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管理与精益学习

 军休强军路 2015-03-08

1.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与精益学习 
        1.1有效应对知识碎片化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知识,新闻让我们目不暇接。当我们利用碎片时间不断的刷新网页,微博,微信的时候,如果不有目的的高效整理积累知识,只会让我们脑中有不成体系的消息,以为自己看的很多,但都只是皮毛而已。既不能提高自己,又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对个人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管理,你才能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自己关注的领域里获得最新最全的知识,让碎片时间得到有效利用,提升自己幸福感,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2持续的正反馈 
        很多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决心,但单调乏味,波澜不惊的过程往往让绝大多数人放弃了曾经的意气风发。反观那些坚持下来的人,绝大多数人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分析这些人坚持下来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通过良好的心理暗示获得了持续的正反馈,让他们有动力坚持了很久很久。当我看到我的笔记数量不断增加时,就好像金牛座看到银行卡余额提高,狮子座看到自己朋友圈又扩大了一样。这是一种量化的正反馈效应,足够让你坚持很久很久。在我记录到1001篇笔记的时候,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知识储备,观察能力,思考方式方面的提升,而来自我周围人的评价更让觉得我一直在变的更有智慧。也许你也是朴素的量变引起质变哲学的信仰者,坚持下去,你比想象的更强大。
        1.3丰富自己,发现世界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世界,你之所以觉得无聊,是因为你太缺乏知识了。当你稍微了解编程,你才会明白,为什么网页设计师那么讨厌IE浏览器(因为它不符合W3C标准);当你稍微了解交通规划,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复旦大学邯郸路门口没有地铁站(因为中环隧道,地铁要怎么挖?);当你稍微了解平面设计,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打印店的小工永远只是PS高手而不是设计师(因为设计的精髓在于设计师的创意,PS只是工具);当你稍微了解娱乐圈明星的培育机制,你才会明白,陈道明能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明星在于包装,而他却一直是真我)……
        这个世界很精彩,哪怕你只是选择在1到2个兴趣爱好上面积累知识,都会发现世界有多广阔,快乐的时光有多短暂。不是世界不精彩,而是你懂的太少。
        1.4成功在于积累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的成功是命中注定,你身边更多的人所获得的成功源自于他的积累。也许急功近利的社会会让你羡慕富二代的纸醉金迷,可你怎么没有看到富一代的风餐露宿;而当你崇拜官二代的呼风唤雨,可谁又看到了官一代的低三下四;每一位潇洒的背后都可能是几代人的积累。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告诉我们,即使你拥有天下的资源,如果你不懂得积累经营,兴衰更替在所难免。因为在时间面前,一切总有尽头,当你选择停止积累的时候,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文不名。此时此刻,当你选择从积累知识开始,你便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1.5知识,时间,财务,人脉管理的辩证统一 
        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个人管理是企业,团队管理的基础。这不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感性思维,而是两者确实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在利用已有资源创造最大价值。企业技术,产品好比个人知识,团队时间就是个人时间,企业资产相当于个人财富,企业客户关系也是人脉资源。
        绝大多数企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是产品。对于我们个人也一样,你的知识。这里不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更想说的是四者的辩证统一。
        你可以利用时间去工作,这是在改善财务;改善财务之后,你可以买更先进的设备提高个人效率;你可以利用时间去社交,这是在积攒人脉;人脉在很多关键时刻又可以帮你节省时间你可以利用时间去学习,这是在积累知识;而知识可以让你更高效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
        而一旦你选择了积累知识,你可以利用知识更高效的工作,接触更高层次的人,也更有效的改善学习的方法。
        四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辩证统一,因为他们的本质都是资源。而利用资源,管理资源的方法又大同小异。所以说当你从管理知识开始,你整个人都已经开始改变。

2.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2.1了解你自己 
        首先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你要让3年后,10年后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的你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也就是说你要明确自己的近期目标与远景梦想。近期目标比较好确定,你可以制定的更具体一些;远景梦想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并不一定要做到每一步都恰到好处,但他作为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会让你少走弯路。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体质,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理想价值。下图是我了解自己的思维导图。
        2.2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T”字形人才被认为是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这要求你在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涉猎。从实际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正确的发展模式。我更提倡“钉”型发展模式,在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同时,知识体系构建紧紧围绕专业知识展开,形成环绕之势。以我的个人知识结构构建为例:
        2.3高效使用有道云笔记 
        (1)在充分了解自己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之后,建立相应有道笔记本,不断记录
        (2)有道云笔记可以实现电脑,平板,手机的同步,你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与时间条件下采取不同的设备记录,阅读
        (3)有道云笔记浏览器插件可以截取网页及网页正文,可以把你在网络上获得的资料快速存储到有道笔记中
        (4)为每一篇笔记设置好标签,便于快速查找;划出每一篇笔记的重要内容与核心思想,以方便以后用到时快速回忆。
        2.4需要坚持的几个原则 
        (1)马上记录
        很多想法,创意转瞬即逝;要养成阅读,学习后马上形成笔记的习惯,以免忘记。网页中的内容尽量在截取后马上阅读,或者存到临时文档里与已经阅读过的笔记进行区分。避免拖延。
        (2)分类整理
        无论是图书馆的图书存放还是人类的记忆编码都是采取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的,笔记也要有良好的分类,这便于你记忆,形成知识体系。不但看着舒服,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也利于用到时迅速查找。
        当你只有100篇笔记的时候,你可能还清晰的记得每篇笔记的题目和大体内容,当你记录到1000多篇,甚至1万篇的时候,你甚至会重复截取相同的网页。只有从最开始就形成一定的规矩,才能在不同量级上都获得清晰脉络。
        (3)定期回顾
        定期回顾不只是强化记忆。对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看,你都可能有不同的感悟。在回溯自己记录的笔记的过程中,你可以明显的发现自己思想的变化,这其实是一种沉淀,一种良好的反馈机制。
        (4)2/8法则
        无论是2/8还是4/6,本质是你要明确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效的分配你的资源,让价值最大化。
        (5)信息来源
        无论是书本,网站,还是与朋友的交流都可以成为你重要的信息来源。要不断发现好的信息来源,让你所积累的知识更有价值,这才是知识积累竞争的核心。
        (6)乐于分享
        学以致用四个字简单明了,但在不同的年纪看这四个字我都有不同的感触。积累知识,记录笔记只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当你真正的把知识用到实际完善自己并帮助别人的时候,才真正算作发挥知识的价值。而只有当你把知识分享出去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帮助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检验知识,并且这会进一步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有时你一直抱残守缺的独门秘籍可能就是限制你发展的最大羁绊!就像现在的我抛出一块砖一样,我相信总有人会让我见到一块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