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方言:《卖画》,很接地气!

 汇文聚智 2015-03-09



陕西人:


打麦:麦子成熟的季节,农民娃娃有一项特别的福利:“放忙假”。顾名思义,学校放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大人割麦收麦,当然,老师们也需要回家割自己家的麦。那时候很少人用收割机,都是手工割麦,这个农村娃们都懂的,想不起来就回家问你哒去!


择辣子:陕西人爱吃辣子,热蒸馍蘸油泼辣子,美滴很。爱吃咱就多种些,到了辣子成熟的时候就把择下来的辣子一把一把的整理好,用绳子扎起来连成串串,挂起来,让它自然风干。



养鸭子:小时候几乎每个村子旁边都有河,有河就有人养鸭子。趁天黑摸过鸭蛋的娃们肯定不在少数。


过年放炮:这个不用多说了,但放炮的这娃头上戴的老虎帽子很多人小时候都戴过,不信的在你家衣柜里翻翻,说不定就翻出来了。


老虎鞋:如果说你对老虎帽子印象不是很深,那么老虎鞋你绝对穿过,那年头谁家的老人不会做老虎鞋啊?直到现在农村的很多老人还会自己手工制作老虎鞋给小娃穿呢。



耍龙:过年耍龙算是农民们最大最热闹的盛会了。那时候过年真是热闹,到了正月人啥都不干,就是耍,只要有人叫,肯定是一呼百应。现在不行了,啥活动都组织不起来了,人都忙的不行,你问他都忙啥,他自己也不知道,可悲的很。


放电影:小时候的露天电影,有人在自家门口问从广场回来的人:今儿个黑里放啥电影?答:夜幕下的狗熊。吃罢饭赶紧提着凳子跑去看,才知道上了那货的当,片子根本不叫夜幕下的狗熊。这个怂虱!!




写作业:写作业跟民俗本来没半毛钱关系,但是时隔多年,不知道为啥,总是对小时候趴着写作业的那个砖头垒下的桌子念念不忘。



架包谷:陕西雨水多,包谷收割了以后要搭个架子,把包谷编成串串架起来,这样雨水不至于积存.


种地:收了包谷就开始种地,也就是种麦子,一年两茬庄稼。小时候种地满地里都是牛,还有骡子。


牛拉鼓:直径超过三米的一张大鼓,用牛车拉着,这张鼓一个人打不起来,非得三四个人一起打才行,打鼓的人站在牛车上,一般牛拉鼓是整个社火团队的核心,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秦镇米皮:精髓说到底还是油泼辣子。

烙锅盔馍:手拉风箱,铁锅烙馍,一顿能吃四五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