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杰人教授讲朱子:千古读书第一要义

 qjpxzx 2015-03-13

[导读]朱子曰:“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又说:“读书须教细看,心粗性急,终不济事。”

文/朱杰人

《朱教授讲朱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先生所开专栏,为广大读者讲解朱子之道。

朱杰人教授讲朱子:千古读书第一要义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九五

朱子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此两句只是一项事。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改过,故耻为重。”

译讲: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说,人来到世上,一个不幸的事是,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而最大的不幸是,没有羞耻之心。朱子解释说,周敦颐的这两句话,其实说的是一件事,就是人要知耻。闻过,是外因;知耻,是内因。人有了羞耻之心,才知道改正错误。所以知耻是最重要的。

《朱教授讲朱子》九六

朱子曰:“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又说:“读书须教细看,心粗性急,终不济事。”

译讲:朱子认为,读书的第一要义是耐心和细心,不能心急,不能大而化之。他在另一个地方说,读一本书,要“字字考验,句句推详,上句了,然后及下句,前段了,然后及下段。”他反对“贪多务广,灭裂鲁莽”。

《朱教授讲朱子》九七

朱子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

译讲:读书贵有疑。无疑的人要让他有疑,有疑的人要让他无疑。无疑的人有了疑,或是因为发现了知识的缺失,或是因为他有了更深的思考。有疑的人无疑了,说明他把知识链中的缺失补上了,或者是因为他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层次。这就是长进,这样才称得上是善于学习。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