认为全世界现存元青花瓷不超过二三百件的。这无疑是一个误区。原因何在?因为“二三百件元青花”概念是“专指”,不是“泛指”,更不可能是元青花的“全部”。之所以长时间停留在“二三百件”的争论上,我以为有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有识别、鉴定和研究上的难度,也还有体制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科技检测、藏家、媒体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对待元青花的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首先是不要过早地把元青花瓷的数量局限在多少多少件上。原因很简单。从年头说,元朝历史从公元1271到1368年,长达近百年,况且直接有纪年的元青花瓷考古资料,即有前至正十三年(1276年)、延佑元年(1314年)、延佑四年(1317年)、延佑六年(1319年)、延佑七年(1320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等年款的元青花瓷,几乎含盖了元朝的各个时期。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纪年款元青花,还有没有未发现的纪年款元青花呢?从地点上说,元青花的出地包括了北京(元大都)的后英房遗址、旧鼓楼街窖藏、西直门甕城;江西景德镇湖田、珠山,江西吉州、高安、九江、波阳;江苏南京、金坛;湖南常德;浙江杭州、江山;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云南玉溪等地,都有元青花出土,涉及到了中国大地上的东西南北。考古发现的这么多,非考古发现的有多少呢?还没有发现的有多少呢?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元朝决不只是一个时候比如至正年间才烧制元青花,也决不只是一个地点比如景德镇才在生产元青花。一位景德镇的资深陶瓷专家告诉我,在景德镇的考古调查已发现元青花窑址300多座。从北京旧古楼大街、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路、江西高安、江苏金坛等地都发现元青花窖藏来看,表明元青花遗存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再从土耳其、伊朗、蒙古等国都保存了一定数量的中国元代瓷器特别是元青花,此外,还有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的元青花收藏,它们都直接证明了国内外元青花的传世与收藏,一定会比已知的更多。更不可忽视的是,近二三十年来大规模的动土工程和空前猖獗盗掘出土的,必定有元青花的事实。它提示我们:目前,除了公家的馆藏品之外,民间收藏品中的元青花瓷的数量、品类、等级也决不可小视。

在元青花瓷数量问题上,既不要受博物馆登记在册的元青花瓷数量的影响和考古发掘品数量的影响,同时,由于仿古陶瓷的做假之风盛行,做假水平高超,也决不要以为到处都有元青花,以为像元青花的东西就是元青花。“像”和“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学术界、科技界、收藏界自身的努力,把实际工作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力求在对元青花瓷的鉴定与研究上,较快地有一个新突破。

不久前,我在一个拍卖公司的办公室里看到一件青花人物故事纹铺首罐,这个罐子已经过多位专家的眼学鉴定,认为是一件难得的元代青花罐。这个罐子和一对青花龙纹象耳瓶,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考古组的检测,提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其结论是:“通过本器物胎、釉、浅青花中的特点与元大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残片数据相符。”我本人也仔细察看过该青花人物故事纹铺首罐和龙纹象耳瓶,同样认为这是几件值得肯定的元青花瓷器。在此之前,我在浙江瑞安某藏家家里,仔细查看过一对青花凤纹象耳瓶,它的胎质、釉果和青花发色都具元青花瓷的特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对凤纹象耳瓶的形制、尺寸、纹饰、铭文等与收藏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青花龙纹象耳瓶相比较,青花主体纹饰,除了那对为龙,这对为凤的区别之外,可以说如出一辙,几乎完全一样。瓶上62字铭文的内容、体例、书写方式与龙纹象耳瓶相同;瓶的成型工艺,包括高圈足里所表现的旋纹与削胎手法也都完全相同,而一对亭亭玉立的凤鸟绘画得十分清秀,生动可人。这不免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尊龙崇凤传统。铭文中有“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字句。龙象征男人,凤象征女子。子为龙,女为凤。或许,张文进铭的“供瓶”中,不仅有为男子做的龙纹瓶,还有为女子做的凤纹瓶,也可!。如是,这对凤纹象耳瓶就是张氏为保女子平安做的供器了。它的学术与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我再次详细地谈论这两个例子和一点看法,主要是想说:鉴别元青花瓷,值得我们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去进行鉴定与研究;专家的学识、经验和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完全可以攻克元青花瓷的鉴定问题。

在元青花瓷问题上,我们不再想经常看到将真的说成假的,或把假的说成真的。因为,这样都会造成物质的和精神的损失。如果把假的当成真的,可能是知识、经验等水平问题,或有什么别的原因的驱使。现在,这种事情还在经常发生。但当前的眼学鉴定中时常出现的更多情形是,对于送上鉴定的某些古董包括元青花,有“专家”不屑一顾,就说是“真的”或“假的”。他们比老中医还利害!老中医是在望、闻、问、切之后才开处方的。要知,如果是简单地将真文物当成假古董,就可能造成对一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扼杀和抛弃,其后果更坏,更严重!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的看法是:

一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瓷,包括瓷片,它们在元青花瓷的胎、釉、钴料、造型工艺、纹饰、绘画和氧化情况等方面给我们以直接的知识,是最好的标本和标准器,尽管还不是全部知识,也不可能是全部的标本和标准器。

二是我们必须十分尊重学术界已有报告和研究成果,它们不仅包含着专家和专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且这些成果体现了许多元青花瓷的真理的成份。

三是不要拘泥于已有的认识。现存的元青花瓷并未研究透彻,新的元青花瓷在不断发现。某博物馆前些年出版的一本介绍窖藏元青花瓷器的书,对一大批窑藏元青花不仅没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连资料都极为简略,仅仅是一件件元青花的代表面图像,而极少元青花胎足、花纹等的细部照片,使研究者和收藏家感到十分困惑和失望。我们应努力占有详细资料,多方面研究具体问题。也希望收藏元青花的单位为元青花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便。

我认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元青花瓷器的研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对元青花瓷的个体研究。元青花瓷生产过程中的个体性,决定了每一件元青花瓷都有自己的个性,况且元青花生产的历史有近百年,又不知多少地方、多少座窑在生产元青花。即使是一个窖藏出土的元青花,也完全可能不是一个时间、一个窑的产品。因此,有条件时,要注意对每一件元青花的器型、胎、釉、烧制工艺和纹饰、图案、绘画的内容、风格与作风,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个体研究是认识元青花瓷的基础,同时又有可能从中悟出考古出土的元青花也是有差别的,那怕是一个窖藏出土的,甚或是一次发掘出土的,也许都不是完全一个样子。

二是要注意对元青花瓷进行群体研究和综合研究,尤其像河北保定、北京元大都、江西高安、内蒙古集宁路等地,先后从遗址或窖藏都发现过成批的元青花瓷,有大量的完整器,也不乏瓷片。即使像对元大都出土的元青花已做过一些群体研究与检测,但仍有许多工作可做。如果说对个体研究是认识它的个性特点的话,那么对群体研究则可帮助认识一批元青花的共性。这种共性特点,不仅可以找出元青花规律性的东西,还可对认识它的窑口和年代有帮助。

三是要注意比较研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在元青花同类器型和不同器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是要对出自不同地点的元青花进行比较研究,还要与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作比较研究。现在国外公布的元青花资料已经越来越多。只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不会犯“井底之蛙”那样的错误。

注意了这几方面的研究,我们就将对元青花瓷的认识建立在比较科学、比较理性的基础之上。不久前,一些同仁提出了“元青花瓷鉴定标准”的前卫意见,并出版了《元代瓷器鉴定评估标准》一书(本人对此书作了文字和图片的修订及统稿工作,并撰写《代序》),虽然颇受欢迎,但现在看来还不够完善。譬如,它必须是有经验的眼学和成熟的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而这两者现今都还没有多少被公认的成果。不管怎样,它却反映了当前学术界、专业工作者和收藏界对元青花瓷的关注程度。

在科技方面,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目前已有多种仪器在从不同的角度对元青花瓷的胎、釉、钴料成份和烧成年代等进行检测分析,虽然检测中的情况和问题让我们收藏家与鉴定工作者都还不甚满意,但总是多了一种手段,多了一份可参考的东西。况且更新的科技检测手段还会应运而生呢!国内外许多科研究检测机构都在总结自己检测分析的成果、经验与教训。最近,某陶瓷检测机构对古瓷瓷胎和釉面的氧化反应和酸、碱等种种自然浸蚀在瓷器上包括在元青花瓷上的表现,做了科学的检测与分析,总结出至少有八种以上的情形,并指出有些情形是做假者不可能为之的东西。更有朋友告诉我,最近有专家群体提出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羟基检测法,对检测陶瓷年代十分有效,它如同察看树的年轮就可知道树龄一样,这种检测法只与陶瓷烧成时间发生关系。这些都表明,不久以后对陶瓷年代作科学、准确的检测,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以为,在学术研究和科技检测方面尽快地建立起元青花瓷权威性的数据库,包括元青花瓷的胎、釉、青花、图像、纹饰、款识、年代与数量,是最为重要的。大量的全面的科学数据,不仅将我们对元青花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可能减少我们认识元青花的许多纷争。我们希望看到文物主管部门在数据库的建设和组织专家进行专项鉴定方面,在指导、支持陶瓷的科学鉴定与研究,包括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中国元青花确实存在,中国民间也确有元青花,其数量大大超过二三百件。目前,我们不仅能见到民间收藏的大大小小、丰富多彩的元青花瓷,还见到了像“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锦香亭”、“鬼谷下山”、“龙纹象耳瓶”、“凤纹象耳瓶”等等,那样的元青花大罐、大瓶,还能看到不少元釉里红或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大器和精品。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除对元青花认识与研究的疑虑。只有对元青花特征进行界定、对元青花的丰富内涵与精髓作了解,才能使元青花与世界的交流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等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才能对于及时抢救和保护处于困境中的民间藏元瓷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也才能给古董市场以至金融、保险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2011年12月  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