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运的好与坏

 朝花夕拾╰ 2015-03-08
图片 
命运的好与坏

 


     “好”的来源起源于那些“好人”自己,哪些是“好人”?就是那些“高贵的、有力的、上层的和高尚的人”!他们自己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好的和上等的,与此对立,才有了低下、卑贱、平庸和粗俗的对比!这就是“好”与“坏”的起源。

                                                                    -----题记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好与坏的划分也是荒诞不经的。好=不自私,而不自私的不功利正是其功利,在各个历史时期里,这种不功利给人带来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不自私正是人们称颂的对象,而这个不自私的人由此可以得到许多的好处。

   人终归是现实的。一个世俗的人,只取媚于欲望,而不臣服于崇高。也就是说,好人的好可以征服道德,征服伦理,征服审美,但不会征服私心。忠臣和奸佞的人,他们的好与坏摆在那里。然而,历史上,多少佞臣活得如鱼得水,而多少直言进谏的人却掉了脑袋。昏君不买好人的账,他们只喜欢取悦于自己的人。

   有的好,因为正和直,显得太锐利。有的坏,因为圆和滑,显得很温润。其实,紧跟在锐利背后的将是温润,而暗藏在温润背后的会是锐利。但,生活呈现出的事实是,表面的温润很快就打败了本质的温润。好斗不过坏,实在是因为坏装得比好还要好。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好,只为懂它的人盛装而来。强者生来就是强者,就带有强者的征服欲和占有欲,弱者就是弱者,和羔羊一样就会受到伤害,弱肉强食,人类的本能和意志也是这样的,只是这种意志能不能通过力量得到表达和彰显而已。

   可是,浮躁的尘世,迷乱的人心,多少好,被辜负,被遗弃。所以,能有懂的人是那么重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鹤。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名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后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做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蟹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长存礼仪之客;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易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伐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

   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只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一个人,有多大的世界,其实就是身边有多少个真正在乎你的人。一个缺少了崇高支撑和责任束缚的社会,更多的人只会在有用和无用之间选择。

    羊羔怨恨猛兽毫不奇怪,只是不能因为猛兽捕食羊羔而责怪猛兽。如果羊羔们私下里议论说:“这些猛兽如此之恶,难道和猛兽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羊羔不能算是好的吗?”那么这样的一种理想的建立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尽管猛兽会投过讥讽的一瞥,它们也许会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并不怨恨这些好羊羔,事实上我们很爱它们,没有什么东西比嫩羊羔的味道更好了。”

   要求强者不表现为强者,要求他不表现征服欲、战胜欲、统治欲,要求他不树敌,不寻找对抗,不渴望凯旋,这就像要求弱者表现为强者一样荒唐。

    世俗的世界,人性容易是猥琐的,不会有多少伟大可言。你在现实面前无力,于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样的时运垂顾上。生活的前方永远有希望,只是所有的希望都需要自己去创造。有时候,需要你踏实一点;有时候,需要再勤奋一些;有时候,需要你智慧一点;有时候,需要咬紧牙关挺一挺。

   这个冷酷的现实却由于无能的伪造和自欺而被包裹在退缩、平静、等待的道德外衣中,就好像弱者的弱原是他的本质,他的作为,他的全部的、唯一的、必然的、不可替代的真实存在,是一种自发的举动,是某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行动,一种功绩。

   “在那儿从每个角落里都发出一种审慎、狡猾、轻微的耳语。我觉得他们在说慌,每个声响都像沾了蜜糖般的柔软,他们说无疑软弱应当被当作功绩来称赞——您说对了,他们正是这样。”

   “不报复的无能应被称为'善良’,卑贱的怯懦应改为'谦卑’,向仇恨的对象屈服应改为'顺从’弱者的无害,他特有的怯懦,他倚门而立的态度,他无可奈何的等待,在这儿都被冠上好的名称,被称为'忍耐’,甚至还意味着美德;无能报复被称为不愿报复,甚至还可能称为宽恕(“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干的是什么,只有我们才知道他们干的是什么!”)。他们还在议论'爱自己的敌人’"


   我真心地希望这些人能够是另外一副样子,希望这些灵魂的研究者们和显微观察者们能够是基本上勇敢的、高尚的、自豪的动物,能够知道如何控制他们的情感,并且训练他们自己为真理牺牲所有的欲望。

   那么就向那些想支配这些道德史学家的好人们致敬吧!可惜的是,历史精神本身肯定会背弃这些道德史学家,恰恰是历史上的全体好人自己弃他们于艰难境地!他们全体都遵循已经陈旧的哲学家习俗,基本上不用历史的方法思维,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他们撰写的道德谱系从一开始着手调查的观念和判断的起源时就立刻暴露了其拙劣。他们宣称,最初,不自私的行为受到这些行为的对象们,也就是这些行为的得益者们的赞许,并且被称之为好。


   后来这种赞许的起源被遗忘了,不自私的行为由总于是习惯地被当作好的来称赞,因此也就干脆被当作好的来感受,似乎它们自身就是什么好的一样。

   及至后来,当人生活到华丽,你自会发现,其实,哪怕是时运,也是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邀约而来的。

   坏人能钻空子,不是因为我们分不出好坏,而是在好人与坏人之间,有时候,我们往往选择的,是最需要的那一个,最懂你的那一个!

                                 文字:朝花夕拾 图:勿忘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