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一财务经理聊天,他说他们成本会计提出两个问题: 1、产品定额即物料清单(BOM)不准确,总是发料错误。 2、车间的物料总是被员工挪用,也没有相关调用单据。 对第一个问题,成本会计采取措施是和技术部沟通要求他们及时维护ERP中的BOM,但技术部总说人员有限没时间搞,于是他自己到车间去核查到底每个工序要用多少物料,但遭到车间主任质问,这事由技术部搞的你来做什么,你天天呆在车间影响我们生产了。 对第二个问题,导致乱七八糟的事出来了如:物料补提,成本预提;财务经理也多次开会在会上强调根本不存在什么物料补提,成本预提的概念(因产品也发出去了,材料没发齐,这事真可笑,其实就是因TT产品中A工序领用的物料,被YY产品B工序因少料而挪走直接用了,后来YY产品已出库销售了,但领料单没开,TT产品有料出库但实际车间中想用时没有了。所以产生补料,成本预提。),车间中因产品要急着发,人员不够没有时间搞这种什么假退料(来了什么材料调拨,什么先退料再领用都不想搞)。 对于这两种情况,成本会计不知如何开展工作,且老班总叫他去查仓库,查ERP中有没有多出库或少出库物料? 我认为这种情况根源在于企业老班没有真正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不重视下面车间的物料挪用产生的后果,一切在以产品生产出来发给客户为目标,这样的管理怎么搞的好?对于我朋友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使成本会计更好的开展工作? 个人愚见: 1.BOM一般都是由技术部门来编制和完善的,说没时间搞那不是理由,得跟技术部门的领导沟通好,BOM是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非常重要的数据,生产领料的种类和数量必须遵循BOM,而作为会计去看每一道工序用多少的料,从时间上和工作范围上来讲都不合理(当然,对异常或重要产品的某些工序成本会计是要了解的); 2.挪用物料的问题只能跟生产部门领导沟通,要求强制执行; 财务是通过核算分析来反馈问题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对应的权责人员的,应该跟对应的权责人员沟通,而不是靠会计去拟补那些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