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败酱方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1921年生。河北藁城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医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等职。 【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淡暗、苔腻、脉弦缓滑。 【用法】(1)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按原方比例配匀,烘干研末装入胶囊。每服生药1.5克,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方解】 本病多属“久痢”、“泻下”等范畴。主要病机为湿热留恋、蕴结大肠、气血失和、脾胃不调、土虚木旺。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佐以升清、酸敛、止泻。本方重用乌梅酸涩止泻,合芍药柔抑肝木;败酱、黄连苦寒清化湿热、解毒祛瘀;木香、枳实、芍药、当归调气行血;“四君”、葛根健脾升清、除湿止泻。诸药相配,共奏抑肝健脾、祛邪扶正之功。 【加减】(1)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健脾益气药,加泻肝清热导滞之品,如白头翁、秦皮、大黄炭、炒榔片等。(2)胃脘痞闷、舌苔白腻、湿阻气滞者,酌加藿荷梗、佩兰、半夏、厚朴、苡米等化湿理气之品。(3)腹泻便溏、面黄乏力,重用“四君”健脾益气。(4)脘腹冷痛、畏寒肢冷,酌加淡附片、干姜、细辛等温阳散寒药。(5)大便滑脱,重用乌梅,加煨诃子收涩固脱。(6)并发肠息肉加莪术、僵蚕消瘀散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