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经常对身体进行按摩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同时不像药物调理身体一样会产生副作用,按摩不同的穴位对身体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其中太冲穴就是我们身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穴位,很多时候我们在按摩的时候都会按到太冲血对身体进行调理,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按摩太冲穴的好处是怎样的 [出处]《灵枢·本输》:“阴中之少阴肝也,其源出于太冲,太冲二。” [别名]大冲。 [穴名解]太,大也;冲,指冲盛。穴为肝经之原,当冲脉之支别处。肝藏血,冲为血海,肝与冲脉,气脉相应合而盛大,故名太冲。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图8-10-1)
[取法]正坐垂足,于足背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后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简易取法]
[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狂,失眠,下肢痿痹,癃闭,遗尿,淋病,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漏下,阴缩,产后出汗不止,经闭,腹中雷鸣,腹胀,咳逆不食,溏泄,大便难,目赤肿痛,咽痛,咽干,喉痹,心痛,面色苍白,胸肋满痛,乳痈,胁痛,腰痛引小腹环脐痛,膝股内侧痛,寒湿脚气痛,行步艰难,脚软无力,黄疸,虚劳浮肿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配穴举例]配合谷,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配足三里、中封,主治行步艰;配气海、急脉,主治疝气。 [附注]“输”穴,“原”穴。 [现代研究]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髂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尿路感染,四肢关节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为针麻常用穴之一。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位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喎等。 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起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温馨提示】 按摩太冲穴的手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太冲穴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按摩能够让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我们一定要多了解每一个穴位对身体起到的作用,上面就是对按摩太冲穴的好处是怎样的的介绍,我们知道太冲穴能够起到调理月经不调以及高血压和头疼的现象,所以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穴位进行按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