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课要“备学生”

 凡人sypls 2015-03-08

上课要“备学生”

教书的生命性我觉得课前认真“备学生”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偶然读到下面的这篇文章,觉得分析的较好,转来学习。

1. 根据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际进行教学: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与教参上的现成的答案,喜欢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以讲授为主的课上,教师如果所讲的内容不能超越高中生的水平,不能使学生听讲后产生“原来如此”的感受,是不会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在导读课或公开课上,浅层次的提问、在书上有现成答案的提问,学生可能不感兴趣;提的问题如果大而无当,教者虽有资料上的答案,但自己又说不出答问的思路、或不能根据答问的思路进行启发,学生短时间内也可能一时回答不来。结果课堂往往“冷场”,最后教者往往只好越俎代庖,自己回答。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开始出现“闭锁心理”,他们已意识到“我”的存在与作用、“我”与外部现实的关系,他们已开始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非常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在意教师或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如果不培养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勇气,或课堂提问后不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就匆匆点名答问,学生要么答不来,要么不回答。答不来可能是没有作好准备,不回答可能是缺乏勇气或怕答错了被人取笑。 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这种情况较多。
3. 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班级授课的长处是可使很多人同时受到教育,还可以造成竞争气氛;短处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基础好的越来越积极,基础差的越来越消极,例如课堂提问后思维能力强的抢着说出了答案,思维一般或较差的却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少学生年复一年的充当陪客,最终对答问也就失去了兴趣,结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种问问答答的教学形式,实际上大量地消耗了教师的精力与学生的时间,而使教学处于一种低效劳动状态。
4. 根据高中生及高中教学的实际评价教学。由于各类公开课、比武课评价的误导,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只看课堂表面的热闹,拿名师们上初中示范课的印象来作为评价高中课堂教学的尺子。结果教师设计教学时唯恐学生答问“冷场”或出错,便千方百计地降低问题的难度,或教学时不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启发学生,而采用其他辅助手段给予暗示,这不仅违背了教学的本质规律(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而且容易使教学流于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