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大学中的修身之道 (评论: 大学·中庸)

 astrotycoon 2015-03-10
寒假至闲的时候终于战胜拖拉翻开了古典之作《大学》,本想聊以解闷,但沉下心来,品味千年文字的沧桑,乃觉如获至宝,相见恨晚。
   何为大学?古汉语中的大学之义并非现今所说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的大学之义,古人言之大学,其指至明至善的修身之道。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句之深刻,将大学之目的与过程精辟概括。抛开现实因素不谈,一个人之所以需要去读书与经历,其修身意义之在,便是追求大善之智慧。但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止而定,定而静,静而安,安而虑,虑而得。诸君回想,每个人在沉淀的时候总是最为静美的,每个人在遇到困境中是最能让心灵去思考的,因为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会遇见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才会卸去尘世的铅华大量自己的心灵,通往至善之道。
   回归正题,不得不提以前对中国古典的一些偏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都是我们从小所耳熟能详的。这些也是我们嘲笑古代文人迂腐之所在。但后来发现嘲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嘲笑源于对自身高傲的认可与对他人诋毁的趋向。嘲笑的可笑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沉下心来了解我们将要嘲笑的对象。大学之道,远远不止于几个字,即便是这几个字,本身的深邃思想也需要进一步挖掘。
   提纲挈领,大学中所体现的修身之道,寥寥几字,却不得不细细体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一平平书生何谈资格评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有浅薄之体会,以略说一二。
   格物致知,其让我一开始产生思考的,并不在此书,而是去年暑假到港大听课的意外发现。格物致知是港大的校训,在港大校园的这两天充其量只是港大的匆匆过客,但身在其中却不得不被其氛围所感染,港大学子或夹书匆匆而行,或两三做伴讨论事末之始终,直至走廊、教室都充盈着思考的气息。何谓格物?即为探索事物之理。天下之大,却不无其理;人心之智,可驰骋万里。一个人若要有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理解,便不得不静下心来研究眼前的东西,探索出个所以然。每当想起这点,便觉得大学无比荒废。宽松的大学环境本提供了一个格物、探索事物究竟的机会,但三年来竟没意识到其重要性。一个肤浅的人只会停留在自我的意识状态中,但真实世界可能远非自己所想;用歪曲了世界本身的认识去改造世界,最后也只会是无根无本无义之作。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包括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事物本端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学术帝”,也不过是“学习帝”,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让我们试问自己的内心:我有哪些东西是研究得很透彻的吗?我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是总停留在一种浅薄的状态?听荣真爷爷的课真的会有如上强烈的感觉,我们羡慕别人的博学多闻与由内而发的气质,却不知其背后探索之艰辛。格物致知之人,须至用功之久,其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粗细无不到,其心之全体无不明矣。身在大学,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很浮躁甚至说很功利的,但大学这一阶段却是具有不可复制的格物致知的好时期,有志之士应把握时机多研究点问题,并且试着真正专研清楚,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科研成绩或是高积点。浮躁与功利,是荣爷爷经常批判贸大人短视之在,反省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年没认真研究过问题,对于生活更是一种粗浅的态度,自惭形秽。
   诚意正心。何为诚意?何为正心?诚其意者,不自欺也。正其心者,思无邪也。现在社会似乎是倡导厚黑学的社会,诚意正心之人可能被称为不会变通之人。诚意正心与变通矛盾吗?此乃方与圆的关系。无方正何成圆?正如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价值取向,大学四年更是构建方正品格的宝贵时期。这点在前两天的一次出访中小有感触。某日凉风习习,和HL一起去北大看ZHL同学,此人生物出身,我们到东门时他也刚好从实验室出来,大三的我们俩整天为考研找工作这些事情纠结心情甚是不爽,但同为大三的他却给我们一种别样的开阔。谈笑之余,我们每每谈及前途谈及就业深造之事,言语中他所表现的泰然与我身上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他说的:“每天都在谈就业啊毕业啊啥的实在是了无生趣,还不如趁着这宝贵的日子多研究点植物,偌小的世界却有更大的精彩。”身在财经学校一个弊病所在便是将偌大的世界慢慢看小了,以至于很多时候生活便只是围绕着自己转。看书除了经管文法的不翻,所关心的也只是财经板块、政治板块这些“主流”内容。但偶尔翻翻以往曾苦读过的物理化学之书,才会发现那里又是一片新的天地。所以修身者,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HL同学,他认为感兴趣的东西便是世上可爱的东西,用一颗诚挚内心去研究与生活,而其交往交流,舒畅与坦然是不言而谕的。孔子曾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故有所畏惧,心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心不得其正;有所忿闷,心不得其正。诚意正心之意义也在于此,诚意正心者,在自身困惑、忧虑、畏惧之时会有果断选择的原则、战胜苦难的勇气与面对无奈的潇洒。
   读罢,写罢,此书实乃不可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