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员的职业道路

 培根阅读 2015-03-10




今天重点还是谈谈交易员这个职位。


到底哪种交易方法会出现明星交易员,其实答案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交易方法与交易员本身特性和交易的产品特性两者相关。如果反应快又勤劳,那么刷单和套利就是不错的;如果心态好又善于分析,做做波段也很好;如果善于研究而不喜欢看盘,也可以尝试写写交易算法。这些天赋要在交易中发现,一是看自己能做什么,二是看自己喜欢做什么,比如自己分析深度强,就多做些分析,做策略,少盘感;如果喜欢交易的快感,简单粗暴,就可以多做做数据公布的市场。一般来说,刚开始的几年,刷单、套利这种付出劳动就有回报的交易方法会出一些比较不错的交易员,因为旱涝保收;而做波段或者纯对赌的交易方法,则两级分化很严重:不说赌涨赌跌那种,单看交易习惯,有些交易员喜欢抄顶抄底,技巧不错又碰到震荡行情,就能一飞冲天;而要是遇到强趋势,如果仓位控制不好,很可能职业生涯刚开始就结束了:(

交易日子久了,交易员又会有新的分化。

有的会在某一种交易方法上走向极致,比如身边某million级交易员,可以同时在八九个屏幕上刷六七个国家的债券、利率、股指、外汇期货的单,每天进出无数次,堪称人肉高频交易;而另一个million级交易员则恰恰相反,操作像个小基金,进仓花一周,出仓花一周;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在相似的市场里,都可以赚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美刀。这些交易员往往是星中之星,可以一个人干爆一个交易员团队(当然也可能一个人亏掉一个公司),想成为他们,天赋毅力勤劳经验缺一不可,也要耐得住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

而另外一些交易员,则会变成混合策略,短中长线覆盖不同产品,策略和策略之间有些对冲,或者可以管理自己的交易员团队,交易员与交易员之间也能对冲。这样的交易员相对显得平庸,不过凭借长期的业绩记录也能披上星光。他们往往相信“交易行业,要的是寿星而不是明星”,而对那些想三十不到就退休的交易员嗤之以鼻。

当然,上面这两种只是所有交易员中5%这么多,其他的不是转行了就是被fire掉了:(


至少在英国,对于常规的人工交易员(常规不是指他的交易表现很平庸,仅仅是指其要求的交易技巧比较常见,对硬条件要求不高,重在看中其软实力),我们是不怎么看重其学历背景,我们今年甚至招募了一位大厨和阿富汗退伍军人(不过培训过程很残酷而且我们的培训成本相当大),那位前五星级酒店大厨的交易表现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想来也正常,无论是做市场波动性,还是单个交易工具的Portfolio,这个和做菜一样,和谐美味的菜一定需要搭配适宜的精选原料以及到位的操作火候。当然,当我们需要开发特定交易策略的时候,我们会定向招募某些特殊背景的交易员(比如说有Quant背景),对于这类特殊交易员,我们会相当看重其毕业院校和专业。

对于一线交易员,通常来源都是应届毕业生(占绝大多数)和没有大量交易经验的其他从业人员(当然入职前也会有半年左右的自费训练期和无薪试用期)。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就是做交易员的料,生来就会赚钱,对于这些人,即使之前所学技能完全不相关,但只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实践和Couching,很快就能进入‘赚钱机器’的状态。

总的来说,交易员职位除非做到Senior/Partner,通常行规是没有挖墙角和跳槽的这个传统的(至少在伦敦)。大家都还是更偏好在应届生或者社会上直接招募。当然,如果是明星交易员,这个就另当别论了。在Trainee期间,大概90%的人会被淘汰。Trainee过了就会进入试用期,在此阶段,剩下的Trainee里面又会有50%左右的人会被淘汰(通常都是应聘人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专业交易员岗位,然后主动提出离职)。其实对于这剩下的5%左右的幸存者,他们的交易表现再差也差不了哪去了。

关于交易员的筛选问题,由于认识和习惯问题,国内业界的交易员培训其实并不太科学。国内通常是直接招募一大帮人进来,看谁能survive,由于筛选压力大,其实并不能给予多少辅导。国外的交易员通常都是花高价来自费接受培训的(但英国绝对不会像国内某些小机构那样要求学员投入自有资本去交易),这样能剔除动机和欲望不强烈的应征者,而且我们也能保证新交易员能受到经验丰富的交易员的一对一couching和基金方的科学系统性训练。要想成为专业的对冲基金交易员,引路人的作用那是相当明显的。总的来说,以国内对交易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之低,还根本轮不着来谈天赋问题。交易员的培训是有很严格准则的,接受过专业系统性训练的通常都能进入市场里的前百分之十,自己操操盘是足够了,但是对于专业交易员,至少能进入前百分之一才行,这个就要看天赋了。如果是野路子的话,那就只有在市场上多交几年学费了,这个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另外学习的时候,不要光停留在表面,这样即使重复千遍也不会有本质提高。野路子要小心‘以错误的方式赚到了钱’,这个比亏钱还致命,它会给你错误的幻觉,然后某一天一夜亏回解放前。


补一句:我和我老大很喜欢理论学科毕业的应届生,比如哲学,数学,理论物理,历史,古典乐什么的。我感觉学这些专业的家伙,要么死读书读点皮毛进去最后成了书呆子,要么就是智商其高,把理论读透了,最后读成人精中的战斗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