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人的称谓(专辑)

 老北京的记忆 2015-03-12

男人能说会道,就是“侃爷”,发了财就是“款爷”,蹬三轮儿的是“板儿爷”,有的男人成天迷恋炒股,那就是“股爷”,有靠吃利息的过活的“息爷”、包揽案件捞出犯罪嫌疑人从中拿钱的“捞爷”、有替商家做托儿的“托爷”、有依靠办辅导班或学习中央精神的研讨班赚钱的“班儿爷”、有专门猜题帮助应付考试从中捞钱的“题爷”、用假发票谋利的“票爷”、偷东西的“佛爷”、喜欢玩弄女性的“柳爷”,讽刺夏天赤膊的“膀爷”,讥笑随地吐痰的“痰爷”。这类词语极有特色,它们有的表达一种亲切与诙谐,更多的则透出挖苦和嘲讽。“老”原有的敬意在减少,却增加了诙谐的意味。“爷”与北京话历史上的“爷”称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色彩已全然不同,昔日脉脉含情的敬意和辈分的井然有序基本消失,而贬义和戏谑色彩统治了“爷”的含义,一北京人用“爷”穷开心

看便是调侃。新北京人已经不像老北京人那样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快节奏的紧张生活需要轻松嘲弄,需要为严肃的人生减负,虽然有些可笑与荒诞,倒能为生活增添笑料。不过人们也注意到,这类“爷”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公司白领中不大用,他们需要正经一些,尤其公务员,如果叫哪位领导“爷”,他的升迁机会也就没有了。当然,他们也体验不到这些下层市民嘴上的乐趣。

(2)老北京人的称谓

咱们再说说北京人的称谓,有的时候充满着尊敬,有的时候又不乏玩笑。都说北京人叫起“爷”来都那么逗乐,这是北京话中重要的称谓,这叫法可有年头儿了。曹雪芹的《红楼梦》里,贾宝玉就被身份比他低的称为“宝二爷”,更早明代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中“京中人不叫'爷’不说话的所在……”也说明“爷”在北京历史悠久。老北京人常常爱说爷,爷爷、大爷是对年长老人的尊称,少爷是对公子的称呼,爷们儿是男人和男人之间比较亲密的称谓。到了今天,哪怕普通话再普及,北京特有的爷还是涵盖了方方面面和各种行业。而且形形色色的“爷”与过去的“爷”相比完全变了味儿,几乎都是有些可笑的角色。改革开放初期,昔日那些被称“投机倒把”的人又被称为“倒爷”,这是让人忍俊不禁又印象深刻的称谓,而且很快风靡全国。后来,形容男人能说会道,就是“侃爷”,发了财就是“款爷”,蹬三轮儿的是“板儿爷”,有的男人成天迷恋炒股,那就是“股爷”,有靠吃利息的过活的“息爷”、包揽案件捞出犯罪嫌疑人从中拿钱的“捞爷”、有替商家做托儿的“托爷”、有依靠办辅导班或学习中央精神的研讨班赚钱的“班儿爷”、有专门猜题帮助应付考试从中捞钱的“题爷”、用假发票谋利的“票爷”、偷东西的“佛爷”、喜欢玩弄女性的“柳爷”,讽刺夏天赤膊的“膀爷”,讥笑随地吐痰的“痰爷”。这类词语极有特色,它们有的表达一种亲切与诙谐,更多的则透出挖苦和嘲讽。“老”原有的敬意在减少,却增加了诙谐的意味。“爷”与北京话历史上的“爷”称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色彩已全然不同,昔日脉脉含情的敬意和辈分的井然有序基本消失,而贬义和戏谑色彩统治了“爷”的含义,一看便是调侃。新北京人已经不像老北京人那样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快节奏的紧张生活需要轻松嘲弄,需要为严肃的人生减负,虽然有些可笑与荒诞,倒能为生活增添笑料。

男人能说会道,就是“侃爷”,发了财就是“款爷”,蹬三轮儿的是“板儿爷”,有的男人成天迷恋炒股,那就是“股爷”,有靠吃利息的过活的“息爷”、包揽案件捞出犯罪嫌疑人从中拿钱的“捞爷”、有替商家做托儿的“托爷”、有依靠办辅导班或学习中央精神的研讨班赚钱的“班儿爷”、有专门猜题帮助应付考试从中捞钱的“题爷”、用假发票谋利的“票爷”、偷东西的“佛爷”、喜欢玩弄女性的“柳爷”,讽刺夏天赤膊的“膀爷”,讥笑随地吐痰的“痰爷”。这类词语极有特色,它们有的表达一种亲切与诙谐,更多的则透出挖苦和嘲讽。“老”原有的敬意在减少,却增加了诙谐的意味。“爷”与北京话历史上的“爷”称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色彩已全然不同,昔日脉脉含情的敬意和辈分的井然有序基本消失,而贬义和戏谑色彩统治了“爷”的含义,一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这类“爷”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公司白领中不大用,他们需要正经一些,尤其公务员,如果叫哪位领导“爷”,他的升迁机会也就没有了。

看便是调侃。新北京人已经不像老北京人那样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快节奏的紧张生活需要轻松嘲弄,需要为严肃的人生减负,虽然有些可笑与荒诞,倒能为生活增添笑料。不过人们也注意到,这类“爷”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公司白领中不大用,他们需要正经一些,尤其公务员,如果叫哪位领导“爷”,他的升迁机会也就没有了。当然,他们也体验不到这些下层市民嘴上的乐趣。当然,他们也体验不到这些下层市民嘴上的乐趣。

 北京人很讲究礼数,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世故。都说北京人好个面儿、礼多,可谁让这里是北京呢,这里有那么多朝代作为都城,宫廷和官场上的礼节,市井平民的讲究,还有外乡的、文化人的、少数民族的各种各样的“礼”,造就了北京人的性格和社会风俗。老北京有句话:“礼多人不怪”,在北京人看来,这是生活的艺术,是北京特有的人情味。比方说,逛街遛弯儿遇见了熟人,都要请安问个好:“老没见了,您哪!”说完话道别:“回见了您哪!”托人办完事回说:“多谢了您哪!”服务生问顾客会说:“您来点什么?”“您需要点什么?”话里显出对对方的尊重,透着那么的亲热,让人听了舒服受用。 
   讲究礼数是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用文人的词语说,那是由北京人的人生哲学确定了的,用平民百姓的话讲,那叫混人缘。这首先表现在礼貌的称呼上面。 
  北京人的礼貌教育从古时候就很讲究,打小就开始培育如何识别大人的年龄,一般三四岁就能正确地叫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叔叔婶子阿姨。这种教育培养了一种意识:正宗的北京人是不能不讲礼貌的;没大没小就是不懂得礼貌,就是不会做人,也就会很没人缘。 
  北京人在与年龄相仿的朋友、邻居或同事交往时都是平等相待的,从不自称大辈,“肩膀齐为兄弟”,很有些江湖义气的味道。知道了对方的名字,还要了解对方在家中的排行,于是在朋友之间到处听到三哥六弟的称呼,如果是小辈的就会叫二大爷、三叔、四大妈、五婶等等,多了会排列出七姑八大姨,这有时候会成为一条胡同,甚至一片地区的尊称。 
  在亲戚里的称呼也有好多讲究,比如管父亲的姐姐叫姑妈,而管父亲的妹妹叫“娘儿”,娘后面这个儿音绝对不能省喽,那样就合生身母亲混了,这叫法大概是从旗人那来的。比如管父亲的弟弟叫叔,也有叫叔爸的;牛街回回里则叫“伯”(bai),这不能念bo,对父亲最小的弟弟不按排序,而叫老伯。对于父亲的姑姑称姑奶奶,如果姑奶奶终身未嫁,到了一定岁数,孩子们要改称姑爷爷,辈分上绝对不差,听着还舒服。 
  老北京早前的家庭相当的庞大,当两家中的男女结婚后,则双方的家长就成了亲(qin)家,夫妻两人的兄弟姐妹则称对方的家长为亲爹亲娘。兄弟的妻子互为妯娌,姐妹的丈夫互为连襟。丈夫对妻子的娘家人在称谓前加个内字,如内兄、内弟、内侄等。早前老北京人对夫妻两个称为“公母俩”,现在从老人那儿还能听到,年轻人当中已没这样说的了。 
  京城原都是胡同四合院,所以都讲究“处街坊”。街里街坊的,谁家要是有个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的,都要随上个份子;自家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新鲜玩意儿,也会送给街坊邻里尝上一口,这就是个礼数,也是个心意。 
   如果要与人交流,称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最忌讳用“咳”,一般用您、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先生,显得特有礼貌;“先生”多是对文化人的称谓,早前在中学校园里的老师也称先生;还有“师傅”一词,历史上北京人只对僧人和厨师称师傅,解放后,这个词特别辉煌过一段,以至于除教育口、官口普遍称师傅;“老师”一词本来只在学校,但北京棉毛纺行业对女师傅则称老师,在“老师”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至今还有这样称呼的。 
  当与陌生人交流,特别是问个路或临时找人帮个忙什么的,有时候很难一时选择合适正确的称呼,会用“劳驾”、“劳您驾”,透着礼貌。而求人那就更要讲究个分寸,比如“费心”、“借光”、“破费”。 
  这都只是做为北京人最基本的礼数,而这已经让北京老城,特别是胡同大杂院里一团和气了。

(4)北京城称谓的变迁_闲散的北京人

在京城,不同的时代对人有不同的称谓。解放前各行各业,不同身份相应的称谓比较多。

到庙里称:“方丈”、到道观称:“主持”、到教堂称:“神父”、到清真寺称:“阿訇”。

艺人成角的称:“老板”,其它“龙套'。

多人一起搭伴卖艺的头称:“班主”,杂耍的、街头练拳脚的称“把式”、“撂地儿的”。

行医人称:“郎中”,接生人称'接生婆’。

军人称:“长官”“老总”“大兵”。

警察称:“巡长”、“臭脚巡”、“班头”。

中介人称:“跑合的”、“拉纤的”、“钱客”。

婚介人称:“媒婆”、“媒人”。

神玄职业人称:“跳大神儿的”、“大仙儿”。

烟花巷称:“老鸨子”、“大茶壶”,“窑姐”、“半掩门子”。

饭馆里称后厨:“站灶”、“墩儿上”、“大师傅”,称前堂:“堂子”、“跑堂的”、“伙计”。

商店及铺子称:“东家”、“少东家”,“掌柜的”、“内掌柜的”,“大札柜”、“伙计”、“小徒弟”。

社交场所及职员称:“先生”、“小姐”,“经理”、“夫人”,“老爷”、“太太”。

显赫家庭称:“老爷”、“夫人”、“太太”,“少爷”、“少夫人”、“小姐”、“姑爷”。佣人称:“管家”、“门房”、“厨子”、“老妈子”、“使唤丫头”,“碎催”。

贫民家庭称:“当家的”、“内当家的”,“孩子爹”、“家里的”,“冤家”、“贱内”。

学校里称:“先生”、“老师”。

更有:“扛大个的、拉车的、臭苦力、拉小畔儿的、泥瓦匠、灶头、跑大棚的、、、、、。”

行业多样,不同称谓。要办什么事儿,就到什么地儿,就用不同的称谓,没有“统称”这么一说。若在大街上打听道儿,无论问谁,先说“劳您驾”。见着老头称:“老爷子”、见着老太太称:“大姑”(不可称'大娘’,万一人家没结婚是'老姑娘’呢)。见着汉子称:“这位爷”、“大哥”,见着女子称:“姑姑”、“姑娘”、“姐姐”。

在京城用的最多的称谓就属“爷”了。

解放以后称谓几乎统一了:——“同志”。同事之间称:“师傅”或“老张”、“小张”。在家庭称配偶:“爱人”。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准称“师傅”,称:“老张、小张、老革命、红小将”,或“同志”。文化大革命后期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各行各业、老少男女统称:——“师傅”。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一度称呼很多——

学校及机关称:“张老”、“李老”、“导师”、“老师”、或称职位“处长”、“主任”。

工薪家庭称:“老公”、“老婆”。“妻子”、“媳妇”。

大款家庭及知识分子家庭称:“先生”、“夫人”。

社交场所及职员称:“先生”、“女士”、“老板”。

商店及铺子称:“经理”、“负责人”、“服务员”、“服务生”、“门童”。

饭馆里称后厨:“厨师长”、“技师”、称前堂:“大堂经理”、“服务员”、“服务生”。

烟花巷统称“娱乐行业”—— “小姐”、“三陪”、“做台”、“看场子的”、“二奶”。

神玄职业人称:“大师”、“气功师”。

职业婚介所称:“婚介人”、“红娘”。

中介公司称:“经纪人”、“中介人”、“中间商”。

公安称:“警察”、“警官”、“片儿警”、“同志”。

军人称:“将军”、“首长”、“解放军”、“当兵的”、“同志”。

医院称:“主任”、“大夫”、“专家”、“教授”。

文艺界初期称:“文艺工作者”、后来上升为“老师”、“艺术家”、“笑星”。

到庙里称:“方丈”、到道观称:“主持”、到教堂称:“神父”、到清真寺称:“阿訇”。沿用至今,无大更改。

如今在京城用的最多的称谓是:“老师”在电视上一露脸儿就是“老师”。到饭馆他问你“您喜欢吃那位'老师’炒的菜”,到发廊他问你“您习惯那位'老师’为您服务”,到公园健身的:练功的、唱歌的、跳舞的、踢毽子的、、、、、统统称——“老师”。  

如今更有:“嫌疑人、拾荒者、的哥、大工、小工、民工、黄牛、小三儿、款爷、富婆、”等等称谓。无论哪种称谓,管他牙碜不牙碜,您听着心里觉得舒服就行,哪有闲心考虑符合不符合您的身份

(5)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
[转载]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

所谓称谓—就是对你自己以及和你有关联的家族、亲属、师友及其他一些人的称呼。目前流行的称谓,都是汉族的称谓,为了讲解方便,这里均以“自己”为“轴心”论述的。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

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男的自称“男”或“儿”;女的自称“女儿”。

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女的自称“孙女”。

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 “令叔”“令伯母” “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

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同胞兄弟姊妹称“兄”“弟”“姐”“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男女自称同理。对同族的兄弟姊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男女自称同理。

称别人的“兄”“弟”“姐”“妹” 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兄” “姐”前面加一个“家”字,“弟” “妹” 前面加一个“舍”字。男女自称同理。

对自己的配偶,男称女谓“妻”“妻子”“贤内助”,自称“夫”;女称男谓“夫”“婿”,自称“妻”“妻子”。

称别人的配偶,对男方可称“兄”道“弟”,对女方称“嫂”“嫂夫人”“弟媳”“弟妹”。如果兄弟姊妹较多,前面加一个排行位数。

对自己的子女称“儿”“女儿”,自称“父”或“母”。

称别人的儿子谓“令郎”,女儿谓“令爱”;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谓“小儿”“犬子”,女儿谓“小女”,儿子媳妇谓“儿媳”。

对兄弟的子女称“侄”“侄女”或在前面加一个“贤”字,男的自称“伯”“叔”,女的自称“姑”、如已嫁人则称“姑母”。

称别人兄弟的子女,在“侄”“侄女”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在自称的前面加一个“愚”字。

对同姓而非同一家族的长者,祖辈,长辈、同辈,均按前面所述相称,写信问候前面要加一个“宗”字,表示是一个宗族。

对过继的父母称“寄父母”“义父母”,男的自称“寄男”,女的自称“寄女”“义女”。对于寄兄弟姊妹的称呼,除“胞”字不能相称外,其他一律相通。

二、亲属方面的称谓

对父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姑父”“姑母”,男的自称“内侄”,女的自称“内侄女”。单对姑母就自称“侄”“侄女”。称别人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祖父的姊妹及其丈夫称 “姑祖父”“姑祖母”或“姑爷”“姑奶”,男的自称“内侄孙”,女的自称“内侄孙女”。单对姑奶就自称“侄孙”“侄孙女”。

称别人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祖母的姊妹及其丈夫称 “姨父”“姨姑祖母”或“姨爷”“姨奶”,男的自称“甥孙”,女的自称“甥孙女”。

称别人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或“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女的自称“外孙女”。

称别人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兄弟及其妻子称“舅父”“舅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对母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称别人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姑父、姑母,称 “外太姑父”“外太姑母”或“姑姥爷”“姑姥”,男的自称“外侄孙”,女的自称“外侄孙女”。

对母亲的舅父、舅母,称 “外太舅父”“外太舅母”或“舅姥爷”“舅姥”,男的自称“外甥孙”,女的自称“外甥孙女”。

对父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伯父”“表叔父”“表伯母”“表叔母”,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对父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姑父”“表姑”,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对母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舅父”“表舅母”,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女”。

对母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姨父”“表姨”,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 女”。

对父母双方表亲戚姑、舅、姨所生的子女,一律统称谓表兄弟姊妹,自称也是如此。

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自称“子婿”“小婿”。

称别人的岳父岳母谓“令岳父”“令泰山”“令岳母”“令泰水”;对别人称自己的岳父岳母,前面要加一个“家”字。

对妻子的祖父母称“太岳父”“太岳母”,自称“孙婿”。

对妻子的伯、叔父母称“伯岳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自称“侄婿”

对妻子的兄弟姊妹称“内兄”“内弟”“妻姊”“妻妹”,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

对妻子姊妹的丈夫称“襟兄”“襟弟”,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俗称“联襟”。

对妻子的其他家族及亲属,妻子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对丈夫的其他家族及亲属,丈夫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上述各称谓,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敝”字。

对子女配偶的父母称“亲亲”“亲翁”“亲家母”,自称“姻愚兄”“姻愚弟”“姻愚姐”“姻愚妹”。

家族、亲属的称谓归纳起来就两句话:父系称爷叫奶伯叔姑,母系称爷叫姥舅与姨。

三、师友方面的称谓

对教过自己学业的人称“老师”“先生”“尊师”,自称“学生”“门生”。

对教过自己技艺的人称“师傅”“师父”,自称“徒弟”“徒儿”“门徒”。

对他们的妻子称“师母”,自称“学生”“门生”。

对自己的学生称“学生”“同学”“贤契”。

对同在一起学习的人称“同学”“同窗”“学友”。

对同在一起学艺的人称“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对自己的朋友称“仁兄”“良友”“挚友”。

四、其他方面的称谓

对出家的僧人称“和尚”“禅师”“长老”“方丈”,对他们的负责人称“主持”。

对出家的道士称“法师”“真人”。

对出家的女僧人称“尼姑”“师太”。

出家人对烧香进贡的善男善女称“施主”。

表一、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
父亲的父母 祖父,祖母 孙儿,孙女 令祖父,令祖母 家祖父,家祖母
父亲的伯(叔)父/母 伯(叔)祖父/母 侄孙儿/女 令伯(叔)祖 父/母 家伯(叔)祖父/母
生(养)父/母 父亲,母亲 男(或儿),女儿 令尊,令堂 家父(严、尊),家母(慈)
父亲的兄/嫂 伯父,伯母 侄儿,侄女 令伯父,令伯母 家伯父,家伯母
父亲的弟,媳 叔父,婶母 侄儿,侄女 令叔父,令婶母 家叔父,家婶母
兄(哥),兄妻 兄、哥,嫂嫂 弟,妹 令兄,令嫂 家兄,家嫂
伯(叔)父的子女 堂兄,堂姐 堂弟,堂妹 令堂兄,令堂姐 家堂兄,家堂姐
弟,弟妻 弟弟,弟妹 兄,姊、姐 令弟,令弟妹 舍弟,舍弟妹
姊(姐),妹 姊、(姐)姐,妹妹   弟,妹 令姊,令妹 家姊,舍妹
丈夫 夫子(或夫君),某某(单称名或字) 妻,某某(单称名或字) 某先生,(或尊夫君) 外子
妻子 吾妻(或贤妻),某某(单称名或字) 夫,某某(单称名或字) 尊夫人,嫂 内子(人)
子女 儿、吾儿 ,女、吾女 父,母 令郎(或公子),令媛(或爱) 小儿,小女
兄(弟)子/女 侄(或侄儿),侄女 伯(叔)父,姑母 令侄,令侄女 舍侄,舍侄女
儿子的子/女 孙、儿孙(或某某),女、孙女 祖父,祖母 令孙,令孙女 小孙,小孙女
侄儿的子/女 贤侄孙,贤孙女 伯(叔)祖,伯祖母 令侄孙,令孙女 舍侄孙,舍侄孙女
丈夫的亲父母 公,公婆 媳(或儿) 令公,令婆 家公爹,家婆母
丈夫的伯(叔)父/母 伯(叔)父(翁), 伯(叔)母(或婶母) 侄媳 令伯(叔)父(翁),令伯(叔)母(姑)   家伯(叔)父(翁), 家伯(叔)母(姑)
表二、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
父亲的姐(妹)/姐丈(妹丈) 姑母,姑丈 侄(或内侄),侄女(内侄子) 令姑母,令姑丈 家姑母,家姑丈
母亲的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孙,外孙女 令外祖父,令外祖母 家外祖父,家外祖母
母亲的兄(弟),兄嫂(弟媳) 舅父,舅母 外甥,外甥女 令舅父,令舅母 家舅,家舅母
母亲的姐(妹),姐丈(妹丈) 姨母,姨丈 姨甥,姨 甥女 令姨父,令姨母 家姨父,家姨母
妻子的亲父母 岳父,岳母 子婿(或婿) 令岳,岳母 家岳,家岳母
妻子的伯(叔)父母 伯(叔)岳父,岳母 侄婿 令伯(叔)岳,令伯岳母 家伯(叔)岳, 家伯岳母
兄(弟)的岳父母   姻伯(叔)父,姻伯(叔)母 姻侄,姻 侄女 令亲 舍亲
儿子的岳父母 亲家翁,亲家母 姻愚弟,姻愚妹 令亲家翁,令亲家母 敝亲家翁,敝亲家母
姊、妹的丈夫 姊(姐)丈,妹丈 内弟(兄), 姨妹(姊) 令姊(妹)丈 家姊丈,舍妹丈
姑(姨)家的兄嫂   表兄,表嫂 表弟,表妹 令表兄,令表嫂 家表兄,家表嫂
妻子的兄弟 内兄,内弟 妹(姊)婿 令内兄(弟) 敝内兄(弟)
妻子的姊(妹)丈 襟兄(弟) 襟兄(弟) 令僚婿 敝连襟
妻子娘家侄/侄女 贤内侄(侄女) 姑丈 令内侄(侄女) 舍内侄(侄女)
女儿的儿女 贤外孙,贤外孙女 外祖父,外祖母 令外孙(孙女) 舍外孙,舍外孙女
姐妹的儿女 贤甥(甥女) 愚舅(舅母) 令甥,令外甥 舍甥,舍甥女
女儿的丈夫 贤婿 愚岳,愚岳母 令婿 小婿
表兄弟的儿女 贤表侄( 侄女) 愚表伯(叔),愚表伯母(叔母) 令表侄(侄女)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其他:
父亲的舅舅/舅妈:舅爷爷/舅奶奶
父亲的姑父/姑姑:姑爷爷/姑奶奶
父亲的姨父/姨:姨爷爷/姨奶奶
父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叔/表姑

母亲的舅舅/舅妈:舅姥爷/舅姥姥
母亲的姑父/姑姑:姑姥爷/姑姥姥
母亲的姨父/姨:姨姥爷/姨姥姥
母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舅/表姨

一、家族长辈称谓

(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

曾祖父、母——曾孙、孙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

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

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

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

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

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

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

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

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

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

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

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

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二、亲戚长辈称谓

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

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

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

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

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

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

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

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

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

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

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

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

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

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

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

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

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

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

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

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

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

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

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

三、家族平辈称谓

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

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

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

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

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

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

夫弟(丈夫的弟弟)——嫂

弟妇(丈夫的弟媳)——嫂

爱妻(本人的妻子)——夫

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

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

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

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

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

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

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

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

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

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

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

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

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

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

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

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

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

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

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

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

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

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

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

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

四、亲戚互称

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

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

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

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

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

姻翁(亲家)——姻弟

姻姆(亲家姆)——姻室

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

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

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

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

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

姻叔祖(姐妹丈的祖父)——姻家再侄

姻伯、姆(兄弟的岳父、母)——姻侄

一、称谓
  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人一律称为亲戚。
  亲戚间的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当面称姥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姥娘,或称姥姥。
  外祖父之父,称老姥爷,外祖母之母,称老姥娘。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舅母或妗子、妗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与祖母的姐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或有直以兄、弟、姐、妹相呼者。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各地多数呼外孙与外甥发音相同。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姥娘门上的。
  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姨姨(以大姨、二姨等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姨父。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
  姨与姨夫,称姨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闺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姨姨门上的或两姨亲。
  父之姐妹,称为姑母、姑、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姑父。父之姑,称老姑姑、姑奶奶。
  姑母、姑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以兄、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姑姑门上的或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丈人爹、泰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爹爹、爸爸,也有的地方称叔,称伯。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丈母,当面则称妈、妈妈,有地方也称婶、大娘。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舅子媳妇,以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子之姐妹,对外统称为姨子,姐称为大姨子、大姨子姐,妹称为小姨子,当面则称姐,称妹。
  妻之姐妹之夫,对外称连襟,称两乔,称一担挑儿,称“拉不平”,当面称姐夫、妹夫。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东床、东床客,当面则称他姐夫、老×女婿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亲家翁、亲家婆等,当面只称亲家。
  夫与妻之兄弟之间的关系又常被称为“姐夫郎舅”。
  以上亲戚关系人谓之“丈人门上的”。
  二、亲戚往来
  亲戚间的往来习俗也极多,极繁琐,大略归类,可分为“贺”与“吊”的往来、平时一般往来、特殊聚会往来等数种。
  贺礼包括贺婚礼、贺生育、祝寿等。
  吊礼行于丧葬仪式。
  节日往来多行于姻亲之间,其往来民间称为“按时把节”,具体则称为“送节令”。
  从前节日间的亲戚往来,有规矩,也有禁忌,例如,全省各地普遍流行的新媳妇正月十五日以前不可以住娘家,临清地方有谚语曰:“七不走,八不走,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说初七、初八、初九,这三天不能走娘家,初十日可以走,但从十一日到十五日称作“拐弯”又绝不可走娘家。正月十六日走娘家,又称“走百病”,家家媳妇都走,但到娘家又不能住到二月二,说是“怕蹬了娘家的囤子”。
  亲戚间平日往来也很多,乡间人以为亲戚不常走动即是生分。平日往来,有互通有无、遇事相帮这一类事务性的往来;有送瓜送果,双方小孩的来来往往;远行归来,遍访亲戚,告诉在外情况,赠送由外乡带回来的礼物;有病有灾,及时探问安慰等。
  儿女结婚之后,亲家间的相会一般并不多,见则必须礼节周全。
  三、权益
  亲族间的权益有人身方面的,有财产方面的,也有声誉等方面的。具体言之则有财产继承、赡养费用、虐待种种事件。习俗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嫁的女儿靠娘家兄弟(特别是长兄)维持自身利益的现象。
  在传统的父系家族之中,媳妇地位低微,遇到必须争取、必须申辩的事情,只有诉诸娘家人。娘家人中,父辈出面“有失身份”,自然由在家的早已主事的兄弟出面为宜,久而成习,家家媳妇皆以娘家兄长为当然的代言人,家族、社会诸方面也就渐渐承认了“娘舅”的这一地位。
  “娘舅”在姐妹家中,始则处于“说理”、“争气”的地位,随着姐妹儿女的长成,“老舅”又变成了半个主事人。凡与其姐妹权益有关的事件,如分家、赡养、甚至死后的丧葬,没有“老舅”的参加,都难完满解决。在这些事件中,他的干预是起很大作用的。他的地位也表现在请客吃饭之中,众亲一席,若无其他更长一辈的人,“老舅”当然是首席,他自己也从不谦让。

具体称谓: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祖:(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

  叔母(婶):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6)  “大爷和二爷”

有一个传统相声,讲京津两地对陌生人的不同称呼。比如说,同样是食客进了饭馆,天津的堂倌上来打招呼喊“二爷!”,北京的堂倌喊“大爷!”。

反过来行不行呢?不行!非打起来不可。为什么?

在北京的大宅门里,老爷的儿子称“少爷”,而当家主事的“大少爷”,则称“大爷!”。

外人来找老爷或大爷,必须要请看门的仆人通报,因此就要尊称看门人。久而久之,最后的定例是称“二爷”。

您听明白了,在北京,“大爷!”是主人,“二爷!”是仆人。

老年间天津有个风俗习惯,为了生男孩,为了多子多孙,刚一结婚,小两口就要去娘娘庙烧香,从送子观音那拴一个泥娃娃回来,这个泥娃娃就是夫妻俩的长子老大了。因此两口子即使是一辈子不孕不育,也不能算断子绝孙了。如果生了儿子,就接着叫“老二”,因为他是第二个来的。

您听明白了,在天津,“大爷!”是泥娃娃,“二爷!”是人。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里,善良、朴实、勤劳的都是二弟,贪婪、狠毒、暴虐的都是大哥。《牛郎织女》的牛郎,就是被哥哥欺负的老二。

在山东,不知是什么鬼斧神工的造化,凡是出名的能人,都是家中的老二。例如孔子——孔老二;秦琼——秦二哥;武松——武老二……而他们的大哥,不是默默无闻,就是窝窝囊囊,武大郎就是“大哥”的典型代表。

武大郎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还被西门庆戴上了绿帽子,成了王八。所以在山东,没有人愿意别人称他为“大哥”。

即使是弟弟称呼家里的老大,也不能叫“大哥”,而是叫“哥哥”,或是“哥”,其他的才按排行称呼二哥、三哥、四哥……

有人说,“大哥是王八”源自《山海经》,这是过度解读了。

首先,龙生九子,长得像乌龟、王八那个驮石碑的赑屃(音“碧玺”),是龙的第八个儿子,不是大哥。

其次,读过《山海经》的文人,说的是“忘八”,是“无耻”,老百姓以讹传讹才说成是“王八”,而老百姓是没有读过《山海经》的。

(7)老北京怎么用“您”字

上小学的时候曾被老师请过家长。学生都知道,被老师请家长不是件好事,肯定你犯错误了。当母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学校,老师说的话却出乎她的意料。事后母亲对我说,当时我以为你惹了什么大祸,心里很紧张,没想到你们老师看见我就说你对她讲话没礼貌,跟她说话不称呼您,老是你、你的。

老师可能是位老北京,对礼貌用语很在意。我母亲回家就批评了我,说我不应该跟老师讲话不称您字。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您字在北京话里所占的位置,可不是用一个你字能简单代替的。

北京人,或者久居北京的人都知道,凡与长辈讲话,北京人必称您字。不光对长辈,在和年龄大的人或者值得尊敬的人讲话的时候,北京人大多也会以您相称。用您字称呼对方在北京很是有历史了,清末小说家刘鹗在其所著《老残游记》中专门谈到北京人说话以“你宁”(您)相称,由此可见您字在北京起码使用了数百年。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受孔孟之道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地民众在礼节方面大致相同,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唯独北京,却是在语言方面更能体现出礼貌的城市。北京人的礼貌用语非常多,除了您字,称呼第三者要用怹字,尽管这个字大多北京人不知道。北京人在骑车、拉货遇到人多时会连声招呼劳驾、借光,提醒人们躲开避让,以免相互碰撞。跟人打听个路遇到年龄大的会尊称一声老伯、大叔,实在不好判断对方年龄时也要叫一声“师傅”。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说话时尊称一声别人小不了你,兴许能起到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有一次我到天津办事,在大街上见一个人打听道儿,他问一个蹬三轮的师傅,唉,到某某地怎么走?听见他问话,蹬三轮的师傅随手一指,说,照直走,别拐弯,过三个红绿灯就到。那人听完扭头就走,连个谢字都没说。等他走后,蹬三轮的师傅对旁边的人说,没点儿礼貌,让他走吧,天黑也找不到。敢情他把方向指反了。您看,这就是说话没礼貌的后果。

北京人由于从小受过教育,许多礼貌行为甚至成了条件反射。我每逢坐公交车看见有老年人上车,情不自禁的就想起身让座,其实我也到了被别人让座的年龄了。问过许多同龄人,他们也有这种体会。

北京人的礼貌有时是很风趣的,当公交车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时,北京人不是相互埋怨,而是很夸张地喊一声,哥们儿,别挤了,再挤我成照片了。于是车厢里笑声一片,拥挤的人群会变得谦让。用玩笑来化解难堪,这也是北京人的一大特点。

北京人的礼貌也有令人尴尬的时候,清晨大家忙于上厕所,在公厕外面见一位长辈刚出来,晚辈习惯性地问候一声,您老吃了?这让长辈如何回答。

北京人除了在语言方面讲究礼貌外,在行为方面也是很在意,尤其许多生活细节,更是不容忽视。例如递物需用双手、接物必须起身、逢事必说请字、事毕先要称谢。这些看似小节的地方,北京人做的很到位。

北京,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都,亲疏尊卑、君臣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已经深深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同样,北京又是一座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名城,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北京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等级制度和文化影响的撞击下,长期以来形成了特有的北京语言。它既有因畏惧皇权而形成的客气,也有受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幽默;既有因居住皇城而谈吐不俗,也有受移民影响而外来语众多。北京的礼貌用语是与政治分不开的,礼节可以表示出尊卑关系,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北京这个城市历经各种战乱和动乱,一直保持稳定与平和,与多年来强调礼貌、礼节有很大关系。北京人奉行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古训,遵循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规范,安心甘做顺民。从某个层面说,这是北京人的美德。

北京话里的礼貌用语和北京人的礼貌行为,是北京以外的人不能替代和理解的。随着这些年人口的大迁徙,北京的礼貌也受到了冲击,给人一种世风日下的感觉。还拿公交车让座来说,经常会出现白发苍苍的老人站着,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却视而不见。至于不排队,乱吐痰,开车违纪等等不良现象,更是举不胜举。

农村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将传统落后的农村转为现代进步的城市的历史进程,无可非议。但随着广大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一些不文明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进行引导与限制,加强管理,把工作重点从拆迁转移到建设方面。建设,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从北京来讲,希望北京人的传统礼貌能把那些不文明的东西改造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文明行为,让北京永远成为有礼貌的城市,任重道远。

(8)那个温文尔雅的年代

我小的时候说相声的情景是这样的:两个小朋友,身穿小长袍,翻着白马蹄袖,下穿小青布鞋。上台一齐鞠躬,奶声奶气地说:“这场是您表演?”“是啊。”很是有趣。

一天,来了一个新老师,一听我们的词儿,立刻说:“这哪行啊?一对儿十岁的孩子,穿上大褂,已经够老气的了,一上来居然说'这场是您表演?’太奇怪了吧!应该是'这场是你表演?’这多好。旧的相声逗捧之间互称'您’,你们说新相声,要互相称'你’,记住了吗?”

当时虽然小,也觉得这个观点很怪异。

两个小大人儿装腔作势的“您”来“您”去,是有点问题。但是真的“你”来“你”去了,就像小孩子说的话了?或者就像新相声了?

相声无非是逗乐,那为什么传统相声的规矩两个人之间还都要称“您”?

答曰:这不是相声的规矩,是北京人说话的规矩,是礼节。

侯宝林先生在自传中说:“我们家是旗人(满族),家里的规矩还很大。例如你要看看街上的景色,只能站在门里朝外看,不能出门坎。”而那时他只有六岁,而他的家境,也困难到“只能每天搭铺睡,我就睡在一张小饭桌上。这日子可真难过。”而在这样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中,规矩依然还是那么大。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习惯性礼仪”,无论何时何地,规矩需当谨遵,礼数必不可少。

到现在为止,很多老年人都还津津乐道于旧京的礼仪,因为这种礼数,已经融化到旧京的风俗中去了,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回忆。

我听过很多相声界的前辈回忆那些礼数,其中说的最有趣的,当属张文良,即查良燮先生。

——那会儿旗人最讲礼节,比如称呼对方为“您”,就算是亲密的人,比如说,兄妹吧,之间也要称呼您。“您吃饭。”“您喝水。”有的时候打起来了,“您不是东西!”“您才不是东西!”都不是东西了,还“您您”的呢。

看来,称“您”不称“你”,无关乎相声的新旧,只关乎人的素质。

再举一例,相声中的矛盾及产生笑料,多因逗捧双方相互“斗法”而起。现在,往往逗哏的说出什么出格的话,捧哏的都大喊一声:“打住!”而相声前辈王长友先生有一段老录音,在逗哏的开始说大话的时候,王先生用那个特有的哑哑的嗓音平稳地说:“我先拦您清谈。”

这是一个多有韵味的情境。

京剧、四合院、老城根、兔爷、礼数……似乎老北京的一切都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每次看那些展现为北京风情而拍的影视,都有夕阳下的钟鼓楼、东西城的老胡同、角楼下飞扬而过的那一片鸽哨声、房檐边上一阵一阵的槐花香、街市上的豆汁焦圈、公园里的象棋马扎……然而所有的这些,都已被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如粥的车流和各地口音的普通话代替了。拆迁把老北京人都拆到了五环以外,也许老北京的那种安定平和又深文雅噱的文明,已经只存在于故纸堆中了吧。


(9)《茶余饭后》说旧京旗人的礼节_清逸斋主

封建时代,中国最尊崇的礼节是磕头,也叫叩拜礼。这磕头礼,国人一磕就磕了好几千年,到了最末一代封建王朝——清朝,因是满洲人建立的,故而在磕头礼之外又加了满洲礼节,典型的便是“请安”,于是,磕头请安合成了清朝的大礼仪制度。这一直到有清一代国祚寿终正寝而止。
说到叩拜礼,大臣对皇帝要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民间儿子对父母则行一跪三叩首礼,这在拜年,寿诞,喜庆的日子,尤其是过年祭祖的时候尤为隆重。当然逢国家大典那就更讲究更隆重了,如皇帝祭天,祭地,祭堂子,届时皇帝也必叩拜如仪,这是国家的典制。然而有一种情形特殊,既父母亡故磕丧头,无论是丧家去亲友家报丧,还是宾客来祭棚吊唁,丧种答礼都是一叩首礼。磕头的规矩有讲究,一叩首一直腰,双手伏地于膝前,直身时两手下垂,二目平视。如臣子在给皇帝行礼时,直跪要二目平视,不能仰视龙颜,否则就是失仪,纠礼官便有弹劾失仪官员的权力。过去百姓家磕头多数没受过训练,磕头的形态刁式各样,有人一磕头一拱手,过去北京人管这叫磕乡下头,刻薄点的人管这叫“兔爷拜月式”磕头。叩拜礼在官场可谓是常礼,有的南方人在北京做官日子久了,也沾染了北京的官派,年兄年弟相见动辄磕头如仪,就是在家里也常行磕头礼,而被京人传作笑话。要知道磕头是要讲场合的,不能想来就磕一气过通磕头的瘾,那是不对的。
至于请安的礼节是满洲礼,在旗人中盛行,可是到后来请安也成了北京人见面的常礼了。请安分单腿安与双腿安,双腿安又叫跪安。行单腿安是这样,左腿直曲,左手抚膝,右腿后弯,右手下垂,二目平视,口称请某某安。请双腿安是,双腿同时屈膝着地,两手两侧下垂,二目平视,起身时双手扶膝,而后直立。在宫里,太监是请跪安的行家,因为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磕头与请安。大臣觐见皇帝,对奏完毕,皇帝说:跪安吧,大臣这才能行叩首礼,起身低头倒退着步儿出殿。像时下电视剧里表演的那样,臣子进门冲皇帝一作揖,面对面直言不讳,走时转身就颠车了,这要是真的,你就别打算见第二天的太阳了。一定被装进囹圄去,那时节您再想作揖,就只能冲墙行礼如仪了。另有,在请单腿安时,两手同时下垂,这叫打千儿,这礼一般是下役对上宪回事时行的礼。打千不能等同请安。倘若该请安的时节,你忽然来个打千,那非把上级鼻子气歪不可,接下来被炒鱿鱼,那您可就是咎由自取了。
请安时何以区分请双腿安或单腿安呢?一般是对尊长行双腿安,平辈互请单腿安,大致如此。满洲礼除了磕头,请安之外,还有三样礼节是特别的,一是,两亲家翁相逢时只是遵循常礼,互相请个单腿安就算见礼了。可是,倘若两位亲家母相见就特别了,行的是握手礼,即,两人对立伸出双手,互相一握一举则礼成。这样的握手绝不跟现代握手礼相同,姿势表情也颇有点像闹着玩的样儿,所以说特别。倘若姐夫遇上了小姨子(妻子的妹妹),本来按那年月的规矩,姐夫与小姨子应该是回避的,可是,若不期而遇了或必须谋面时,见了面不兴请安,更不能拉手,而是两人几乎同时横跨半步,两手下垂,两脚一并,就像打立正似的,这礼叫做“打横儿”。三是,兄弟媳妇见了大伯子,俗话:大莫过于大伯子,小莫过于小叔子,小叔子在嫂子面前随便点不算失礼,可是兄弟媳妇见大伯子就不同了,弟媳要像尊敬长辈一样请安如仪,而大伯子只还个半截揖就算回礼了,因为满洲有“长兄如父”的习俗。
旗籍女子请安叫“请蹲儿安”。行礼时,双手扶膝,两腿同时下蹲,并得保持上身直立,还要做到两把儿头上的头饰不颤不摇,蹲起平稳,直起直落,问候声音清亮,这才是上乘的蹲儿安。谁家的儿媳妇能请这么漂亮的蹲儿安,那一准会在亲友中得到好评并传扬,这是那时代的讲究。为此,旗籍女子从小就练习请蹲儿安的本事,这可与汉女裹小脚有的一比。至于请蹲儿安时两膝弯的深浅,也是大有讲究的,对长辈请多深,对平辈请多深,各有不同的幅度。据称,各地住防旗籍妇女请安,一般比京旗妇女请安蹲的略深。宫里请安,王府请安,八旗世家请安,各有不同,那年月内行人一看便知对方的身份与旗籍的。晚辈给长辈请安,长辈要伸手“接安”,客气地用双手接安,不客气就用单手接,接安时手伸得远近高低也都大有讲究,这在请受双方能有切身的感受。总之,受宠的得脸的晚辈,得到的接安待遇总是客气的,反之,长辈能有接安的意思就算是赏脸了,这能让请安者兴奋好一会子呢。

(10)说说旗人的称谓

 

讲述北京|说说旗人的称谓 

以清史编演的电视剧里,有众多的人物出场,在这些人物中又有不少满族历史人物。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满族这个词是在1912 年民国肇建后才出现的,以前满族称满洲。满洲以旗编制军民,在籍军民统称旗人。旗分八旗,即:镶黄、正黄(正读整),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旗人跟汉人习俗不同称呼有异,比如:管父亲叫阿妈(阿读四声)。管母亲叫额娘(额读四声)。北京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祖父叫玛父(玛读四声),祖母叫太太,曾祖父、曾祖母都叫老祖儿,高祖父母叫太老祖儿。

当初没入关时,满洲人管男孩子叫阿哥(阿读四声),女孩儿叫格格。定鼎北京后,一般旗人家的男孩渐渐失去了叫阿哥的资格,以乳名或小名代之比如:大柱子、小生子、小三、小二等等。满洲贵族的男孩子因为身份高贵还叫阿哥。一般皇子也叫阿哥,只有立为储君的皇子叫大阿哥,大阿哥就是大太子,全国只有一个大阿哥。旗人女孩儿的称呼,入关前都叫格格。进关后跟阿哥的称呼一样,下层旗人的女孩儿多改叫妞子,小女孩叫妞妞,倘若家里女孩子多,就按排行叫大妞、二妞、三妞,或者叫大丫头、二丫头、三丫头。有的女孩一辈子没名字,出嫁后娘家姓冠夫姓,如佟张氏、赵李氏 …… 就是她们的名字。

说说旗人的称谓 - 绿葉 - 来了您呐

清宫里的称谓是最严格的,称呼错了能有性命之虞,加上严格的宫规,刚进宫的小太监、小宫女都得专门拜老太监、嬷嬷为师,刻苦学规矩三年,出徒后才有资格向上巴结,遇好机会幸运者才能改变命运。皇宫里所有的人对皇帝都尊称万岁爷,皇后以降统统自称奴才。在朝堂按古礼:君前臣名。皇帝对大臣都是直呼其名,大臣尊称皇帝为皇上。满、蒙、汉、旗人大臣对皇帝自称奴才,汉大臣称。奏折中职衔下边名字上边,也要清楚地写上奴才或臣某某。宫里太监、宫女、嬷嬷尊称皇帝万岁爷,尊称各宫嫔妃为某主子,如珍主子(珍妃),谨主子(谨妃)。太监平辈间称爷,如:姓张叫张爷,姓李叫李爷,小太监尊称大太监师傅,宫女称长辈宫女姑姑,平辈呼名。至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在宫里不能叫。

说说旗人的称谓 - 绿葉 - 来了您呐

有身份的旗人和一般的旗人在称谓上是有区别的,有身份的旗人比一般的旗人更讲究。上三旗的旗人(镶黄、正黄、正白,皇帝自将三旗)比下五旗的旗人(镶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王公五旗)尤其讲究,因为他们是皇帝的禁卫军。但是旗人对长辈都是非常尊重的,在长辈面前不能直说你、我、他,要说(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用自己的辈份,如跟父亲说话自称您儿子。这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叫慈禧太后亲爸爸确有记载。有人评论:这是慈禧太后有称帝的野心,想效仿唐朝武则天当女皇。其实绝非如此,慈禧到死也没称帝。为什么皇帝对太后用男称呢?这是旗人的习俗。过去不少旗人家养老姑娘,姑娘不嫁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去管。没出嫁的姑娘永远在娘家住着,成了特殊身份的人。晚辈以男称叫她姑爸爸以示尊重,别人也能知道她是老姑娘,或是年轻守节的孀妇。还有叫姨爷爷,胖姥爷等等,都是男称。慈禧太后孀居时才二十五、六,不到三十岁,大半辈子守寡,光绪皇帝叫皇太后亲爸爸也是旗人男称的习俗不过如此。

至于电视剧里的人物各种不靠谱的称谓,比如:孝庄皇太后自称:我孝庄……,这就是硬伤,因为孝庄是皇太后殁后的谥号,怎么能生前就自称呢。还有太后自称本宫”“哀家,这都是京剧台词,至于康熙皇帝叫皇子:老四、老八、老十四……而不叫名字,这也不合规矩。还有老婆叫丈夫:夫君,夫君!这是书面语言,等等简直不一而足。


(11)为什么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叫姑爸

为什么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叫姑爸?

 “没出门儿,大三辈儿”

破解“姑爸”非常不容易。寻个旁门左道进去,看看是否有解——老北京有句老话:“没出门儿,大三辈儿”。这指的是:未出阁的闺女。旗人统称:姑奶奶。姑奶奶,可不是寻常人物。
    姑奶奶们不仅要知书达理,更要会持家守业。出了门子的姑奶奶,在婆家装贤淑。回娘家可是做派十足,傲视家中一切的样子。家中兄弟,甚至于叔叔子侄都不敢和姑奶奶抗衡。低眉顺眼听喝就是了。为啥嘞?这一切源于早以前的姑奶奶都有进宫的机会。谁知道哪句话得罪了姑奶奶,日后姑奶奶做了主子,给你小鞋儿穿。你全家都被挤兑的难受。所以,旗人家的闺女,基本上属于顶梁柱型的女人。做父母的主心骨。作为“风俗习惯”的延续,时下的北京城人家,不管是不是老北京,闺女做主心骨的人家,实在是太多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北京城没有什么市场。很多受过所谓的汉文化教育的男人,弄不清这里面的门道儿,特纠结。
为什么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叫姑爸?
    老北京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管奶奶叫太太。

你很疑惑?在满族人汉化的过程中,妈妈这个称谓哪去了?

“老妈子”是干嘛的?

却原来,满族人管家里的使唤佣人成年女性叫“老妈子”。称呼请来给孩子喂奶的女人叫“奶妈”。更有轻佻的叫“小奶妈儿”。原来妈妈这个称谓给了身份低贱的佣人阶层。

于是乎,母亲在满族人汉化的过程中,被“抬”高了辈分。直呼“奶奶”。可你要问:“为什么不“抬”姥姥?”切!姥姥也不是什么高贵的身份角色。接生婆被唤作“姥姥”。“妈”,在哪里会有称呼出现呢?老北京管婶子,叫“婶妈”。

妈妈的称谓如此低贱。爸爸嘞?爸爸给了姑姑。于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父系皇权标识的特殊称谓被老北京旗人沿袭下来“姑爸”。

姑爸!父系皇权的标识。

满族人的母系,是一个纷繁杂乱的令人不堪的历史画卷。侄女和姑姑嫁给同一个男人。这种事,在别的朝代不多见吧。如果,皇权尊重母系,说什么也不能乱了辈分。不管是否出于政治统治等诸多因素。人伦纲常,至少在清初,是不在皇权考虑之内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想改,谈何容易。

称谓,不仅承载了骨肉至亲的亲情,更承载了社会政治人权。

如今,“姑爸”之声,渐渐地远去。社会变革使然。姑妈盛行之时,就是姑爸落马之日。

(12)老公一词也指太监_惟我独尊

由古至今,老婆对丈夫的称呼变化不小。现在称自己丈夫为“老公”的居多。其实,在过去“老公”是对太监的称呼。如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的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 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又如《官场现形记》的第九回:“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参见“老公公但甭管怎么说,不论哪朝哪代,称呼反映出当时的人文环境及关系。

 对于“老公 ”一词,至少有三种解释:丈夫的俗称、宦官的俗称,有时也用做对老年人的通称和蔑称,但只是个别朝代并不多用。
 【良人】“良人”这称呼挺好听,估计那时的丈夫不泡妞、不花心,家里一杆旗帜永远飘扬,所以叫“良人”。在当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当时男女比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边加个“阝”,就是“郎””;在“良”字左边加“女”,就成“娘”。“郎”为夫君。李白就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郎”多亲切的称呼阿!
  【郎君】多少有情感因素了,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宋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称谓。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 
 【老爷】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可能是相对于妻子的“内人”称呼吧。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算是那时的小资叫法了。
  【相公】如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无论青衣,还是花旦在台上,拉长了音儿一声“相——公——”,就是这俩字儿。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后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先生】在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的,所谓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地使用。
  【爱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在旧中国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男人】男人,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可惜仅见于通常极具团队精神的乡下女人口中。
  我们家那口子】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
  孩子他爸】最隐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这么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这个称呼太缺乏准确性了,极不严谨。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极可能并不是她老公的哦。 
  【老板】现在中国到处都叫老板,连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就是这么烂的称呼,丈夫们享用的机会都不多,更多的时候倒是称自己的老婆做老板和领导的。
  【老公】老公这词最初指的是太监。古代官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如是看来,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
  现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时,是否骨子里潜意识就想过,这眼前的男人,就真还有些太监的味道?所以,以后请各位“老婆们”改改口才好。否则,似乎是在说华夏的男性,正呈现被阉割的趋势。

 当然,在古代“老公”一词还曾作为对父亲和祖先的尊称,但并未流传使用。

(13)渐趋消逝的老北京人对亲友“称呼”_老骥伏枥

* 老北京杂谈

渐趋消逝的老北京人对亲友“称呼”[转载]老北京人过年照片(一)清朝末年

本文决不是杞人忧天!近些年,看到一些年轻人称自己父亲时,直呼其名,或“亲切”地称之“老*”,如“老范”、“老唐”、“老李”等,听口气决不是与自己的父亲开玩笑。再说,按照中国人的礼教,哪有和自己的父亲随便开玩笑,甚至大不敬呀!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竟称呼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姐妹儿”,听着这些女孩子一口一个“姐妹儿”、“姐妹儿”的称呼,而那些母亲只是报之一笑时,我真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儿!这不是“坟头儿改菜园子——拉平了”吗!对此,我只能自己埋怨自己说:“人家'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你操什么闲心呀?”更由于不少家庭是独生子女,一些对亲戚的称呼,如“舅舅”、“姨”、“叔”、“伯父”等,也渐趋消逝了。所以这昔日老北京人对亲友的称呼及应遵循的礼数,有些恐怕也快成了历史啦!

一般人对自己亲友的称呼,最起码儿应该有礼貌。而昔日老北京人对亲友的称呼听起来,不仅让人们感到有礼貌,还觉得是那么随和、自然、亲切!我小时候,父母就教育我对人一定有礼貌,见面要打招呼,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如我母亲老叔的孩子,有的比我年岁小,我上中学后再见到他们(她们)就不叫“姨儿”或“舅舅”了,而是直呼其名,为此让我母亲好训斥一顿,从此再也不敢在称呼上不讲礼貌和规矩了。就是街坊邻居相处,老北京人也讲究有大有小儿,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

俗话说,“人有两重父母”,指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和未来结婚后的岳父、岳母或公、婆。至于身边的亲戚朋友,那就更多了。我从小儿生活在老北京人人群中,我本人也是老北京人,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老北京人对亲友的称呼,也等于在待人接物上受到文明教育。我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的老北京人,对于自己父母及亲友的称呼,都非常恭敬到位。背着父母和亲友的面儿,他们仍然是那样恭敬有礼。如与外人聊天儿谈到自己父母时,一般都是说“我父亲”、“我母亲”;老古板儿点儿的则称呼“家严”、“家慈”;就是被一些人认为不太“礼貌”的称呼,也就是“我们家老头儿”、“我们家老太太”,倒也不完全失礼数。可是现在,我竟听有些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在对别人谈及自己父母时,竟说成“我们家老不死的”!我真不知道这些孩子对自己父母为什么这么仇恨?

至于昔日老北京人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曾祖父、曾祖母的称呼,那更是毕恭毕敬,特别是对于自己的四辈老人,一般称作“老祖儿”(曾祖父)、“老太太”(曾祖母),这里说明一下,这“老太太”的“太太”二字,在称呼曾祖母时读“平声”。

老北京人在与人交谈问起对方父母时,也讲礼貌,如称作“令尊”(父亲)、“令堂”(母亲);最直观的称呼,也就是“您父亲”、“您母亲”。不知从哪年开始,在老北京人眼中看作不太礼貌的、对自己父母的称呼,即“我们老头儿”、“我们老太太”竟成了普遍性称呼,不过这比起“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倡议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等一律称“同志”,总算没失礼数。但是随着时间发展,不知为什么,一些女孩子,甚至一些中年妇女,都把自己的丈夫称作“老头儿”,这开口闭口地“我们家老头儿”这么称呼,可就有时候让人感到她到底是指她父亲呀,还是指她丈夫,都闹迷糊啦!后来不知是哪位“高人”出来指点迷津说,要是年轻的女孩子说“老头儿”一般指的是她父亲;中年妇女所说的“老头儿”一般指她的丈夫,这倒是也起了一些甄别作用,但是也闹了不少笑话儿。如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和她的朋友谈起她的丈夫时,就用“老头儿”这个词儿。对方就以为说她父亲,于是恭维地说:“你们老头儿60多岁了吧?”没想到这女孩子一听,竟半开玩笑、半恼怒地回了一句:“你放屁!我们她妈的那位比我才大两岁!”这话您听了就知道这女孩子什么素质了,不过实话实说地把原话写出来,我倒怕朋友们说我“粗俗”!

随着一些对亲戚称呼的消逝,随着一些尚存的“称呼”顺着“潮流”发展,一些对亲友的新“称呼”,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迅速蔓延!如对自己的丈夫称作“我们那位”、对自己的父母称作“老头儿、老太太”、对亲戚直呼其名,甚至莫名其妙地称呼自己父亲为“老大”、称呼自己母亲为“姐妹儿”等。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就是上述已经提到的,不仅丝毫没有礼貌,而且令人难以容忍的对自己父母的称呼,就是什么“老不死的”、“老丫挺的”、“老王八蛋”、“老不正经的”,等等。虽然有些“称呼”让人觉得似乎事出有因,但是从辈分儿来说,什么时候也不能失礼呀!

写到这儿,我又得埋怨自己啦:“这不是'咸(闲)吃萝卜淡操心’”吗!

(14)谈谈老北京人的官称-- 老骥伏枥

*老北京杂谈

谈谈老北京人的“官称”茶馆【京城旧影】百年前的老字号

“官称”,有些老北京人也叫做“官称儿”,这可不是对官职或官名儿的称呼,而是昔日老北京人在“官面儿”,即“场面儿”上彼此见面时,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性称呼。看过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这样一幕剧情,即剧中的人贩子“刘麻子”,见到两个比他起码年轻20多岁的“逃兵”(剧中两个人物)时,竟主动称呼:“哟!林大哥、陈大哥!”,而那二位也欣然接受。有些观众不禁感到纳闷儿,一个50多岁的人,怎么管两个20多岁的人叫“大哥”呀?这就要从老北京人的“官称”说起。

多少年来,咱们老北京人就是懂礼儿好面儿,不仅彼此见面儿要打招呼,而且在称呼对方上,更是讲究“人敬人高”,即抬高对方的身价儿。老北京人说话嘴甜,但是也决不会让自己丢面儿,更不能使自己失去尊严。就说这对对方的称呼吧,如上所述的那个“刘麻子”,他可以称呼比他年岁小的人为“大哥”,但是决不会称对方为“大叔”等比自己高一辈儿的“称呼”,因为那样就降低自己的人格了。久而久之,约定俗成,老北京人就把这种场面儿上对对方的称呼,叫做“官称”。其实就我所知道的这种“官称”,也就是平辈儿中的“哥哥”、“姐姐”这类称呼。让对方听了觉得透着亲近、透着热乎。而在我看来,工人群众中彼此称为“师傅”等,这“师傅”的称呼也应该属于“官称”,即带有普遍性的称呼。

老北京人辈辈儿生活在天子脚下,规矩大、礼儿多,一般都说早年间那些生活在四九城圈子里的老北京人,都讲究礼儿面儿的,也在乎他人对自己有没有礼儿面儿。在“礼儿多人不怪”传统习俗的影响下,老北京人做事儿难免多了些繁文缛节,有些话儿说时也显得啰嗦、多余,所以多年来也落个“京油子”的不雅名称。

在我看来,人与人打交道时必须讲礼貌、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增进感情、和谐相处。有人说那“官称”有些庸俗,但是这问题您得分怎么看。如果按照一句歇后语所说的“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儿找话儿”,这“官称”连带着一些客气话儿,难免别人有看法儿,可是按照“人敬人高”尊重对方来看,起码在“礼儿”上让对方无可挑剔。

对于老北京人的“官称”,作为一个纯粹的老北京人,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胡同里曾经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年人,大家都尊称他“吴大哥”,包括不少比他年岁大的人,这“吴大哥”就是“官称”。上世纪60年代末,我被分配到一家国营大企业的后勤部门工作。一次在食堂,看到不少炊事员,包括其中几位50多岁的炊事员,都称呼一个约40岁左右的中年工人为“二哥”。这个被称作“二哥”的,是我厂某车间的工人,他会按摩技术,所以食堂的师傅有闪了腰或腰酸腿疼的,总是请这位工人来按摩。这个工人在家排行是老二,时间长了,工厂里不少老北京职工,可就依据“官称”的惯例,都称呼这个工人“二哥”,包括那些比他年岁大的工人师傅。我也领略过这位“二哥”的按摩技术和为人的热情。与他打交道时,我还真不好意思直接称呼他“二哥”因为人家毕竟比我大20岁。但是这位“二哥”在同事们指出我腰疼时,便热情地对我说:“来,兄弟,让二哥给你揉揉!”

我所在的工厂职工,彼此之间一般都互称“师傅”。但是我发现在食堂、清洁班、维修班等后勤部门的工人群众中,多有对某人称作“三哥”、“六哥”等“官称”的。

有些“官称”是带有对方姓氏的,如“王哥”、“李姐”等,称呼这些人的群众中,既有比他们年岁小的,也有比他们年岁大的。我印象中,这“官称”不仅流行在北京人之间。我在天津走亲戚时,也看到胡同里不少人称呼某人为“张姐”、“二哥”等,看来这“官称”起码在天津人中也流行。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曾经说过一段儿讽刺“走后门儿”现象的相声,其中高英培自己说他买炸油饼不排队,只要称呼那卖炸油饼的妇女一声“张姐”,对方立刻不顾排队的人,给他炸一个大油饼儿。当那位“捧哏儿”的相声演员说:“你比他岁数大,怎么称呼她'姐’呀?”高英培回答说:“那不是'官称’吗!”可见再次证明这“官称”不仅影响着老北京人

在“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运动阶段,针对林彪提出的所谓“克己复礼”论调儿,我厂有职工提出,那些“师傅”、“二哥”、“王哥”等“官称”,是带有封建帮会色彩的“孔老二”思想产物,提议废除这一切“官称”,而大家彼此都称呼对方“同志”或直接称对方“老张”、“老李”等带有革命色彩的称呼,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所谓的“阶级敌人”。这提议一度获得不少人积极支持,但是这“实践过程”却是“短命”的。不用说那些老北京人,就是不少老职工和复转军人职工,很快就由“支持”变成“坚决反对”!因为这样显得太没大没小、没有礼貌啦。如,一个20岁的年轻炊事员,这小伙子先称呼自己那位50多岁的师傅为“宋同志”,对方听了只是一笑;这个小伙子发现不大对劲儿,于是第二天改称“老宋”,他那位老师傅听了竟大声答应“唉”。可是当这个小伙子请教如何做某道菜时,他的师傅“老宋”在指教上用的语言非常简练,只说了一句“放锅里一扒拉就行”。而且这种称呼尤其在师徒之间,造成影响特大,特别是那些年岁大的老师傅,对于自己徒弟这样称呼自己特别不满意。结果没过多长时间,那些职工的“革命建议”就悄悄“死亡”啦!

这形势吗,真应了老北京人一句老话儿,即“十年河东转河西”。说这种“官称”庸俗也好,还是懂礼儿也好,我万没想到的是,现在这老北京人的“官称”习俗不仅在老北京人、普通人中流行更广,而且直接扩散到“官场”!我曾经听到在一些有一定级别的官员之间,也盛行老北京“官称”,如“李姐”、“卢哥”等称呼。更邪乎的是,不管比某个人官职级别高或级别低的人,都对“这个人”持同一称呼“哥”或“姐”!所以鉴于这种情况,奉劝一些朋友,别再对老北京人或老北京人中流行的一些习俗和做法儿说三道四啦!

(15)是是非非说不清的称呼-- 老骥伏枥

*老北京杂谈

是是非非说不清的“称呼”

老北京人彼此之间属于“称呼”范围的种类特多。其中一种叫“昵称”,被人们又叫做“爱称”,这属于亲热和充满“爱”的称呼。与此相反的一种称呼即“外号儿”,老北京人又叫做“起外号儿”或“叫外号儿”。这种“外号儿”起码应该属于不礼貌,因为这“外号儿”基本都是根据一个人的生理缺陷或缺点,有“高人”送给这些人的“称呼”,有的简直就属于侮辱性质了。如“秃子”、“秃瓢儿”、“傻二子”、“结巴”(又叫“结巴壳子”)、“王八大哥”、“二愣子”、“大鼻子”、“假娘儿们儿”、“贼胖子”,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您要问我对这些“称呼”怎么看?老实说,我还真不知道怎么看。咱就往“大”了说,那位著名的“小品明星”表演的小品,有不少都是拿生理缺陷或残疾人开心,可是观众不是照样儿鼓掌叫好,照样吹捧和抬价这位“大明星”及其“杰作”吗!据说倒是在美国演出时,美国人对于这种拿残疾人开心的行为表示反感和抗议,结果一些国人还为“大明星”鸣不平,认为大老美没事找事儿!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是写某阶层的人自己侮辱自己,那么你又对这些人怎么评价呢?所以说来说去,反正我是说不清。不过既然谈到这“昵称”和“外号儿”的说不清问题,那咱们就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吧。

“昵称”,应该好理解,一般都是好称呼,特别是长辈对晚辈的昵称,凸显疼爱和亲切。所以咱们就不谈“昵称”啦。但是要说这“外号儿”带有侮辱人或对人不尊重,是出于恶意等,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却不完全是这样。我从小观察发现,有的“外号儿”竟等同于“昵称”,这并不是其性质变了,而是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我们曾经居住的胡同里住着一个以蹬三轮车为职业的中年人,这个男人老家在农村,其兄弟姐妹共11人,而他的大排行是老八,因为他姓王,所以有好开玩笑的邻居竟称呼他“王八大哥”。这“王八”二字用在男人身上可不是好话,即指其妻子有外遇。可是这位男子与邻居关系都不错,也知道别人这么称呼他绝非恶意,无非是借他的姓和排行开玩笑,所以听到别人叫他“王八大哥”也就是付之一笑。久而久之,这“王八大哥”居然成了他的“官称”。我惊讶地发现,有些人称呼他这既像“外号儿”又像“侮辱人”的“王八大哥”时,他总是大声地答应“唉”。您看,这不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吗!明明是不雅的“外号儿”,人家当“昵称”了,旁人又何必多操心呀!

再如,昔日我居住的胡同里有一家私人开业的“油盐店”。这店由哥儿俩经营,弟弟是个秃子,和胡同里的人混熟了,不知哪位开始直接称呼他“秃子”,而那个“子”字儿人们读作“zei”,所以称其“秃子”时,那称呼的字音儿挺脆生。时间长了,这“秃子”也就成了这位二掌柜的“外号儿”也是“昵称”了。一次,我看见邻居王大妈来这里买酱油,当时我也在买豆腐。王大妈一进门儿,就冲着这秃子喊:“秃子,给打二斤酱油!”这秃子二掌柜清脆地答应一声:“哎!马上给您打。”说完,二人又说又笑,你能说这是彼此侮辱吗,人家那亲热劲儿,我看着就觉得热乎。

您还别说,叫“外号儿”也好,开玩笑也好,咱老北京人关键时刻就是不失礼儿。那位二掌柜的妻子带着孩子从农村来探望丈夫时,有一天我正好看见二掌柜和他妻子在胡同里遇见那位王大妈。二掌柜的立刻介绍说:“王嫂,这是您弟妹。”那位王大妈一听,立刻笑着说:“哟,弟妹好呀!我平时老听见二掌柜的夸您,一看您就是个精明、利落的人。”几句话说得二掌柜的妻子非常开心,她对王大妈说:“王嫂,我们孩儿他爸爸在这儿可就仗着大家照顾,您受累了!”王大妈接茬儿说:“弟妹,别客气,二掌柜的哥儿俩人缘儿好,大伙儿都和他们不错,您就放心吧!”您看,在这场合儿,人家王大妈可没叫一句“秃子”,人家开玩笑称呼也是看场合儿,这就是老北京人的眼力见儿。

我从小儿所见,很少有因彼此称呼“外号儿”发生争吵的,这主要看交情。上学后,老师对于同学间彼此起外号儿或叫“外号儿”是持批评态度的,告诉我们这种行为不礼貌,同学之间也有因为叫过分的“外号儿”发生争吵的,所以随着学习年头的增加,我们这些同龄人彼此叫对方“外号儿”的越来越少,但并不说明我们对“外号儿”完全反感。我们同学之间,也有把“外号儿”看作“昵称”的。2001年,适逢我们小学同学毕业分手40年,偏巧这年夏天我们同学聚会。在聚会时,大家谈到一些人的“外号儿”时,一些人对于同学能记住自己的“外号儿”,都感到亲切。如一个“外号儿”叫“老道”的男同学,当一个同学说记得他“外号儿”叫“老道”时,他居然感动得流泪了,说:“40年了,你还记得这个,来干一杯!”

还有一句带有普遍性的称呼,说“昵称”也好,说外号儿也好,明显地是对脑残人的不礼貌,即“傻子”。仅我们胡同里就有三个傻子年轻人,而几乎胡同里的邻居,都称呼他们“傻子”,甚至其家人也这样称呼他们。对于这称呼,这三个傻子一点儿不反感,每当有人这样称呼他们时,他们都答应。你要说胡同里的邻居这样称呼是侮辱他们,或者是拿残疾人开玩笑,大概连这三个傻子的家长都不认同。我记得每当有适合这几个傻子做的事儿时,街道居委会总是想着他们,如举行庆祝游行时,让傻子们站在平板三轮车上打鼓;逢上级检查环境卫生时,则安排几个傻子在胡同里扫街,而后请他们吃饭,那时候虽不是大摆宴席,起码有三四个菜,其中必有炖肉。三个傻子可以敞开肚皮吃,炊事员对他们也非常热情,等等。所以你能说这“傻子”的称呼是欺负这三个傻子青年吗?因此这“傻子”的称呼是“昵称”还是“外号儿”也确实分不清。

老北京人在称呼上可谓种类繁多,说有些称呼是是非非说不清,上述这“昵称”和“外号儿”就是个例子。老北京人,确切说,我认为是昔日老北京平民百姓这个阶层的人,比较朴实、憨厚,彼此待人真诚,所以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对方在称呼自己时含有恶意,也没有把对方针对自己生理缺陷起的“外号儿”看成有敌意,反正你给我起外号儿,我也给你起外号儿,大家把这彼此叫“外号儿”看作一乐。这倒使“昵称”和“外号儿”之间的区别含混不清了。我认为这也反映了昔日胡同里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情况。由此也可以看出,有些“事”儿,尤其是那在是是非非上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还是别太较真儿。但是这决不是说,真有人恶意侮辱人时,对方听不出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啦!

在文章结束时,我要说明一点,即我是不赞成给人起外号儿或叫外号儿,因为这显得对人不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