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理身体的十二经穴

 学知识归我用 2015-03-10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

内关穴的功效

内关穴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穴位,可治疗心痛、心绞痛、冠心病,也可以治疗痛经、晕车、腹泻。

适应症

由于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联络着上、中、下三焦,故可用于治疗上焦的心悸、胸痛胸闷;中焦的胃痛呕吐;下焦的月经病、泌尿系疾病等。最为推崇的当是内关穴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的双重调节功效,当心率快时取之针后可是逐渐恢复正常,当心率慢时取之又可使心率逐渐回升、康复。故而说内关穴的适应症相当广泛

手阳三焦经--外关穴。

主治病征:

外关穴的主治病征为: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本站有关该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 、治疗肋间神经痛等。

〖取穴方法〗人体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疾病〗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

在经络学说中,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头痛、咽喉疼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说。同时,在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以保持大肠经的气血通畅,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手太阴肺经--太渊穴、。

太渊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中医养生教您自我取穴的方法:

(1)取穴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手臂前伸,手掌心朝上。太渊穴位于人体的手腕横纹上,拇指的根部;

(2)用一只手的手掌轻轻握住另一只手;

(3)握住手臂的那只手,大拇指弯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和指甲尖垂直方向轻轻掐按,会有酸胀的感觉。即是。常灸此穴位有利于补气补血。

手太阳小肠经--阳谷穴。

功用;明目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癫痫,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痛;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神经性耳聋,耳鸣,口腔炎,齿龈炎, 腮腺炎。

手少阴心经--少海穴、

位置: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心痛,肘、臂痛、麻,瘰疠,头项痛,腋胁痛。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足三里穴主治疾病有消化器官疾病、牙痛、头痛、神经痛、心脏病、鼻部疾病、呼吸器官疾病、食欲不振、胃下垂、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腰腿疲劳、更年期障碍、皮肤粗糙也很有效。

“足三里”的确是治疗神经衰弱的穴道。指压此处能使自身血液顺畅,情绪稳定,消除疲劳,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非常显著。

足太阳脾经--太白穴。

太白穴-最强健脾穴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良,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虚的症状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内侧多硌,这样健脾效果才好。

另外,揉太白还可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

足太阳膀胱经-- 申脉穴。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足少阴肾经--复溜穴、

溜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

跟腱的前方。

按摩复溜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肾炎、腹胀、肠鸣、水肿、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尿路感染等

按摩复溜穴的功效:补肾益阴,温阳利水

复溜穴位配伍:复溜穴配中极穴、阴谷穴缓解治疗癃闭;复溜穴配后溪穴、阴郄穴缓解治疗盗汗不止。

身体上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因为肿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该穴就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阳陵泉穴位的准确位置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可治疗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阳陵泉穴的 按摩手法:

1、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按摩太冲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