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疗奔豚气51例

 天河书社 2015-03-11

针灸治疗奔豚气51例

发表时间:2011-8-8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   作者:唐莲
[导读] 目的:介绍运用针灸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奔豚气51例的疗效、方法,为临床提供一条方法。

唐莲
【摘要】目的:介绍运用针灸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奔豚气51例的疗效、方法,为临床提供一条方法。方法:针刺气海、膻中、天枢、公孙、内关、太溪、太冲;艾灸左章门、关元;心理疏导治疗。结果:2个疗程治愈率:62 %;3个疗程治愈率:86 %;3个疗程有效率:95 % ;3个疗程无效率:5 % 。结论:针灸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奔豚气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针灸;奔豚气;心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R3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87-01
        《金匮要略》曰:“奔豚病,徒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椐其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现代医学治疗单纯用镇静药及心理治疗为主,起疗效不佳。近年来我科运用针灸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奔豚气51例,收到不错的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以飧同道:
        1临床资料
        自2008~2011年4月共收集51例门诊病例,均符合《金匮要略》中奔豚病的范畴,其中男19例, 女32例;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67岁; 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3年。
        2治疗方法
        2.1取穴:主穴:气海、膻中、天枢、公孙、内关、太溪;肝郁化热型加太冲;阳虚寒逆型加灸左章门、关元。
        2.2操作方法:肝郁化热型:以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皮肤,用0.3mm×25cm的不锈钢针,以单手进针法进针,直刺(气海、天枢、公孙、内关、太溪、太冲),平刺膻中,太冲透刺涌泉,各穴得气后留针30        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平补平泻,5天为一疗程, 疗程期间休息2~3天, 不愈再行第2~3个疗程。
        阳虚寒逆型:以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皮肤,用0.3mm×25cm的不锈钢针,以单手进针法进针,直刺(气海、天枢、公孙、内关、太溪),平刺膻中,各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平补平泻;艾灸左章门、关元每次15min, 5天为一疗程, 疗程期间休息2~3天, 不愈再行第2~3个疗程。
        2.3心理疏导治疗:
        3疗效判断
        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 ,发作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为有效 ,症状和发作次数无变化为无效。


        4治疗结果
        2个疗程治愈率:62 %;3个疗程治愈率:86 %;3个疗程有效率:95 % ;3个疗程无效率:5 % 。
        5典型病例
        5.1  张XX 女 30岁,患者3月因生意亏损,致心情不好;近一周来自觉有一股气从小腹往上窜喉咙,偶有胸闷,尤以社生气为甚;每天发作4~6次。遂到五官科、内科和妇科检查,为见异常,诊断为神经官能症,转至治我科;查体:心肺腹(-)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奔豚气(肝郁化热型)治则疏肝平冲降逆,乃施上法,经治疗2疗程后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2 王XX 女 35岁,慢性胃炎反复发作4+年,2+周前在一诊所开中药吃后胃脘痛加重,并觉下腹气往上冲喉部,伴有恶心头昏不适,喝热汤后可减轻,时发时止,止时如常。查体:心肺腹(-)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辅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奔豚气(阳虚寒逆型),乃施上法,经治疗2疗程后明显好转,3疗程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6讨论
        奔豚气首见于《 内经》 , 其病机阐述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诸病源候论》中,《金匮要略》论述奔豚气的病机为: 肝郁化热、阳虚寒逆;而《诸病源候论》有 “夫奔豚 ,肾之积气”之载,由此可见 ,该病以气乱  、气结 、下焦结甚之气上冲胸咽为标,以肝郁、阳虚为本。治则要疏肝平冲、补肾温阳降逆。取气海、膻中、天枢、公孙、内关、太溪为主穴。气海为气聚之海, 使上冲之逆气复归于海,《甲乙经》载天枢穴主治:“腹胀肠鸣 ,气上冲胸 ,不能久立”, “气疝烦呕 ,面肿奔豚”,故取之;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 膻中为任脉之募穴, 且为八会穴之气会,内关 公孙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冲脉,故 3穴共用,有宽胸理气, 和中降逆。取膻中、内关 ,一为气会 ,一为八脉交会穴 ,气机逆乱 ,选择气会穴首当其冲 ,内关主治胃心胸诸疾 ,既降逆又定志安神。《千金方》有太溪穴主治“腹中相引痛”。六穴合用平冲降逆治其标。《巢氏病源 》曰: 奔豚起于惊恐忧思所生 本案因精神紧张, 情志不舒,致冲任两脉气机紊乱所致,《甲乙经》载:太冲穴主治“腰痛少腹满、腹中怏怏”故肝郁化热型加太冲透刺涌泉,疏肝调畅气机,取肝、肾二经原穴太冲、太溪,平肝补肾治其本 ,使肝肾上逆之气得降; 阳虚寒逆加灸左章门、关元,章门为八会穴之脏会,可疗五脏虚寒, 灸之寒温肾散,使寒水返于下焦, 该穴灸左侧为病古训;《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故再加艾灸关元, 补损耗之元气, 增强抗邪之力;诸穴合用 ,标本兼治,奔豚得除。
        另外由于本病患者多疑,其本身多没有明显的器质的改变,故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时要予患者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两者结合多能取的不错的疗效,方法简单易学、值得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