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画法-----米点皴米点皴———始于北宋“米氏”父子,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米点皴法”有人细分为“大米点”“小米点”,在此我们统称之为米点皴法。宋以后宣纸的出现特别适于“米点皴法”表现江南雨后朦胧的雾气和雨中滋润的山川,士大夫文人玩赏笔墨又多了一种重要手段。明代董其昌把山水画分“南北宗”之后,此画法更是被文人墨客所推崇。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四王”是其画法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画法的特点:用淡墨画出山形,沿山形皴出层次后,横笔排点。在用“米点皴”时,不可太过“瀼”而点法无形,要干湿相间,否则就会缺乏力度。 普方居士 米点皴———当代已故画家陈寿荣先生课徒画稿
![]() 米点皴———宋 米芾
![]() 米点皴———宋 米友仁
![]() 米点皴———元 王蒙
![]() 米点皴———元 高克恭
高克恭是“二米”最忠实的继承者,他的造型似乎更接近“大米”。 ![]() 米点皴———明 董其昌
董其昌是“米点皴”法继往开来式的人物,他在继承米点皴法基本画法的基础上,加上披麻皴和折带皴及其他皴法,丰富了米点皴的画法,使米点皴更具表现力。他的画法对以后的画家特便是清代的“四王”影响甚大。 ![]() 米点皴———明 沈周
![]() 米点皴———明 董其昌
![]() 米点皴———清 八大(待定)
八大山人是用米点皴法的高手,他的山水画大部分是用米点皴加披麻皴,他的米点皴画得娴熟老辣且有“毛”感,他把山川表现得苍茫郁葱。 ![]() 米点皴———清 石涛
![]() 米点皴———清 王原祁
![]() 米点皴---当代 齐白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