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骨雕是如何成就艺术之美的?

 睫毛上的风尘 2015-03-06



骨雕的演变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它是以牛骨、骆驼骨、乌贼鱼骨等动物骨骼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制,通常也指雕刻和磨冶成的雕塑工艺品。骨雕的历史悠久,在1982年于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距今约6000多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


  随着历史的变迁,骨雕从日用品逐渐演变为装饰品。古人早就把骨利用,做成针、刀并把文字和图案刻在骨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骨雕已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它不仅在骨上刻有文字还通过不同的刀法雕出栩栩的立体人物、花鸟等作品。



  20世纪以来,中国骨雕产地以北京、浙江、内蒙古、广东等地为主。北京骨雕以牛骨为原料,制成手镯、粉盒、裁纸刀等,有的染以彩色。浙江宁波用牛骨雕刻成浮雕的山水、楼阁等图案,镶嵌于家具上。内蒙古包头的骨雕以骆驼骨为原料。广东佛山以洁白的乌贼鱼骨为原料,镂雕人物、山水等题材,玲珑剔透,精巧之极。


骨雕的制作工艺




  1.进料:用牛、骆驼的大腿骨,两者中骆驼骨更厚大一些,是做骨雕的关键部位。


  2.选料:由于大腿骨两头关节部位骨质疏松,需要剔除,40厘米至50厘米的腿骨只剩下中间13厘米左右的骨料。


  3.除脂漂白:先用高温的物理方法初步除脂,再用化学方法除脂漂白,将骨头里的油脂抽出,否则骨雕作品容易变色乃至发霉,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各个骨雕厂各有其法,但效果良莠不齐,各自保密。


  4.开料按照需要加工的作品类别将骨料切开。


  5.分工种加工:按照人物、动物、山水以及建筑等类别分类分工种加工。


  6.总装细加工后出品。


骨雕的雕刻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慰,而且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因此,在骨雕艺术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探索是运用各种刀法,恰到好处的体现我们的创作意图。


  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不明骨雕艺术真意的人,在用刀时不是以刀代笔,而是描画做作,再加胆子小怕刻坏,结果刀法死板匠气,刻不出骨雕的趣味来。因此要多刻多练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骨雕鉴赏与保养


  按照骨雕工艺品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6个类别:用具类、陈设类、文房类、器皿类、佩饰类、立雕类。


  1.首先要区分骨雕和牙雕。两者的收藏价值有天壤之别,不过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模仿骨雕的塑料制品,几乎以假乱真。塑料制品摸上去有些粘手,拿少许废料燃烧会立即着火,而骨制品则不会。


  2.查看骨制品内部做工是否精细,是否喜欢作品的意境。


  3.摆设骨雕作品时,要防尘,避免冷热温差变化太大,不让风直接吹,否则镶嵌的接缝处容易开裂,骨雕久置会有些微发黄,更接近象牙的色彩。



骨雕与辟邪


  众所周知,骨雕乃西藏流传已久的具有招财纳福,带来幸运,辟邪保平安等意义之吉祥物。据说它的确能给人带来福运、财运、事业、爱情、幸福、学业等一切好运,不仅在西藏本地家喻户晓,且在全球范围内也纷纷尊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