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湖港之謎3-2:顏、鄭登陸笨港之爭(摘錄)

 LM0318 2015-03-08
開講無疆界
下湖港之謎3-1:荷人征服Favorlang之謎(摘錄)
長期以來,雲林笨港海口地區的居民,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是中國移民而來,事實上,可能也
是,我也一直這樣認為,但後來才發現,這個地區,最早出現的民族,是荷治時期,所謂的Favorlang
的活動領域;到了清治時代,這個地區最早出現的地名,是康熙時期所稱的「台挖」,以及雍正8
(1730年)所繪的古地圖,位於笨港溪北側近海仍標示「台仔社」,顯示海口地區,最早的住民,其
就是平埔族原住民,只是後來他們似乎都已消失在西海岸。
 
「Favorlang」人與「台仔社」看起來好像都已消失,但歷史總有些蛛絲馬跡存留著,雖然平埔村社
「台社」,已不復存在,但卻仍保留「台仔挖」的地名,幾年前,我更發現,我的國中同學,一名角
姓與位覺姓同學,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後裔。
 
傳說,荷人從這條牛挑灣溪進入笨港地區,征服了Favorlang人
 
約於1663年,一生歷盡延平三世盛衰,被稱為開台文獻第一人的沈光文,曾為文說「濱海之家,大約捕魚;依山之族,惟知逐鹿。」魚與鹿,正是牽引中國移民威逼西海岸平埔族他遷或同化的兩種動物。
 
雲林在地理上,屬於濁水溪以南,北港溪以北之地,在漢人移入以前,此地實際生活的主人,屬於平埔族洪雅族(Hoanya)原住民部落,清治時期出現的平埔族群包括:貓兒干社(位於今崙背鄉豐榮村)、他里霧社(位於今斗南鎮舊社里)、柴裡社(又稱斗六門社,今斗六市三光里柴裡,後遷移埔里社)、南社(有謂位於今雲林縣今崙背鄉;有說是二崙鄉番社村) 以及猴悶社(今土庫鎮今石廟里番子堀)等社的活動領域,另有屬於巴布薩族的西螺社﹙今雲林縣西螺鎮漢光里番社,清治雲林設縣前,隸屬於彰化縣﹚。
 
台灣有正式文獻記載,主要從荷蘭人開始,在荷人統治38年期間,台灣最先僅以今台南市為中心的五大平埔社(新港、目加溜灣、蕭壠、麻豆、大目降)領域為主,之後才向南、向北擴散,但勢力始終無法往笨港溪以北擴展。因為當時的笨港溪以北,有勢力龐大的Favorlang(華武瓏人)。一直到荷蘭人至少三次對Favorlang的征伐戰役之後,才讓荷蘭的勢力抵達笨港。
 
荷蘭人三次對Favorlang的征伐行動,主要有1637年(1637年10月24日—1637年11月1日);1638年(1638年11月27日—1638年12月4日);以及1641年的(1641年11月20日—1641年12月2日)等三次。
 
()1637年的征伐:因發生多起Favorlang人到魍港殺害中國人及荷蘭人,1637年10月25日,荷蘭長官帥300多人分成四隊的軍隊,以及1400多個村社的居民,出發前往Favorlang地區與擁有八百個武士的Favorlang作戰,結果將Favorlang兩千多個房子與稻子、大麥等放火燒毀,並取得十二顆首級。(關於此次征伐,《熱蘭遮城日記》1637年11月1日,有詳細紀錄)
 
(二)1638年的征伐︰由Favorlang地區,屢傳中國人(來台漢人)在Favorlang地區為了打獵(捕鹿)問題,而與Favorlang人爭端,Favorlang並將持有打獵許可證的中國人殺死,並將所有中國人從Favorlang地區,趕到魍港地區,因此1638年11月27日,荷蘭長官決議率領210個士兵,搭乘50艘舢板出航,並且在魍港與目加留灣、蕭壠、新港、諸羅山河麻豆等村社1400人,前往報復Favorlang人,並放火火燒毀了Favorlang人的房子、穀倉,並俘虜Favorlang村社長老。(此次征伐,荷蘭長官在《熱蘭遮城日記》1638年12月4日,有詳細紀錄)紀錄)事件結束後,12月18日先釋放的Favorlang人,協同十三個同村的人來到大員,報告村民決定,表示將不再阻擾中國人的野地打獵,願意締結合約,此外長官決議將原來三分之一保留只給村民的野地,開放給中國人打獵。
 
(三)1641年的征伐︰1641年11月20日荷蘭人出征Favorlang日記中記載,荷蘭總督杜拉帝紐斯,以Favorlang人等社殺害三名荷人及中國人為由,率荷兵400人、中國舢舨船300艘,自大員出發,以及隨後而到,由荷蘭牧師所率領的1400名新港社族人,至笨港河南岸的魍港登陸,先攻大波羅社(Davole),燒毀150座房舍、四百座倉庫,但原住民隊伍為了搶奪頭顱而發生衝突,荷蘭人為了防止引起混亂,將1200名遣送回去。先進軍貓兒干社,27日大軍直趨Favorlang村社,將四百座房屋、1600座倉庫點火焚燒(關於這次征伐,《熱蘭遮城日記》1642年1月與5月有較多的紀錄)。
 
1642年2月14日,Favorlang與其周圍的五個村社派人送被殺害的三名助理商務員頭顱到達大員,並與荷蘭長官修訂條文。之後,又陸續追加幾條條款,訂定違約罰則,但Favorlang人也增加︰不許中國人在其山野狩獵,不得超越之前長官所訂定之境界外狩獵。
 
從這幾次台灣中部原住民的征伐中,可知Favorlang人是當時笨港溪北岸一帶,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平埔村社,且在荷蘭人的文獻紀錄中,Favorlang人有著富裕的村莊,村裡有2,200棟房子,儲滿稻子和黍,村中有3,500個居民,武士也有800人,其身高比那些服從公司的村社之人還高一個頭,且是有名的武士。
 
荷蘭征服華武壠社之後,佈教區也擴展到笨港﹙北港﹚,荷人並於1644年開始在該地區創辦學校六所,並以以羅馬字書寫的華武瓏語,編成基督教義問答書,展開教化工作。華武瓏語(Vavorlang或Favorlang),和台南附近的五大社平埔族人,所使用的新港語,因此成為荷蘭統治台灣的兩大基督教教育語區。
下湖港之謎3-2:顏、鄭登陸笨港之爭(摘錄)
一年一度的媽祖遶境即將來臨,但隔著北港溪的北港朝天宮媽祖廟與新港奉天宮媽祖廟,為了正統「笨港媽祖」的爭議,相爭數十年,事實上,若從古笨港的領域來看,不管是北港或新港,甚至更靠海的水林、口湖、台西、四湖,甚至東石一帶,都是所謂古笨港的生活圈與活動領域,地方人士如有胸襟與遠見,應該以「大笨港」的角度,來思考地方文化、歷史的集體再造,建構「古笨港」的光榮歷史。
 
 
荷治時代,笨港溪出海口一帶,在荷人的文獻中,是為漁舟、商船往來頻繁的地方,漢人至此捕魚、與原住民進行交易。但實際上,直到1641年華武瓏﹙有多種名稱,包括Favorlang,Vavorlang,Vavorallang,Vovorolang,Vovorollang﹚戰役之後,荷蘭的勢力始達笨港,從文獻來看,荷蘭人入台之初,其勢力區域僅及於今台南市區一帶,嘉南一帶尚有顏思齊、鄭芝龍的屯墾勢力,各地的平埔族也不全在荷蘭人掌控之下。
 
1641年荷蘭人對笨港溪北部地區「華武瓏社」的征伐時,當時的笨港尚未形成街市,但已能停泊數百艘舢板船,可知當時的笨港港灣,已經荷蘭人利用為進出台灣的港口。後來所謂「笨港十寨」的說法,即明崇禎年間,顏思齊率墾民進入笨港地區墾荒撫番,為保護墾民安全,將原有寮寨擴充為十寨,各界說法並不一致。
 
明萬曆天啟二年(1622年),閩人顏思齊、鄭芝龍二人從笨港溪下游登陸的說法,根據之ㄧ是康熙35年(1696之年)高拱乾的《臺灣府志》:「天啟元年,顏思齊為東洋國甲螺,引倭屯聚於臺,鄭芝龍附之,始有居民」;之後陳文達修《台灣縣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再引諸羅縣令季麒光「條陳台灣事宜文」云:「廣東巨盜顏思齊掠而據之,茸而以居,台灣中國民,自思齊始。」;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周璽纂輯的彰化縣志再引申曰:「天啟五年,海寇顏思齊入台灣,鄭芝龍附之。思齊引倭奴剽掠海上,以台灣為巢穴,其所部屬多中土人,中土人之入台灣,自顏思齊始也。」顏思齊於1625死後,以鄭芝龍為首的勢力,採取與荷蘭人合作共存的態度,但鄭芝龍畢竟心不在台灣,之後他接受明廷招撫,返回中國,許多跟隨他的老部下,則轉為荷蘭人工作,如何斌,之後因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官,後來成為促成鄭成功攻打台灣的關鍵人物。
 
《諸羅縣志》封域志/建置條也記載:「天啟元年,顏思齊、鄭芝龍引倭踞其地」,但均未出現顏思齊與笨港十寨有關文獻,一般引用「顏思齊與笨港十寨」,都是根據《台灣外記》:「十五日天明,思齊船中號炮三響,各魚貫隨行。計八晝夜,方到台灣。即安寮設寨,撫恤土藩」;另有文獻說,顏思齊逝世後,因為福建發生旱災,鄭芝龍從中國招了數千農民,一人給銀三兩,三人給一頭牛,入墾笨港。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廷招撫,將他的大本營移至福建,但他引進漢人來台開墾,也為後來漢人在臺灣的農業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儘管前述文獻並未明確指出,顏、鄭曾有「笨港十寨」的說法,但雲林縣北港及嘉義縣新港等古笨港區域的地方文史人士,仍認為十寨均位在今雲林縣北港鎮及水林鄉一帶,甚至後來延伸為所謂「拓台十寨」。
 
有關顏、鄭時期,移民在古笨港區所拓殖之地,1975年間,在舊地名尖山﹙今水林鄉大山村﹚,曾在該村發現古墓一處,經專家考證,認係顏、鄭時之遺墓,水林鄉地方人士,也認為該鄉的「顏厝寮」,是當年顏思齊設置「十寨」的主寨所在,為了見證顏思齊開發笨港歷史,雲林縣北港鎮公所於1959年,特別在北港鎮圓環豎立「顏思齊開拓台灣紀念碑」,作為緬懷先人開臺之紀念。
 
不過,目前北港鎮圓環的「顏思齊開拓台灣紀念碑」的碑文,與最初顏思齊墓重新被發現時所立碑文,並不一樣。1948年所立碑文如下:「顏思齊,字振泉,福建海澄人,雄建精武藝,避仇,逃日本為縫工,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思齊與其友楊天生,謀推翻德川幕府,…,思齊謀覆幕事洩,幕吏捕之急,各駕舟逃,衷紀勸其先取台灣為根據地,然後經略四方。從之,秋間航行八日夜,由口湖登岸,至北港,築寨撫番,分汛所部耕獵。……,民國三十七年發現其墓,嘉義市長宓汝卓撰墓考,立碑其旁,…..,北港上陸地,(囊)年亦由鎮公所,豎碑紀念。」
 
這段碑文是抄自連橫所著《台灣通史》﹙1920-1921年﹚之「顏、鄭列傳」,只是「由口湖登岸」這句碑文,1959年豎立時就消失了,目前北港圓環的紀念碑及碑文,是1983年3月為配合北港鎮觀光,再度整修完成,「由口湖登岸」碑文一樣未再出現。
 
雖然碑文內容未引發類似北港與新港,相爭誰是正統「笨港媽祖」的爭議,就歷史來看,顏、鄭是否拓墾笨港本有不同解讀,但古笨港溪兩岸,曾經是三、四百年來,漢人移墾台灣的登陸地點之一,殆無疑義,曾經作為北港外港的口湖鄉,其在北港開發歷史的地位,更無疑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