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 译者:张经纬 任珏 贺敬 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2年,1985年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2002年获得荣誉教授奖。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以及环境人类学。他曾在内华达、旧金山、菲律宾、纽芬兰和纽约进行过研究。他的著作包括《人类学的事业》(Careersin Anthropology,2002),《粗茶淡饭:纽芬兰北部生计的季节之分》(Rough Food:Seasons of Subsistencein Northern Newfoundland,1994),《怡朗市的华商家庭:一个菲律宾中部城市的商业与亲属》(Chinese Merchant Families of Iloilo:Commerce and Kinina Central Philippine City,1981)。
图书目录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代译序) 前言 本书的使用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章什么是文化?概念性问题 第二章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问题 第三章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整体性问题 第四章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比较性问题 第五章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时间性问题 第六章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生物一文化性问题 第七章什么是群体与关系?社会一结构性问题 第八章这意味着什么?阐释性问题 第九章我的观点是什么?反身性问题 第十章我在下判断吗?相对性问题 第十一章人们怎么说?对话性问题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跨国际、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正随着全球化而日益频繁,当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越发紧密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最能帮助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困境的,正是这门并不古老但志向远大的学科。如果能够以宽容的心态,更多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将发出更明亮的光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类学将大有作为。
寥寥数言,不敢絮语,很难说这是迄今最好的人类学教材,但这的确是我读到的最有特色的人类学导论。对于这本出色的教材,任何冗赘的译序都有掠美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