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人员的定位问题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3-10

刚刚看了一篇日志,大致反映了当前中国科研工作人员的心态和困惑。原本想在《实验室政治经济 2.0》中详细分析,但苦于木有时间该文只完成了一半,所以先在此把一些结论贴出来供参考。

所谓的基层科研人员待遇差在全球其实是很普遍的问题,当然也并不是说每个国家都像我国这样差到这么奇葩,但是吃相好看点的欧美国家也不见得在读博士工资能比得上抹水泥的。所以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抱怨,但并不值得惊讶。


近二十年,随着技术进步,传统的科研模式也在悄然改变。尤其是互联网、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论文的检索越来越方便。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件,如今科研人员不必再像前辈们那样具备很广的知识面以及很强的计算能力,而只需要做到1、会英语;2、基础知识能满足大致看懂别人做的是什么、怎么做的。这对如今的教育体系来说根本不是事儿。剩下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深耕挖掘,能否出成果看起来与投入的时间关系更大一些。我们可以称这种科研模式为“福特式”或者“流水线式”的科研。


纵观历史,一个原本可以作为阶级流动渠道的行业,当它的准入门槛降低时,尤其是可以降低到以福特模式进行生产时,这个行业就不再具备作为阶级流动管道的能力,而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被无产阶级化,医生如此,码农如此,现在则轮到科研人员了。


再说欧美。“在北美有众多中国人从事着过柱子、烧炉子、推式子、喂耗子等劳动密集产业”已经是化学圈的老梗,北美各个实验室为了出成果或多或少都在压榨。在德国,在读博士的待遇相对不错,工作量看起来也不高。这些实验室的资金来源大致来自三个方向:1、企业;2、基金会;3、政府。企业给不给钱得看你的研究符不符合市场,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看你发多少论文,出于长远发展政府倒是乐意支持一些原创性的不容易出成果的项目,但是并不是说政府会一直有钱,尤其是财政紧缩的大环境下。于是乎在我所在的这所号称有八百年历史的大学里,一些课题组惨淡经营甚至连买试剂的钱都要斤斤计较,究其原因还是SCI发得太少。但是有一个教授是异类,他通过一些跟中国的合作项目招了半个组的中国人,同时他本人在北美混过深谙压榨之道,靠着这几个中国人发的高质量文章(包括帮助他在《自然》杂志上实现零的突破的也是中国人),他化缘起来也方便许多,俨然一副化学系首富+学术大牛的派头。


那么不妨再读读下面这段话——“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共产党宣言》 看到“学者”两个字有木有神预言的感觉?


不论如何,读博士、成为科研人员就可以步入小资产阶级行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研民工”已不再是科研人员的自我调侃,而是铁一般的现实。科研人员无产阶级化不仅仅是“体制问题”,更主要的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与其再去纠结过去那个时代,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已经是无产阶级的现实,并且考虑一下以下的道路: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