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及范文12篇

 抱朴守拙169 2015-03-09

材料作文“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及范文12篇

【作文材料】

狄奥哲尼士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狄奥哲尼士,曾多次派人去请他。孤傲的狄奥哲尼士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当时狄奥哲尼士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士。”

 

【范文广场】

 

1、坚守内心的木桶(崔瑾哲)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像狄奥哲尼斯的木桶一样的,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地位的提高,许多人渐渐迷失了自己,将心灵的栖息地一点一点让位给了浮躁、繁华。而还有少部分的人,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木桶,从而拥有了与众不同、美好的人生。

 “当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曾这样说。而我们当下的许多人,正是每天疲于奔命,即使赚得钱完全可以养家糊口,却仍不满足,在生命的行程中,总是搭乘高速铁路,窗外的景色一闪而过,从来来不及欣赏,生命匆匆而过,到头来,才发现,双手紧握的,只是满满的空。

许多人都像亚历山大一样,羡慕着狄奥哲尼斯那样拥有内心木桶的人,面对着权力、地位、繁华,却无法舍弃。很少有人,能像狄奥哲尼斯那样,几次决绝地将繁华拒之“桶”外,只专注于享受桶外的阳光。

与其带着面具,十分痛苦地为别人而活,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原则,倒不如安静地栖息在自己内心的木桶,享受温暖的阳光。当高尔基为了自己晚年的繁华、舒适,不惜屈身于自己最痛恨的人,放弃了自己坚守的信仰时,依然还有沈从文那样的人,为了坚守自己内心的木桶,放弃了荣华富贵的前程,专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高尔基的晚年无疑是舒适、安逸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出卖了灵魂的痛苦。相反的,沈从文的晚年虽然清贫,但依然有着“每日看船摇橹挂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的闲情逸致。

所以,在我们设个匆匆忙忙的时代,有时坚守内心的木桶,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很多,当然,也不必所有人都做一个呆在木桶里的哲学家,但至少,我们应该为自己繁忙的生活留下一点空闲的时间,追求心灵更高的境界。就像愿意用自己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的乔布斯一样,我们也应该学会舍弃一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去换取更将丰富的人生。

 “我不要谋生,我要生活。”王尔德如是说。是啊,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又有几人享受过真正的生活?坚守自己内心的木桶,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块安静的栖息之地吧,也许这样,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

 

2、简单生活,诗意栖居(王欣竹)

 

在这个信仰失落,情感缩水,文化粗鄙的时代,太多物质化的追求,太过复杂的社会关系,被无视契约牵绊住的人们很少能如同诗人荷尔德林所说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人们多了一分世故,多了一分机智,却少了一分优雅。

古希腊注明哲学家狄奥哲尼斯视富贵如浮云,是尊卑如敝屣。他拒绝了征服了希腊的亚历山大,帝王的许诺于他而言不如一只木桶一缕阳光。不同于执着于在社会立足实现功名的智者学派,狄奥哲尼斯认为世界上的权威补货时可笑的错觉,他漠视世俗的习惯于形式,崇尚原始而简单的生活。

在其短暂而绚丽的一生中,梵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活得简单的人之一。在其带有浓厚悲剧性色彩的一生中,梵高始终对艺术抱着一种堪称为固执的简单执着。出生于神职人员世家,不顾亲友的反对,他放弃了苍白无力的上帝,用最浓重的色彩涂抹出心中的理想国——那里有旋转的星空,被风吹乱的柏树,露天咖啡店的座椅,和火焰般燃烧的向日葵。经济上的窘迫丝毫没有影响他心头的快乐和幸福感,避开世俗扑面而来的单一审美,他在郊外的阿尔潜心于油彩的世界,巴黎的纸醉金迷与他格格不入。他太简单,太执着,太固执,以至于宁愿饿死在画板前,也不愿放下周中的画笔。当夜空中流光闪烁,这位疯狂般重视自己的时世弃儿展现给世界的,是一个更富有创造力于无限激情的全新世界。

反观当下,事件、信息、沸点、意见、声音……铺天盖地,但个性、情趣、维度、视角少了。欲望的体积、目标的吨位越来越大,但品种单一,质地雷同。在这个长和宽都望不到边缘的世界,在这条前和后都找不到尽头的事件河流中,人们却越走越狭窄,越走越苦闷,大多数人活的如此雷同,像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肥皂。为何人们获得如此相似?人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小,恰如生物多样性之锐减,人生的多样性也急剧流失,精彩的生活个案,适宜的栖居样本,劫难寻觅。

这个世界,会好吗?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日本歌词作家阿久悠如是说。那些平平淡淡的人生,胜过虚张声势的人能够要,那些安安静静的日子,是岁月所能给予的,最温情的拥抱。我愿做一个简单的,有内心时空的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

 

3、做自己的国王(王奕儿)

 

茫茫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可以让你长久依附,也没有谁值得你永远臣服。世事繁杂、命运多变,谁也不是谁的芦苇,谁也不是谁的港湾,唯有依靠自己、做自己的国王才能开辟出通往人生之光的康庄大道。

就像材料中的狄奥哲尼斯,面对亚历山大的多次请求,固执如他,宁愿在自己的木桶中孤傲地享受阳光,也不愿意要荣华富贵权倾天下。可反观当下,亚历山大式的富有似乎更符合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多的人奔跑在追名逐利的时刻表上,因为跑得太快、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出发,却逐渐地沦为金钱利益的奴隶、他人思想的附庸。这样的人,习惯了点头,放弃了自己,不再思考,不再本真,自然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正如释迦牟尼所言:“自己就是最后的岛屿。”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别人,久而久之,跪着也就被习惯成生命的姿态,而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现世安稳。倘若生命是一片大海,那么就做自己的舵手,亲手去操控速度与方向,凭自己的力量避过每一块礁石、每一处激流、每一片漩涡……这样在到达人生的彼岸时,收获的成就与幸福要远比那些安于船舱的乘客们要多得多。

也许是由于人间疾苦,又或许是因为或多或少的可怕的自卑,使大多数人失去了相信自己的勇气,反倒轻而成为权贵们的忠诚信徒。可就像松下幸之助说的那样,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那份对自己的肯定。你要相信,芸芸众生,你就是天赋异禀的那一个,你自己的手中握有无穷的力量!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自己的国王!何必去羡慕他人的富贵,你也可以绽放出无限光辉,何必去在意自己的不完美,你的每一个特点都是天赐的宝贝!就像张爱玲在青葱岁月曾谈起的那一场的天才梦,就像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遭到最沉重的打击之后的地坛密地,你完全可以抛却一切包袱,活得更加纯粹!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是谁,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记得做自己的国王,外界的喧嚣繁华不过是过往云烟,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真正的掌控者!就像三毛在诗中写到的那样: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4、无价的阳光(王心铭)

 

当亚历山大许下“满足任何要求”的重诺时,狄奥哲尼斯却没有选择昂贵的珠宝或是高贵的地位,只是要求他不要挡住自己的阳光——是的,对于狄奥哲尼斯来说,在阳光沐浴中静静品悟生命的美好,远比追求功名于利禄有价值得多。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种常态和写照时;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变为了一句世人奉行的处世真理时,似乎鲜少有人还记得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那份闲适之情。诚如纪伯伦所言:“我们已经走了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当人们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时,却不知他们已经离生命的本身愈发的遥远。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为了内心的物欲游走于城市的边边角角时,我们应当想一想,那个只求一米阳光的哲学家奥哲尼斯,至少他在选择与诱惑面前,从来都没有辨错人生的方向。

要记住,名利与财富带来的幸福终究有限,而狄尼斯所沐浴的阳光背后那种对待生活认真而悠闲的态度则是无价的,带来的幸福感也是无限的。

“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也不愿意和贵族们挤在一个沙发上。”抛弃上流社会的优越生活,梭罗选择一个人离群索居,漫步于林绿水清的瓦尔登湖畔,梭罗满足地发出“观察四季,也是一种职业”的低吟。都市的繁华或许能够带给人们短暂的刺激与满足,但唯有自然的鸟鸣与花香,才最接近生命真相,才是心灵的净土。

陶渊明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即使短褐穿结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士自有隐士的风骨,既然已经视金钱如粪土,便无需巴结显贵、趋炎附势,一壶薄酒已足矣!都说哲学家、诗人这些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孤僻傲气,但这或许只是因为他们不若普通人那般攀附权贵,愿投入更多的精神于心灵的探索之上。

是的,我们也许无法做到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也做不到如梭罗那般离群索居,但我们至少应当分清究竟什么是我们在生命中真正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心中的后花园修篱种菊。

唯有此,我们才能以有限的生命,体悟最本真的人生。

 

5、没有如果(姚博)

 

征服了整个希腊的亚历山大却在狄奥哲尼斯处碰了钉子。当他看见狄奥哲尼斯在木桶中悠闲地晒着太阳时,禁不住感慨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斯。”

这样的感慨为什么要用“如果”?亚历山大就是亚历山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如果”,也不存在“如果”的情况。如果真的羡慕那种闲云野鹤般的逍遥生活,作为一国之主的亚历山大大可随心所欲,有谁胆敢阻拦?之所以用“如果”来制造一种假设,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还不能舍弃追寻已久的权利,想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来掩盖自己巨大的野心罢了。

生活中有两种人最常使用“如果”。第一种人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利用“如果”为自己找寻各种借口,或是让自己安于不尽人意的现状,或是为自己的过失或失败辩护。总之,如果自己假设中的“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一切都会变得比现在美好太多太多。第二种人往往是到了年老之时,或是濒临死亡,往往会发出“如果我这一生……便会……”的感叹,仿佛他的一生还有无尽的可能。

然而,现实却是没有如果。如果作为一种假设,它永远只存在于人的意识当中。当一个人越来越依赖于“如果”为自己开脱,结果反而会不思进取,日益堕落。有一家国外媒体曾做过调查,人们最向往的发明之一便是时光机,而时光机的用途则是穿越到过去,去实现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可是如果真的能够随意修改过去,让如果随时实现,谁还会去珍惜当下,谁还会去在意自己的每一步行动,每一个决定呢?

没有如果,看似残酷,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近人情的残酷才确保了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发生了的就已经发生,并不存在“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的假设。于是逼迫着人们学会坚持,逼迫人们学会慎重,因为大多数错误是无法修改的,并没有如果可以用来缓解人们的后悔。

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如果。或许当你把“假设如果”的时间拿来行动,真的会产生些许不一样的效果。不要再发出类似“如果……我就能……”的毫无意义的感慨了,永远不要做一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6、明心见性,保持本心(杨嘉程)

 

人,应当保持本心。如那经常待在木桶中的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狄奥哲尼斯,当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派人召见他,而狄奥哲尼斯却毫不理会。当亚历山大亲自拜见他时,他却让亚历山大别挡住他晒太阳,走开一些——狄奥哲尼斯并没有因为权贵的驾临而放弃在木桶中晒太阳。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正是对狄奥哲尼斯最好的评价。他在亚历山大“满足你任何要求”的诱惑下岿然不动,甚至亚历山大也说:“我宁愿做狄奥哲尼斯。”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喧嚣。对名利、金钱、地位的无止追求;对物质、精神享受的无限依赖;对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放纵——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者有之,利欲熏心这有之。是啊,越来越多的人在迷失自我。也许这世间有太多的艰难,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的障碍也有太多的机遇,我们被拥塞其间,但我们不能迷失自我。

恐怕正是因为保持本心,不恋荣华,在数千载的岁月里,人们没有忘记狄奥哲尼斯;恐怕正因为保持本心,龙应台才能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被余秋雨称为一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恐怕正是因为保持本心,三毛才能抛弃一切浮华,毅然踏入撒哈拉沙漠……

想起唐代诗人张九龄两句著名的诗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啊,一草一木原本都有自己的本心,它们不会为了美人的折取、欣赏而刻意为之,它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褒奖,它们只是顺乎自己的本心本性,顺其自然敦厚宁静地生长。因时而发,不伪不装,自然天成,大美不言。

草木有本心,人,也应当如此。人若能如草木,记得本心,不受社会的雕琢,不违逆内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愿望,真真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那就是生命的美好。

诚然,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想要时刻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是分外艰难的,但这正是我们不得不学习的必修课程。

我相信,明心见性,保持本心,让我们如梭罗一般简单而悠然地栖息于大地之上,我们定能收获生命的美好与精彩。

 

7、江山千里,不及阳光半米(孙慧敏)

 

当亚历山大以征服者的身份谦卑地向狄奥哲尼斯低头问安,这位以木桶为家的哲学家却是无比平静:“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于是,贵为王者的亚历山大在平民哲人狄奥哲尼斯面前败下阵来,甘愿步其后尘。我们惊异地发现——王者的江山千里,终不及哲人的阳光半米。

这似乎是个谬论:既然坐拥天下江山千里,阳光何以会成为稀罕之物?但实际上,江山千里或许可以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厚,权力的至高无上,却也可能让王者贵人失去了欣赏阳光的闲心逸致。再多的美好资源,也会因被忽视、被遗忘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再多的物质享受,也会因精神的空虚、灵魂的孤独而黯淡无光。所以,我们更应该珍视并加以追求的,其实是空闲时灿烂的阳光半米,以及诸如此类的心灵快乐与精神自由。我们不如选择适时地放下,放下对于江山千里的痴念和贪妄,方能收获一个“心”途坦荡的人生。

不是吗?世俗的欲壑难填,然而对于在自己的精神王国成王称雄的人来说,朴素的古琴一张,便足以在心弦上奏响一曲归依,简单的阳光半米,便成就了生命最好的归宿。真正的精神王者当如梭罗,孤身一人遁入山林,在瓦尔登湖边搭建木屋,开荒种地,然后欣慰地感慨:“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真正的精神王者当如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参悟哲学,在奥地利南部山区中教授学生,实践理想,然后朴实地微笑:“我不愿在云端跳舞,只愿贴着黄土慢慢行走。”真正的精神王者当如王世襄,勤勤恳恳因玩成学,在咸宁干校中摘花采菇,不离研究,然后快乐地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他们何曾成为金钱与地位的宠儿?可他们又何曾因物质财富的匮乏放弃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于他们,这世界终是,江山千里,不及阳光半米。

但当精神世界的王者收获了阳光半米的恬淡安逸时,我们的周围,却充斥着大量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庸庸碌碌的物质奴隶。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与“称王称帝”、“江山千里”毫无交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让心灵的美丽、灵魂的高贵因为更微小的事情屈尊,让我们曾经钟爱的阳光半米被放逐于黑暗的争斗之外。因为那阳光,那温暖,是我们一切爱与希望、真诚与梦想的来源。远离了,便会蒙蔽双眼;斩断了,便会污染心灵。我们为纷繁名利做出的让步,终究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从此黑暗,不见天日。

所以,何必执念于江山千里呢?心怀明山秀水,情定海阔天高,不也是一样宽广?所以,真诚地拥抱半米阳光吧!发掘精神的宝藏,摒弃物质的功利,“心”途坦荡,人生美好。

 

8、木桶中的丰盈人生(王婉听)

 

木桶内外的交流,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一方是至简无华,看重那一束阳光的美好,安享灵魂的自由富足;另一方则权势逼人,却又无法用慷慨的物质条件收买哲人的智慧。精神的主宰者与物质的征服者之间价值观的碰撞,在亚历山大发出倾羡之声时就已分出胜负——那些精神丰盈者,哪怕只拥有一个木桶,也盛得住值得羡慕的人生。

人生所求,说到底不过是为了获取精神的满足和愉悦。诚然,美好的人生需要一定的物质作基础,可并非需要过多的欲望来把物质重重堆砌。智者懂得摒弃他们过剩的欲望,而并不是把物质利益的多寡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标准——“木桶”一只也便足矣。木桶一只,阳光一方,简单的物质环境蕴涵着自然本真的快乐,他们就是在这一方阳光下的沉思中看见了简单的美好,寻到了人生所求的灵魂富足。

正如梭罗所说:“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也不愿拥挤在天鹅绒的坐垫上。”当梭罗的心灵已然融化在了瓦尔登湖中,他一定得到了生活的宁静,心情的愉悦,灵魂的自由——想必再珍奇的宝石也媲美不了一滴碧绿的湖水吧?可以肯定,无论是狄奥哲尼士还是梭罗,他们傲视权贵也好,清高自守也罢,所有超脱物欲的美德与操守,都是由于这些人重视心灵的纯洁甚于对物质利益的渴求。于是,他们的人生也正是因为灵魂的丰盈而丰盈了。

可反观当下,陶潜“箪瓢屡空,短褐穿结,环堵萧然,晏如也”的境界早已被人嗤之以鼻、弃若敝屣;曾点“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命理想也被对于位高权重的向往所取代。人性的贪婪使人们欲壑难填,人们在拥有了“木桶”之后,继而汲汲去追求香车宝马别墅豪宅,继而碌碌去奔竞名利权力这些被誉为俗世成功的变相物质利益。价值观歪曲了初衷,灵魂的自由富足这一原始目的却被抛在脑后。可这种物质的简单堆砌,却支撑不了人生的充实,以至人们轻则陷入亚历山大式的空虚,沦为物欲、权力欲的奴隶。

亚历山大放不下已有的功名成就,奴隶们舍不去束缚住心灵自由的黄金枷锁,所以他们享受不到狄奥哲尼斯木桶中的充实与自由。我们是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既然物质利益无法等同于丰盈的人生,功名权力换不来自由的灵魂,又何必为了前者而割舍后者呢?

剪除过剩的欲望,注目简单的快乐,追逐思想的深邃,做精神的主宰者吧!木桶中的人生,便足够丰盈!

 

9、淡泊守心,宁静致远(丛婉晶)

 

古希腊哲学家狄奥哲尼斯用木桶代替房屋,面对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的盛情邀请,他孤傲地拒绝:“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以淡泊的心境,宁静的态度,拒绝外在的尊荣富贵,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守住灵魂的高贵,达于生命的博远。

记得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很形象:“人人都在背后骂当官的,但看到当官的之后,又都齐刷刷地站起来。只因为这种风光,太耀眼,也太逼人,让人再难以守住淡泊宁静的心。”是啊,在这个疯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里,保守本心,内心清净的人少了,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的人多了;主动放慢灵魂脚步的人少了,在娱乐至死路上狂奔的人多了。现如今,难有人在这喧喧复嚣嚣中停停又走走,让灵魂与自己同在,更难有人始终淡泊宁静,让生命永远沐浴阳光。

马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虚荣风光的时候,灵魂一定在受难。”因此,纵然世人烂醉如泥,我们亦要在属于自己的“木桶”中充满勇气地去享受阳光。这是一种笃定的信念,这是一种高贵的信仰。它必将带来淡泊守心的勇气,让生命臻于至远。

我们看到,当林逋用梅妻鹤子的逍遥流年为自己划出一片独立的精神领地,当嵇康愤怒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守住自己有香味的灵魂,当梭罗以瓦尔登湖畔的木屋安放生动高贵的心灵,当狄奥哲尼斯于木桶中享受阳光,树立起自足的个体意志与理想,我们便该明白将何去何从,我们也该明白将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淡泊宁静而又真实有力。

淡泊守心的人,不卑不亢,不迎合谁,也不取悦谁,生命澄澈见底;淡泊守心的人,深知“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人生况味,一步一步退回到了自我的生命里,走向生命的内在丰富与高贵。

诗意栖居,绝非飘渺的梦幻泡影;高贵灵魂,不止绚烂的昙花一现。就让我们淡泊以守心,宁静以致远,莫因物之汶汶失却人之察察,勿以世之纷扰迷失心之静好。让心灵摆脱俗世的滋扰,让安妥了的灵魂拥有阳光的照耀,让澄澈的心水宁静如初,倒映出一世芳华。

 

10、居方寸,享乾坤(李鑫)

 

古希腊哲学家狄奥哲尼斯常常待在木桶中,他由此觅到真正的自由。他对自我的生活方式如此享受与笃定,享受到他不屑于与看似拥有一切的当权者亚历山大会面,笃定到在他心中那个可以被给予一切的应允并不如一缕阳光来得珍贵。

由此,亚历山大感慨地说若他不是亚历山大,宁愿成为狄奥哲尼斯。其实,狄奥哲尼斯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人们所向往与艳羡的?无奈的是,人们太容易将物欲的满足视作第一需求,由此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而偏离原路,渐行渐远。人们不得不细心照顾周围人的脸色,生活被无聊的琐事充斥。每个人都看似成为自己热闹生活的主宰,但实际上大家都被自己的欲望所羁绊着。欲望的沟壑永远难以填平,人也就长久地被困在生活的小圈子中无法抽身。

不可否认,我们的行动越来越不受界限的阻碍,足迹也可以自由地覆盖想去的地方,但若心灵仍在欲望的捆绑下无法挣脱,那看似踏遍天地的豪迈有何意义?我们的能力愈发提升,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若灵魂深处真正的渴念只是一瞬的绽放,之后只在凭吊中使用,那兜兜转转的忙碌,又有何意义?因此,我们钦佩狄奥哲尼斯,不光是钦佩那不屑于权贵,充满真性情的洒脱,更是钦佩因其遵从了内心对生活的真正渴求,于方寸之间,也可让自由的心灵拥抱乾坤,收获岁月中真正的珍贵。

“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也不愿和贵族挤在一张沙发上。”独居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如是说。梭罗选择了如伦斯.比尔所说的真正的生活。在这真正的生活中,梭罗通过沉默无言和寓意深长的自然生活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都市相抗衡。而我们,即使无法如梭罗一般幽林独居,无法像狄奥哲尼斯一样端居木桶,我们其实也可以试着通过抵达内心通往世界,进而收获宁静与自由。

释迦牟尼曾说:“自己就是最后的岛屿。”梁衡有言:“生活中人人可以为王。”茨威格也有“谁会栖息在自己的内心,谁就会成为世界的主人”的警世哲言。那么,不如就让我们葆有一份对内心深处信念的虔诚,对自我独立人格的坚守,用最大的勇敢与最坚定的信念追求理想的生活,这样,无论我们身处何时,居于何地,都能收获自由,尽享乾坤。

 

11、在木桶中享受阳光(林筱)

 

征服了希腊的亚力山大亲自拜见著名哲学家狄奥哲尼斯,当亚历山大说可以满足狄奥哲尼斯一个要求时,正在木桶中晒太阳的狄奥哲尼斯回答:“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对于毅然拒绝了亚历山大优渥要求的狄奥哲尼斯来说,在自己的木桶中晒太阳,远比享受世间的繁华可贵。

反观当下,在这个信仰失落,情感缩水,文化粗鄙的时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同时,折射出的是精神上的空虚。每天为了表面上的繁华,在城市的牢笼里疲于奔命的人们有多久没有抬头仰望头顶的灿烂阳光了?在追求名利道路上的人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

面对狄奥哲尼斯对名利的淡泊,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斯。”狄奥哲尼斯坚定地将世间繁华拒于桶外,只专注于呆在自己桶内享受阳光。但是亚历山大说到底也放不下自己打拼来的帝王宝座,只能羡慕地看着狄奥哲尼斯在木桶中怡然自得……

厌倦了都市生活的梭罗在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享受自己的阳光。每天漫步于湖边,静静地耕耘,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追寻,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如梭罗所言:“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是的,物质上的繁华带来的只是感官上暂时的满足,而在阳光下感受生命的静好却拥有着洗涤我们心灵的永久力量。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守着自己的一片田地享受阳光。他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县令,了解到了官场的黑暗后,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的陶渊明,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终于明白,在田园享受阳光远比在官场俯首低眉更接近于生命的本质。

“当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如是说。是啊,每天奔走不停的我们,从没停下脚步认真思考,现在的生活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应该明白,即使我们做不到如狄奥哲尼斯一般,面对巨大的诱惑毫不动摇,我们也要努力穿过世间繁华的云雾,看清自己的本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只有不为外界的名利迷惑,才能做到如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坚守在自己的木桶中,在木桶中享受阳光。

 

12、安卧木桶,静享阳光(谢雨欣)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题记

当亚历山大的辉煌宫殿遭遇狄奥哲尼斯的破旧木桶,当滔天的权势与微弱寻常的 一米阳光狭路相逢,在你的心里,最后胜出的是唾手可及的荣华富贵还是一段简朴悠闲的时光?狄奥哲尼斯的最终选择拨开了面前的尊贵帝王——万千荣华抵不过心中的一米阳光。

在这个物质肆无忌惮吞噬人心的岁月,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反而衬托出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仿佛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物质上的享受正以压倒之势碾压着精神上的富足。当我们的脚步游走于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闪亮亮的玻璃幕墙之间,当我们的目光游离于形形色色的庆典焰火之中,当我们置身于无限的诱惑与享受之中时,当我们真真正正面对着权势与财富的选择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像狄奥哲尼斯一样悠闲而坚定的说出“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三毛曾说:“最深最和平的快乐,就是静观土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可如今,物质打败了精神,金钱击垮了灵魂,灯火璀璨的都市黯淡了旧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的美景,跳动闪烁的视频窗口震碎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离愁,飞速发展的时代稀释了“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意娉婷”的心境,我们置身于绚丽而让人窒息的霓虹之中,我们眼中挤满了一个个穿金戴银的行尸走肉,我们耳边充斥着所谓思想界大师“鲁迅不能当饭吃”的嘶吼,我们再也找不到狄奥哲尼斯那份安卧于一只简陋的木桶,静静享受一米阳光的温暖心境——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飞鸟集》中有一句话:“感谢上帝,我不是权力的车轮,而只是被车轮碾压的众生。”不必说在熹微晨光中静候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必说梅妻鹤子结庐于庐山云雾的林逋,不必说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单说史铁生在等待了他千百年的地坛中,在岁月的磨砺与抚慰之下,放下了世俗的沉重与现实的浮夸,涤净了灵魂与尘埃,他虽然被命运禁锢在轮椅之中,却用精神之翼飞翔于死亡之上。其实,成为狄奥哲尼斯的前提不是你不是亚历山大,而是你肯把心安放于一只木桶之中。

万里江山,如过往云烟,不如卧于一只木桶,享受一米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