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3

 军休强军路 2015-03-08
时间:2011-04-27 10:08:29 来源: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作者:邱昭良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知识要经历几个转换过程,在几种状态中转变:第一步:条件反应;第二步:感性知识;第三步:理性知识。
    1. 个体学习的机理
    Nancy M Dixon(1999)阐述了个人意义结构的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Dixon认为,我们人类只能攫取环绕在我们周围信息的一小部分而已,它们通过我们的感官被辨识出来,利用自己的选择性注意,汲取或忽略某些信息。例如,我们在看电影时会忽略环境中的其他杂音。这种选择性的过程并不是故意的,选择本身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必须通过了解资料及其与现有的“意义结构”(meaning structures)的关系,让这些资料产生“意义”。所谓意义结构,指的是我们组织数据的方式,它们使接受到的数据有意义。人们会以刻意或不经意的方式产生结构。当我们有目的地想去了解或学习某件事物时,我们就会以可以的方式去产生意义结构,这被称之为“理解力活动”;而不经意地产生意义结构则发生在我们自觉性的任职之外,是一种隐性的理解力。
   
    理解力活动发生于一个被称之为“暂存记忆”的隐喻性(metaphorical)处理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会发展出所获得的资料之间的关系;而我们过去已经发展出来的意义结构,此时也被萃取出来,并赋予新的含义之后,这个被重新构造的资料便被存储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空间中。当然,它们不是以口语的结构存储,而是以一种类似延伸性的关系组合形态存储,如同网络一样,资料与资料之间具有各种关联。
   
    我们的行动受制于意义结构。这里所称的行动包括了语言、肢体动作,以及对别人的指导等。例如,Nixon举例说明某人会根据其攫取的环境中的信息(“某个人被晋升,但其不是小组成员”、“在绩效考核制度中,以考察个人绩效为主”),建立其如下的认知(知识):“组织奖励个人成绩,而不注重团队表现”,并由此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图3所示)。
 


    因此,要想改变人的行动,必须首先转变其导致这些行动产生的意义结构。为此,必须给他一些新的经验(信息),使他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或者修正原有的经验,而建立起新的意义结构。
   
    2. 试错法
    人类很多学习来源于尝试-错误,例如,婴儿通常只有极少的几个观念,他们只能通过模仿、尝试而学习,而不是通过思索、顿悟而学习。
   
    与此同时,试错法是人类学习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更几乎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毛主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吃过梨子,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梨子的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试错法学习的重要性。现在一些公司倡导的“干中学”(Learning by action)也是透过尝试进行学习。例如在微软公司,员工被鼓励广泛学习并从事各种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学习,从更有经验的人那里学习,没有太多的官僚主义规则和干预,也没有迅速变迁的行业中很容易过时的那种正是培训项目。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试错法学习有着很大局限性,有时甚至是代价高昂,或者根本行不通。例如,英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不经过多次模拟飞行是不允许驾驶波音747大型客机的。不仅因为成本高,而且风险很大。
   
    同样,彼得·圣吉认为,现代企业系统已经复杂到我们根本无法有效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因而我们就没办法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再如,技术与产品发展日新月异,培养一名专家需要大量的机会和巨额投入,通过亲身尝试来学习也是不经济、甚至不现实的。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管理好组织的知识与学习,将遭受重大损失,就象案例1描述的那样。        
    3. 个体学习之轮
    若斯等人(Rick Ross, Bryan Smith, Charlotte Roberts, 1994)认为个体学习过程包括如下四项主要活动,他们将这个过程称为“学习之轮”(The Wheel of Learning),如图4所示。
 


反思:指的是通过思考和感受来观察;
联结:产生关于行动的一些想法或可能采取的措施,并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逻辑次序加以组织;
决定:选定行动的方案;
行动:执行一项任务。
    然后重新观察行动带来的结果,使得“学习之轮”可以周而复始地转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