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阿申先生:收藏界需要经纪人

 金扬珊图书馆 2015-03-11




  作为拥有全国知名度的瓷器鉴定家,高阿申经常被一些企业家请去鉴宝。但他总是看到一屋子一屋子的假古董,这时他就要想怎么告诉眼前这个倒霉的企业家“你受骗了”。可实际情况是,无论表达如何婉转,那些老板收藏家都是快乐不起来的——用真古董的钱买了假古董,能快乐得起来吗?于是,高阿申就难免要思考,企业家们为什么想不到请一位收藏经纪人呢?

  

  在西方国家或者是中国台湾,收藏经纪人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有志于投资艺术品市场的企业家,往往会聘请收藏经纪人或收藏经纪人团队,专门为其鉴定购买艺术珍品。经纪人从中抽取相当于艺术品价格10%的佣金。所以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在一场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位收藏经纪人,很多参拍者退却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位经纪人代表着怎样的一位有实力的企业家。但收藏经纪人在中国内陆似乎被有意地遗忘了。高阿申告诉本报,现在内陆有影响的经纪人恐怕也就是马未都和翟建明两位。他们时常受企业家之托在全世界范围内几十万几百万地购买有升值潜力的艺术品。凭借他们公认的眼光和诚信,获得企业家的信任。马未都和翟建明只是特例。在这个经纪人已经渗入许多领域的国家,唯独收藏界依然将经纪人挡在门外,这个现象引发了高阿申等一批鉴定家的深思。

  


  收藏家心理:与其请人看不如自己看。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涉足收藏领域的企业家似乎更相信自己的眼光,于是他们宁可亲自出马鉴定,也不屑于请经纪人。因为崇尚亲自看,所以社会上面对企业家招生的艺术品鉴定研修班便生意兴隆。有不少企业家希望通过交几万元学费,上十几堂课,就可具备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

  

  “现在聪明的收藏家还是少,许多是自作聪明。”高阿申意味深长地说。那些“速成”的企业家鉴定者是注定要被艺术品市场这潭浑水打蒙。所以才会有买来一屋子一屋子的假古董的惨剧发生。而且可怕的还不仅止于此。高阿申告诉本报,还有老板藏家将生意场上的投机心理带到收藏领域,在真伪还辨别不了的时候,就一心想着如何“捡漏”。“有人说,买100件中只要有1件是真品就赚了,其实那1件的可能性都不会有。”高阿申说:“一心想‘捡漏’,只会被别人捡了漏。”

  

  其实说到底,还是企业家们对于金钱的盘算在作怪。高阿申说,如果专门雇佣一个收藏经纪人,那么按照行规,佣金是藏品价值的10%,而如果临时请专家“掌眼”,塞给每位专家平均几千一万也就够了。可正如高阿申之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所指出的那样,现在不懂装懂、知假说真的“伪专家”太多,所以上当依然是难免的。

  

  收藏界前景:收藏经纪人呼之欲出

  

  近年艺术品市场强力复苏,大批老板藏家蜂拥而入,此地俨然成了继房产、股票之后第三大投资热土。高阿申为本报记者提供了一些数据:去年全国6家成交额超6亿人民币的拍卖行,总成交额近92亿。可1993年,北京文物市场的2188件拍品,总共也才拍得300万元。17年差别如此之巨,足见此地的前景。而且高阿申断言,“就文物不可再生的特性而言,绝大多数器物的价格仍被低估了,它应当更值钱,还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由此来看,更多老板藏家的涌入,是大势所趋。但这是否又意味着有更多“一屋子假古董”的悲剧产生呢?高阿申认为,企业家要想做“快乐的收藏家”,雇佣收藏经纪人这环是绕不过去的。在高阿申看来,一个理想的老板藏家,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有宏观的把握,知道成化的斗彩、万历的五彩和康熙的青花等都是绝品,他指出方向,至于具体鉴别购买,则放权交由收藏经纪人办。

  

  当然,此事并非藏家想明白就够了,还涉及到制度建设。比如谁可当收藏经纪人,是否要建立准入制度。由此,又有谁有资格考核收藏经纪人。


  


  高阿申简介


  高阿申,祖籍山东蓬莱,1949年生于上海。1969年上山下乡,1983年回沪。1991年起在上海东台路经营古玩,藉此开始收藏古董。

  

  上世纪80年代他收藏到一枚稀罕的商朝铜镜,于2005年5月20日捐给上海博物馆。2006年,高阿申名字被镌刻在上海博物馆底楼大厅捐赠文物的金字榜上。

  

  1989年以来,他致力于古代瓷器收藏与研究,收藏中国历代古瓷器一千余件。从1998年起开始著书立说,先后有《赏陶识瓷》、《瓷器收藏实鉴·香炉、文房用品》、《瓷器收藏实鉴·瓶、罐》、《瓷器收藏实鉴·饮食器》、《说罐论缸》专著问世。至今他的学术著作及论文已达上百万字。

  



  2009年,高阿申步入了花甲之年。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瓷器收藏家,二十余年来,积累了上千件古瓷器,藏品几乎涵盖了瓷器历史的各个时期。走进他位于五原路的旧式洋房公寓,就仿佛走进了家庭瓷器博物馆,各色古瓷占满了柜子、书架甚至衣柜。生活上省吃俭用的高阿申,经济上算不得是个富人,但“爱物不爱钱”的他,用执着的信念垒起了一座瓷器收藏的高峰。

  

  出手稳、准,内心忌贪高阿申至今记得,1989年春天,为装饰家庭,他花了99元人民币从瓷器商店买回一件景德镇新烧的仿钧红釉花瓶。时隔不久,他参加上海东海拍卖行的拍卖会,在无人竞拍的情况下仅用50元人民币就拍回一只造型、尺寸都与仿钧红花瓶相似的清代康熙郎窑红釉瓶。他简直不敢相信:真品的市场价竟然只有现代新烧仿钧红花瓶的一半!

  

  这让阿申敏锐察觉到古瓷收藏的机遇,并立即捕捉。在这一年内他成为多家拍卖会的常客,连续用50到100元不等的低价买进了二十几件相当不错的东西,这也为他日后的古瓷收藏打下了基础。

  

  1992年,高阿申碰到一只罐底署青花款“大明嘉靖年制”的白釉罐,此罐肩部暗刻一圈如意纹,颈部暗刻一圈双线仰莲瓣纹,腹部暗刻五爪云龙纹,接胎痕凸显。当时凡见过这只罐的瓷友都认为是赝品,一位前辈甚至对高阿申说:“这类仿品景德镇多的是,你喜欢我可以给你拉一卡车!”高阿申的爱人和在场的朋友都极力劝阻他“勿买”,但他依据丰富的知识和准确的判断,力排众议,没有让这难得的机遇从面前滑过。当年“走眼”的人现在弄明白了:这只白釉罐是明代嘉靖官窑器,并且愿出十倍的价钱请他转让,但他依旧是那句“爱物不爱钱。”

  

  高阿申说,搞收藏,不能赌,不能贪。“有些人收到过好东西,但是因为别人出了更高的价,他贪图利益脱手了,就留不住好东西。还有一种状况是在看东西的时候,感觉可能是件绝好的东西,这时候,内心产生贪念的话,很可能就会看走眼。”而高阿申正是因为不赌不贪,所以才留住了不少好东西。

  

  既要懂真,也要懂假高阿申把自己鉴定瓷器的切身体会概括为三点:“读懂书”、“看透物”、“理清线”。




  “读懂书”就是指了解与古瓷相关的理论知识;“看透物”就是从本质上认识客观事物——古瓷真器和仿品的本质特征;“理清线”则是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上,来探求和掌握古瓷的相关特性、共性和规律性。

  

  在这三者关系中,高阿申认为“看透物”是第一重要的,即以古瓷标本为学习古瓷知识的根本依据;以古瓷标本为检验书本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以古瓷标本为认识和掌握古瓷相关规律的工具。同时,对日新月异、步步逼真的现代仿品的了解和掌握也是“看透物”的另一个方面。

  

  高阿申说:实践出真知,想要炼就一双能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就得经常接触实物。“实物”包括真假两种,不能偏一;“接触”是指看、摸和比较,尤其对赝品动态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带着问题读一些专业书籍,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知识。如此,古瓷的断代与求真,就会得心应手。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赝品也做得越来越“真”。这些年,景德镇成了高阿申经常跑的地方,他曾经为确定一件东西的真伪,先后三次赴景德镇,他“要看看那里做仿品的技术有没有达到那个水准,某些特征是不是做得出来。”

  

  对于高仿品的辨别,高阿申认为,目前还是更多靠眼力,而不能完全依赖仪器鉴定。“用仪器来鉴定,可以排除感性的因素,当然很好。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古瓷器的标本还不够全,数据库不完整,而且有些标本也存在着被污染的问题,会闹出一些令人苦笑不得的结果来。”

  

  高阿申每星期至少要浏览市场一圈,看看仿品上有何新花招、新技能出现。他说“识假必须懂假,才能真正知真,才可以与时俱进。”

  

  经典书要熟读如今,民间收藏热度不退,各路专家分外吃香,各种书籍也在书市泛滥。对此,高阿申直言,有些专家,专业程度实在可疑,而大量充斥市场谈收藏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初涉收藏的民间爱好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误导。对于目前“专家”满天飞的现象,已经有人提出要来个现场“考核”以辨真伪。

  

  高阿申说:“要读一些真正的好书,譬如,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及陈文平的《中国古陶瓷鉴赏》都非常值得通读。总之,经典的书要熟读,里面囊括了历朝历代的标准器。”

  

  曾经有一个无锡的收藏爱好者辗转找到高阿申,请他为自己的一件元青花瓶掌眼。此前,他已经带着这个瓶子跑了好几个地方,找专家鉴定。有专家说这件东西不对,也有专家说这是真品,还出具了签名的鉴定证书。这样的“专家”眼下还真不少。

  



  无锡人登门拜访前,有熟人跟高阿申打了招呼,称“这位藏家比较固执”。在家里,高阿申拿出了六七件自己收藏的元青花给这位客人看,让他自己比较。高阿申说,“一件真品会有它自己的特征,它能证明自己有多大年纪了,是出自哪个窑口的。”看了高阿申的藏品这位无锡客人不吭声了。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真品赝品放在一起比较,差别立现,来访者心服口服……

  

  搞收藏二十多年,而今的高阿申,经常会被人请去鉴定真假。有时候,请他去看的并不是他自己最熟悉的瓷器,而是古陶,这时候,他会告诉对方,古陶我不是最在行,我的意见仅作参考。

  

  “把假的东西看成真的,是有害;把真东西看成假的,是有罪!”一句话,道出了身为鉴定家的高阿申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点击阅读原文

转入 《劲爆行业内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