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味道:我们吃的不是饭,是文化!

 汉青的马甲 2015-03-09


陕北味道 许多人认为,驱车几百公里上陕北,为的就是感受气势磅礴的高原与淳朴实在情感,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哪个概括性的词汇能更精辟地总结陕北特点了。
的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天”,何况这一跑就是几百公里出去,即便是由延安到榆林,品味到的陕北风物也会大相径庭。
陕北饭咋吃? 陕北饭咋吃?
1
子长煎饼
↑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最好即做即食,这样口感最佳。子长煎饼在陕北地区久负盛名。


2
羊肉面




陕西人爱吃面,不过并不是南北的陕西人都吃一种面,除了关中人爱吃的臊子面、油泼面、摆汤面等,陕北人最爱的就是这羊肉面了,有那么句民谣是这样说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而这四十里铺就位于陕北榆林的绥德县,这就说明绥德的羊肉面是最好的。


3
碗砣
碗砣是陕北有名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碗砣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砣。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
4
羊杂碎
↑ 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肺等烩制而成,有很好的滋补效果。羊杂碎可炒、可烩,味道鲜美。
5
洋芋擦擦
↑ 洋芋即土豆,陕西境内多把土豆称作“洋芋”。把洋芋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子面、酱、醋和葱炝清油等;或者入锅爆炒。味道酥绵可口。

6
麻叶
↑ 麻叶和面豆的上市时间是一样的,口味与面豆不同的是它是在特制的面饼里添加了看得见的大量的芝麻,香酥爽口。馈赠亲朋好友的好食品。当然自己在看电视时也是好消遣的小吃,一点也不次与上好佳。

7油旋旋

将白面粉用温开水加适量的盐和成面团,将和好的面团加油放在面板上揉搓,然后擀成薄如纸的皮,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加入葱花,精盐,花椒粉炝锅,摊到擀好的薄皮上,边卷边拉卷成卷,然后将卷好的面卷揪(切)成小面团,将小面团压成椭圆形的面饼,将压好的面饼放入锅中用温火煎(锅中加适量的油),待一面煎至金黄色时翻饼将另一面用同样的方法煎熟,出锅即可食用。烙出的饼色泽金黄,筋而酥软,味香可口。
8
延安羊蹄
↑ 在延安,天南海北的游客,只要对吃有所喜好,一定会打探到这个名叫“二道街”的地方。在二道街,一排排摊位足以令你眼花缭乱,但你绝对不能错过—麻辣羊蹄。

  一碗热腾腾的麻辣羊蹄一端上桌,香气就迎面而来。咬上一口,味道酸中带辣,口感爽滑不腻,就连很多从没吃过羊蹄的食客也会慕名而来,尝尝这延安数一数二的美味。
9
油馍馍
↑ 陕北
的一种风味小吃。饼状,中间有小孔,较小。由土豆、白面、荞面、糖等杂粮和在一起炸制而成。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味道甘甜、可口。是陕北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常用于婚宴,过年等场合。陕西油馍馍于2013年6月被录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果馅
↑ 果馅是一种有馅的饼,馅是用陕北著名的滩枣制成,非常可口。
把面粉加油和匀,擀成长片,卷起压窝,包入调好的馅,放入烤炉反复翻烤至熟。口味酥香甘甜。品种有枣果馅、糖果馅、豆沙果馅等!
11
摊黄儿
米黄,又叫摊黄,也叫摊馍馍,多种叫法。想必陕北的人们都知道,有小米面制作的,以前也有玉米面和小米面两种混合制作的,现在也有用大米面和白面制作的。各种做法不一。但是陕北的特色美食之一。每年到冬季,这个必定是陕北人家家户户必制作的美食之一,一般到了腊月,每家都会碾小米面。制作这个产品,腊月里制作很多,利用陕北天然的冷冻天气,产品冻的硬梆梆的,待吃的时候在锅内蒸一下,加热即可。夹菜或者直接吃都非常美味。
陕北歌咋唱? 陕北歌咋唱?
1.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2.信天游
高腔和平腔
3.小调
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
陕北人民在这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聪明和智慧,流传下了一首首原汁原味、生动形象、优美动听的陕北民间歌谣。
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使之成为陕北民间社会的“生活文化”,释放出如此巨大的魅力磁场,成为各类民间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和依托。

陕北人咋样? 陕北人咋样?
陕北汉子

陕北人是一群“自然之子”。他们朴实敦厚,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浑身漾溢着阳刚之气。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气,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自成、张献忠、刘志丹,莫不如此。正如林语堂所说:“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割据王国。

陕北女子

陕北女子更是百里挑一的俊俏。她们身材高挑,面若桃花,肤色白里透红。特别是米脂,自古以来就盛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禅,就出生在这里。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了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古朴典雅的剪纸,苍凉缠绵的唢呐,粗旷豪放的腰鼓。这也许就是对生离死别、大喜大悲的人生一种写意的诠释。

如果不来亲身体验,外地人对这些还真是无法有准确的描述。不过这几者间总有着些许类似,那就是扎实、攒劲儿、有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