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坠子史略(一)起源

 文化龙乡 2015-03-09


河南坠子是河南本地土生土长的一种曲艺,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她的音乐质朴简单而又优雅婉转,乡土气息浓厚而又韵味十足,书目、曲目繁多,表演干净、利落、大方,深受劳动人民喜爱,不仅风行河南及周边省区,还流传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重庆、台北等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在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曲艺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可以与相声、评书相提并论的为数不多的、风靡全国的大曲种之一。即使在今天曲艺市场极不景气的环境下,河南坠子因依然在省内及省外拥有千余名艺人,依然拥有十分深刻而广泛的观众基础,而笑傲于中国文艺之园。

(一)起源

与绝大多数曲艺一样,河南坠子这种流传在民间的“市井俚曲”由于其流传的广泛性、民间性以及不确定性,也是“有史无记”的。但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坠子已经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也开始了对河南坠子起源的探讨。如民国25年(1936年)由开封教育实验出版部出版的“相国寺特种调查之二”《民众娱乐调查》(张履谦著)中引用了文化大师刘半农对河南坠子历史起源的观点:

“他的起源有两说:

(一)有的人说河南的坠字是起源于滩簧,因为他的唱调是有滩簧的腔调。

(二)有的人说河南坠字是源于唱道情的演变,谓唱道情的人感到手挟着一个渔鼓拿着一个简板,用着一块醒木,一个敲的小铙,颇不便利,且感到唱道情的腔调单纯,便演变成坠字了。

关于河南坠字的起源说,据我们的调查和各方的访问,知道坠字戏的唱词都是与道情有关的,所以河南坠字戏的起源是从道情演变的一说是比较可信。

……

河南坠字戏的历史,当在光绪末年。”

又如1951年河南大学国文系教授张长弓撰写的《河南坠子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对河南坠子的起源作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这种民间曲艺形式,从20世纪初叶产生到现在,才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它最初是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结合发展而来的。莺歌柳……的主要乐器,起初只有一把三弦,一个人自弹自唱,另有一人手持单钹敲打着……(莺歌柳)首先吸收了道情书中的渔鼓筒子和剪板,把原来的三弦改造成二弦,加上单钹,一共是四种伴奏乐器,应用在莺歌柳书的演唱中……二根弦在道情书中的作用,是用来坠音的,所以道情书又名‘渔鼓坠’……把渔鼓筒子扔掉,留下了坠音的二根弦(这是二根弦称作坠子的原因),作为主要乐器,单钹、剪板用作辅助乐器,群众们就称它做‘坠子书’……”

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的学者的调查结果,事实性应当是较强的。由以上观点不难看出,河南坠子与渔鼓道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河南坠子的象征性打击乐器简板,也是道情的主要乐器;河南坠子,尤其是在原先道情流行的豫东兴起的东路坠子,咿咿呀呀的花腔、嗯呀咳的甩腔十分明显,这也是道情的一大特征。张长弓教授的《河南坠子书》一书成书于建国初期,其中关于坠子起源的论述对后来影响较大,故此后介绍河南坠子者多从此说,即河南坠子是莺歌柳和渔鼓道情结合而形成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河南坠子起源的探讨,又有了不少新的进展,最终有了一个比较完善且符合事实、并能被大多数艺人及学者接受的说法。其具体情况如下:

河南坠子的兴起,首先是新弓弦乐器——坠胡(又称坠子、坠琴或坠子弦)的诞生。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今河南省文化厅)在郑州召开全省坠子老艺人座谈会,许昌市坠子老艺人孟治法(1899~1974)在会上发言说:坠子弦是乔治山首创。乔是开封城东招讨营镇小乔庄人,小名水,生于清嘉庆年间。小时随师在开封唱“三弦”(乔原是仪封三弦书的演员),夜里没事,便用马尾做个弓子在三弦上拉着玩儿,慢慢地拉出了字,感到很好听。出师后他便不弹三弦,而是用弓子拉着三弦自拉自唱,并改变了三弦书弦不随腔的伴奏方法,而是唱一句拉一句,唱啥拉啥,很受听众欢迎。乔治山常唱的曲目是《玉虎坠》,且唱的时候用弦子“拖腔坠字”,大家就称他为“唱坠子的”,后来变成了这一演唱形式的称谓——河南坠子。

为了探求这一说法的真伪,1986年前后,已故的开封曲艺家王元伦曾到开封招讨营一带专访,证明乔治山确有其人,并推算出他可能是清嘉庆中期生人。为进一步证明此种说法,王元伦还提到:

“乔治山用马尾(弓)在三弦上拉着玩,马尾(弓)需要换上换下很不方便,他就想了个办法,将弓子前端锯了个缺口儿,以便随时将弓子换上。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所以一般老艺人的坠胡弓子皆有缺口,我现在用的弓子仍然有缺口,这是我父亲遗留下来的。”(王元伦《河南坠子探源》,《河南曲艺志史资料汇编》第一辑)

这里。有必要对三弦书作一些简要介绍。三弦书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曲艺,大约形成于元末明初,曾流布于河南各地。各地的三弦书虽腔调板式基本相同,但仍具有其鲜明的地域差异。其伴奏乐器主要为大三弦与小三弦,豫西、南阳一带的艺人多用大三弦,而作为河南坠子始祖的仪封三弦书所用伴奏乐器则为木面小三弦,   其形制与河南坠子的独有乐器——坠胡无二。虽然坠胡演奏时只用三弦的外弦和中弦,即只用两根弦便可,但河南民间的很多艺人还是习惯在坠胡上保留着三弦的里弦,且仍按照三弦的定弦方式将里弦定弦,即外弦比中弦高四度,中弦比里弦高五度,这种四、五度相生的小三弦的定弦方式仍然是坠胡的定弦方式。仪封三弦书的基本板式[老八句],仍是河南坠子基本板式[平腔]的大框架。不难看出,河南坠子同三弦书的关系非比寻常。

由此看来,河南坠子应最早先是由仪封三弦书的伴奏乐器——弹拨的木面小三弦,演变成其独具的乐器——用马尾弓拉奏的坠胡,随即出现了拉着三弦自拉自唱的新型演出方式,尔后经过错综复杂的兼收并蓄、广泛学习,最终形成了它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曲种的鲜明特色,从而真正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曲种。所以,河南坠子的根应该是三弦书。而一个新兴的、独具特色的乐器——坠胡,造就了一个影响近两个世纪的大曲种——河南坠子,这样的情况在曲艺史上堪称是绝无仅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