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上的那些“羊”

 苜葵 2015-03-07

  商 四养方尊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羊的形象呢?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羊的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跪乳习性,被引申出许多象征意义,《诗经·召南》中就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羊,祥也。”所以,“羊”字古同祥字,寓吉祥。在众多古器物的铭文中,“吉祥”也多作“吉羊”。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因此,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羊纹 最著名的就是湖南宁乡月山铺(今黄材镇龙泉村)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如图)。其器身呈方形,长颈高耸并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其头颈伸出于器外,四羊的前胸构成尊的腹部,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可谓构思奇巧。四羊方尊就有四方吉祥之意韵,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商 三羊尊 
  尊为大口广肩型,厚唇外折,细颈上有三道凸弦纹。肩部等距离地装饰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头,间以回形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较肥硕,纹饰更为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兽面上最能传神的眼睛,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边有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较大圆形孔,这是商代铜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的下部在回纹地上饰有六组兽面纹。全器图案布局错综复杂,繁而不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器物中之最大者。

  这件尊是经过两次铸造而成的,先铸尊体,并在肩部相应的位置上预留孔道,然后在孔道上再搭陶范,铸制羊头。这反映了三千年前我国先民的智慧与技巧,表现了当时冶铸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大口、广肩、低体、高圈足以及圈足上的三个大孔和繁缛的纹饰、华丽而又庄重的造型等特点来判别,此尊应属于商代晚期器物,其时代相当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 

  三羊尊造型端庄富丽,制作精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佳作之一。 



  商 四羊首瓿 
  瓿是一种食器。此瓿大口,短颈,广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间隔一鸟。腹部饰乳钉纹。圈足饰兽面纹,并有三方孔。整器体积宏伟,颇为壮观。 



  西周 提梁卣 



  西周 羊尊 



  汉代 铜奔羊 



  “汉归义羌长”铜印 
  此印为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西汉 羊形灯 
  羊作为寓意美好的家畜,其形象不单出现在庄严的礼器上,也成为生活器用的造型来源。此件灯具即以卧羊为造型,并将羊背部设计成能够上翻并可平置于羊首之上的灯盘,而羊体腹腔则可用于储存灯油。精工巧思,令后人自叹不如。 



  西汉 羊首铜刀 
  此铜刀为古代乌孙族的典型器物。乌孙于西汉前期西迁后,其活动中西移至伊犁河流域。乌孙人过着随牧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多良马。墓中常出羊骨,并往往与小铁匕首共存,有些匕首还插在羊骨上,反映了乌孙人“肉食酪浆”的生活习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