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浦竹枝词
——中华竹枝词全编 四
朱鼎镐 芦浦竹枝词
[清]朱鼎镐
古树参天野菜黄,小桥流水旧祠堂。 年年春祭期寒食,几许纸钱飞过墙?
予家孝子祠在东十九都惊圩,载邑志。顾徵士广誉有《朱孝子传》云:朱孝子讳胜忠,字守磎。父讳有芳。当明嘉靖间,自山阴白杨村迁居平湖之全公亭,是为始迁祖。孝子生二年丧父。及入里塾,问母时氏“读书何为?”母曰:“其益实多,取科名,敦节行,皆是也。”问何谓节行?母曰 :“为孝子,为忠臣。”乃默思良久,曰:“忠臣必从科目入,不敢妄冀。若孝者,人尽可为,儿其勉为孝子乎?”母笑诺之。自是,在塾课有暇,辄向师谆谆问古人忠孝事。暮而归,则入拜母。晨昏定省,蔼如也。万历戊戌,母病,侍汤药不离侧。尝粪知病殆。仓皇无出,念昔人有割股以愈亲者,乃虔告上天,刲肉和药进之,病竟以痊。孝子为乡里师,其教一以孝为先,著有《劝孝歌》、《唾余诗草》,举乡饮耆宾。生于万历二年,至崇祯八年卒,年六十有二。长子珍,字顺磎。天启辛酉,侍父往山阴省祖墓,道中卒遇盗,将刃其父,顺磎挺身蔽父,愿代死。盗义而两释之。平生好观先正格言,录其尤者揭之寝室,四壁皆满,而尤倦倦致意于孝,人以为不愧孝子之子焉。赞曰:予读《明史·孝义传》所载事,大抵与孝子父子类,而孝子仅于万历戊申见旌提学使者,顺磎亦以崇祯乙丑邑侯黄给之褒额而止,故其事未大章著。然孝子虽不获祀于学、书于史,迄乾隆庚申,会孙之泌遂建为专祠,越三十八年,而五世孙承烈修之,又二十八年而举族修之。世奉烝尝永永勿替,岂非潜德幽光之都久而发者哉!予又闻之,聚族而居者,于礼得祀其始迁祖。传曰: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孝子父实始迁,非孝子父孰为启孝子?孝子七世孙鼎镐,九世孙光荣,请为之传。予既纪其事,复及斯义,谓祀孝子者,宜并祀其考若妣可也。
木香花发映禅关,七字诗传草莽间。 岁月驰驱忙不了,浮生羡尔白鸥闲。
康熙十年三月,巡抚范忠贞公承谟,以亲验嘉湖水灾兼行清丈,三月如全公亭,周览风土、询民疾苦,于是有全公僧舍题壁诗云:“三月春光澹碧山,恰来花发又花残。忙中岁月驱驰尽,海上风云指顾间。杜老漫吟归马逸,庄生徒羡自鸥还。茅庵一宿仍卑湿,未许浮生半日间。”僧舍有木香一株。
西山爽气绕蓬庐,海角骚人此隐居。 乔木清流殊不俗,至今人仰陆三鱼。
黄氏西爽居额,陆清献公笔也。其跋语云:“昔骚人雅士多结庐山水间。洵足乐也。宗石构椽海滨,临清泉,荫乔木,恰与九峰遥对。余过而乐之,因颜其居曰‘西爽’,以寄赏云。”旧里陆陇其题。
茅庵未许宿鸾凰,韵迹流传志在堂。 海上风云花草句,百年父老颂甘棠。
范公清丈时,先寓武肃王庙后。僧梦王曰:“范某在此,予应酬颇烦,汝其为予辞之。”公遂移舍于亭左。黄氏志在堂有联云:“庭前花草如生意,海上风云写壮怀。”后署培风堂主人题赠。蓋公墨迹也。
点点归鸦浴晚云,山门空掩莽将军。 草花不管清明雨,红上塘南孝子坟。
莽将军庙在涨沙桥,其塘南即予家守磎公孝子坟。
处士坟头夕照微,桃花红趁早航归。 今年暖比去年早,未到清明先典衣。
元处士赵友一墓在盐运河。芦浦地近海滨,久元典铺,凡质衣者,必寄至新仓,名“早航船”。
大营城里麦苗齐,饮马池边野雉啼。 连日南风春意足,豆花香到板桥西。
大营小营二城,皆前明为倭寇而筑。饮马池去大营数武,相传戚将军继光御倭时于此饮马,故名。市西有石梁,名西板桥。
袁公桥上月痕纤,验取今春米价廉。 小艇倒撑鱼贯度,一般多是菜心盐。
袁公桥在盐运河,康熙五十二年知县袁孟渊建。俗以新月低昂,占米价贵贱。
河界金平水屈蟠,丝娘桥上怯春寒。 小桃一两花争发,绝胜徐公画里看。
金丝娘桥在白沙坊桥东百步,即江南金山县,有河为限,名东界河。乾隆四十九年,奉天徐公名绶字印函来署。盐政善画,载墨香居画识。
白漾桥边返照斜,几家篱落有梅花。 文章兀自能驱鬼,不见当初陆鹤沙。
陆昂,号鹤沙,国初名秀才也。住白漾里,尝作《驱疟文》一篇焚城隍神前,病遂已。
世间最好是和风,吹得荆花岁岁红。 夜雨茅亭同一宿,至今父老说全公。
相传昔有兄弟争产,势将入讼,行至中途,风雨大作,遂诣茅亭中,藉草为褥,坐以待旦,其困苦莫可名状。始俱悔,因以所争之产捐建此亭,名日“全公”,言父老议事务全公道,不可偏理以至入讼也!何旷有重修全公亭记略一篇,立石于亭,载入邑志。
东园无复旧时书,爆竹声声逼岁除。 遥指太宗祠下树,满山寒雪画难如。
东园、西园,吴镐、吴钿兄弟读书处。海山有唐太宗庙,庙前古梅一株,千年物也。高可四寻,花开若雪,子大如拳。渔人欲摘之,必向树揖,否则必遭神谴。事载《当湖外志》。
潮通海水旧湾斜,几日春风到薛衙。 私喜寝门眠食好,晓鸡声里赋梅花。
广湾,相传即予家东小沟也。昔时与海通潮汐。道光二十八年,慧隆庵左侧掘地得碑,上镌“薛衙舍遍泽”五字。六世祖省磎公讳瑸,性敦孝友,学问深纯,与兄孝子顺磎公、茂才献芝公俱有名于时。有晨起诗云:“喔喔晓鸡鸣,梦回披裘起。日影散邻墙,鸟声悦吾耳。开轩招远山,青青来不止。新麦含宿雾,梅花自如此。得句愧未工,成章安足喜?古人惜分阴,须自会其旨。”
西司城外暮烟横,一带团盐玉屑莹。 春水吴艭生意足,巡官不是范廉卿。
城在独山,南宋、元俱名故邑巡检司,明洪武十四年改名乍浦镇,巡检司移驻乍浦。十九年,乍城设千户所,巡检张观音奴建城于独山,居焉。今名西司城。元时,滦城范廉卿以荫补芦沥。巡检居官廉能,善射,奸民畏之。事详《乐郊私语》。
朱家墩上草如茵,柳靥桃腮相映春。 谁识天和蛏尚好,酒瓶香到踏青人。
朱家墩距大营三里。二月廿八日为天和节,尔时花蛏肥嫩可口,于海潭捕得者更佳。谚云:“杨柳青,不吃蛏。”此谬说也。
海雾漫空不放晴,海爷庙里亦冰清。 老翁厌听东唑哭,屈指明朝是伏庚。
海雾主雨。井塘有海爷庙,或云是海忠介公,予谓当时海神庙。谚曰:东唑哭,西唑笑。盖海东唑主雨,至西唑时方霁也。小暑逢庚为入伏。俗云:逢庚必转。
混混潮来捍海塘,野灰晒处十分忙。 牧牛不见前时荡,半系东城演武场。
王志:宣德五年析县,以芦沥属平湖,其南为捍海塘。野灰,灶丁于下场所晒者。王志:场制有牧牛荡,一千八百七十四亩八分六厘三亳。白沙司城北有隙地十余亩,相传是旧时演武场。
场连公冶俗凋残,忍听哀鸿十二团。 赖有巡盐杨御史,丁夫准给易知单。
公冶场,即今独山司十二团,洪武时旧制也。今则析为十四团。程志荡,课向无定额。积书场,霸得以此增、彼削、隐漏、飞洒。万历间,巡盐杨鹤立照荡佥催法,因荡有高下,乃折实亩数分则定课银,亦照则多寡有差,每丁宪给易知单,课始划一。
白沙弥望海塘斜,多是渔郎灶户家。 秋月分司城堡外,西风黄战盗庚花。
自沙弯距全公亭三里,有城堡。俗名东司城。洪武十九年,巡检辛得名监筑。盗庚花,即金沸草,白沙塘上甚多。
水龙屈曲蟹螯形,墓碣长留姓氏馨。 始信麒麟原有种,海滨千载仰仪型。
六世伯祖顺磎公墓在平家团北青乌,家目为蟹螯地。
杏林深处结衡茅,世事浮云一例抛。 醉执农经花下读,一庭红雨鹿眠坳。
乾隆时,处士朱维寰先生名坤,品学醇正,大父鹤来公之业师也。善医,有“杏花春雨”小印。畜一鹿甚驯,出入相随,能递书买药。
竹叶青青柳叶垂,百花遗址枕溪湄。 桥西一勺翁家水,落日何人访旧祠?
百花庵遗址在周家汇北,盖为倭寇所毁者。翁家浜旧有翁指挥祠堂,今废。
独山塘内水瀜瀜,两岸霜枫夹簖红。 秋日白民乡味好,堆盘螃蟹胜徐公。
独山塘簖蟹壳黑,味美,为时所重。徐公,海蟹名,大如盆基,多黄,味厚。
小河塘上草离离,今岁棉花下种迟。 野老自夸筋力健,对人浪说上忙时。
小河塘在先锋庙东北,横亘里许,地宜棉花。
共羡共姜节操佳,一毫荣辱不关怀。 机声灯影寻常事,忍把呱呱换绣鞋。
镐有祖姑母行四,年二十二,归绣平桥沈氏。家甚贫,生一男一女,夫卒。姒妇欲以其女为殉,母哭勿应,强问之,复大哭,遂不果用。自后,母益勘纺绩,织作之声连宵达旦。或有劝其改适者,必婉言辞之。女长,字全公项氏。母命作绣鞋,呈其姒妇以愧之。后年至八十一岁,无疾而终。
拥翠楼前柳万条,词人几度挂诗瓢。 春来一月全无雨,口石窗纱听暮潮。
拥翠楼,黄宗石茂才建。李笠翁赠联云:“雨看山霭睛看月,朝听林禽暮听潮。”
秋潮打出布纹砖,六日文存不著年。 果否吴田沦海国?篆铜认是当千钱。
汤家团沙涂,成丰七年秋月,海潮打出一屋址,甚大。人于此拾得古砖数块,有麻布纹、连钱纹种种,皆无字,惟顾某得一半砖,文曰“六日谈舍人作”。又有人于此得大钱一枚,轮廓完好,文曰“大钱当千”。盖吴大帝物也。
睢阳忠义足千秋,庙食于斯信有由。 红豆满盘烧蟹熟,行人如蚁赛杨侯。
烂缺口杨侯庙颇灵应,不知创始何时?人谓是张巡庙,虽祀,非其土,然正气充塞天地,处处皆可血食。且睢阳临危有言:“生既无以报国,死当作厉鬼以杀贼。”故塑黑面、持锤,以遂其志。此说近是。俗以重阳节为杨侯诞日,祭赛者络驿于道。
官闲无事瓦庐深,谁识当初老佛心。 万水一山穷虎豹,至今人说洞庭吟。
盐政黄昼堂先生,溧阳人。官芦沥,三十年案牍寥寥,民称“老佛”。解组时,清风两袖,琴鹤一船。工诗,有咏君山云:“有天无地星辰满,万水一山虎豹穷。”至今传诵。
舶稲舟+卓风高月映窗,踏车声里语言咙。 浜头不见潮来水,一夜心如万鹿撞。
夏秋间有东南风甚大,吹必十余日。名舶舟+卓风。万鹿浜在镇后。
夹灰晌里转东风,六月全无雨太公。 今岁乾河深五尺,秋初不怕鲎帆红。
“夹灰晌里转东风”一语,昔人所传诵,予窃用之。谚云:“东北风,雨太公。”咸丰癸丑,因官河淤塞,不能灌溉田禾,余偕同人自大堰至白沙共二十四里,重加疏瀹,居民赖焉。鲎鱼背如惠文冠,青黑色,腹白,中央具十二足,似蟹。无头目。尾若三棱鞭,雌常负雄。渔子取之,必得其双。其尾中光,即鲎帆也,俗名海拔篷,见则主旱。
几见亭台柳外斜,前朝曾说斗繁华。 南林埭后炊烟晚,为问居人孰姓花?
花家圩在南林埭西北,是明花巡检故宅。
平家团里酒旗飘,十月沿塘草未凋。 是否海通芦沥浦?月明我欲访沙桥。
朱志:自松江下口,南连秀州界,约百余里,有大浦二十条,今记其七:三林浦、杜浦、周浦、大白浦、恤沥浦、戚崇浦、罗公浦。恤沥即芦沥。昔称大浦南入海。涨沙塘上有石横亘,相传即涨沙桥遗迹。
枪塘新水接黄姑,竹叶船梢酒一壶。 买得鱼+每鱼长尺二,可人不数菜花鲈。
枪塘桥在顾家桥西,其水西通黄姑塘。鱼+每鱼广腮侈口,色黄若金,一名黄花鱼,首亦有石。味美,宜作羹,与黄鱼迥殊。王志:石首小者名鱼+每鱼,非是。 编者注:鱼+每(mei2)鱼,即黄花鱼。(见《正字通》。)
青墩墩上草齐腰,九节龙灯闹几宵。 我怪海天风雨恶,百花生日是明朝。
广湾里天妃庙名海天寺。百花生日,二月十五日也。天晴主花好。
舟+咸舨船如飞鸟回,项家桥畔市喧豗。 荻芦笋茁河豚上,杞子花开海狗来。
海狗亦鱼名,头形肖狗,身如鳗,蒸食之,味美。肾入药。
施王庙下白沙泉,阅尽沧桑不计年。 笑尔纷纷徒逐鹿,左龙右虎委荒烟。
王志:白沙,巡检司城内旧有施王庙,庙左有白沙泉,沿海居民赖之。独山麓居民于疃间得石,色绿,隐隐有字迹,洗视之,其辞曰:“维十四年夏四月朔,王赐口大夫诸稽郢祭葬,作诔一、铭一,命臣文种书刻石纳诸圹,以垂不朽。”诔曰:“系尔平生,克念忠贞,遭时多难,为国行成。修我甲楯,保我军民,耳+奄聦徂徥,实伤我心。”铭曰:“左龙右虎,前涧后冈,丘陵郁郁,松柏苍苍。衷哉大夫,予焉是藏,千秋万祀,令闻不忘。”石藏黄山钱氏,英夷之变为乍川刘韵珊茂才所得。
西南阵发雨滂沱,到处圩田活水多。 今夜爬沙蟛蚏上,万星灯火乱青莎。
谚云:“西南阵发,雨落丈八。”阵雨后,蟛蚏多在沙浚,持灯扑之,往往盈簏。
塘外山艹+储满地栽,海滨今岁不花灾。 云山风物皆如旧,祈望何曾笔记来?
咸丰九年,塘外隙地皆种山艹+储,东西长三十里。县胥于西成时将海濒田亩申报花灾,岁以为常。“祈望”,见左传昭公二十年;《芦浦笔记》,宋刘昌诗撰,以作于芦沥场盐课时,故名。
黄梅时节马嗥廉,一例刀鱼客味兼。 莫怪阴晴无定准,买时须看独山尖。
马嗥鱼产马嗥城,故名。独旦集重午前,家家烘腊,供一岁之用。刀鱼即鲚鱼,取有子者暴于饷远,味颇佳。
半亩园中几树梅,词人于此几徘徊。 青山无恙花非旧,谁向蓉窗剪草莱?
乡进士孙橡樵先生有半亩园,种梅诗一律存集中。先生读书处名“蓉窗”,额为十二川书。
奇峰上接碧云高,无数楼台涌翠涛。 不日甘霖粳稻熟,盘灰妇女喜分劳。
夏月将雨时,海气氲氤,诸山悉现,或如花萼,或似亭台,万怪千奇,莫能名状,土人名曰山抬,即《至元嘉禾志》所谓“海现”。盘灰成埂,以防夜雨。
风雨摧残海岸莲,潮头滚滚欲吞天。 减澜全仗仙人手,拣果沿塘种几千。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十八日,有道士携橄榄一筐,由大营城过东塘上,一路种去,至吴。沈埭人追之,忽不见。是夜风雨大作,海潮涌溢,沿海居民飘溺无算。后悟橄榄者,减澜之义;不然,恐漂荡靡遗矣!
龙尾山前雨气收,井塘十里稻花秋。 依家盐运河边住,惯听书声挹濑楼。
龙尾山以形似名,在高公山东。井塘,在大营西。盐运河,在海塘内,自芦沥场至广陈镇,长二十里。嘉靖己酉,巡盐御史董威重浚挹濑楼。江云坞,上舍读书处。
犁星比岁没金多,差喜春花半获过。 入夏昼长无个事,落花风里捕淘鹅。
俗以十月三十日为犁星没。以日之五行占春花丰歉:逢金半收,土木全收,水火无收。淘鹅,海鸟也。其油入药。
桥下盐房草不芟,流波到此味俱咸。 何年准断倪家堰,落日官河好挂帆。
盐房桥在顾家桥东,全公亭至金山卫旧有陆地一区,不通舟楫,名倪家堰,顺治初年开。
碎琴不作王门令,上继芳徽此女贞。 历尽风霜身独立,腰圩水比虎圩清。
盛戴氏,农家女也,年十五为腰圩盛氏养媳,至十八岁合卺,十九岁生一子。甫十月,夫死,氏哀恸不欲生。因有姑年老盲目,非氏不能存,氏故破涕为欢,扶持沃盥,颇以孝闻。叔氏亦早寡,无子。氏慰谕曰:“待吾子长成,甘苦当与汝共也。”勿听。至今氏殁已久,而苦节之贞,乡父老犹啧啧称道云。
落日牛羊下虎山,顾公河水绿弯环。 南园不复梅花树,明月何劳鹤守关?
虎山在绿水牛桥。顾公河,嘉靖间知县顾廷对浚,故名。涨沙桥北地名梅园。其址尚存,然蔓草丛篁,缟衣仙已不知何往矣!
爱尔澄清水一潭,岸花堤柳正重三。 归凫唼雨山含笑,几许诗人笠屐探。
候凫池在船舫浜北,水清,遇旱不竭。道光戊寅上已,场尊绩溪章惺斋先生偕孙兰阶布衣于此效修禊故事,孙有诗云:“亦是通泉脉,荒村水一渠。名留沙井外,人聚暮春初。环海山含笑,沿堤柳渐舒。野烟横夕照,多半出蓬庐。”
书法南宫腕力和,旃檀精舍路无多。 一编募引球琳重,未许龙门胜熠峨。
周浚者,云南嶍峨之上舍生也,字道之,号璇源,别号十二川,人品端方,为盐尹鉴堂先生伯氏书法得海岳神髓。海天寺“旃檀精舍”四字是其手迹。鉴堂先生移建城隍庙募引云:“自国都以逮郡府、州邑、卫所,所在有城隍,即无不建城隍神庙,而场境无城隍,则亦无城隍神庙。惟我芦沥官廨东南隅有庙一楹,署曰城隍庙,庙无碑勒,县志亦不载,未知建始年月。意者场境独山、白沙湾等处,俱有城隍,前设巡盐巡检,在内防御,故建庙以昭祀事乎?姑勿深考。惟念阴与阳无二理,神庙与官廨比连,官廨轩敞而神庙逼窄,居于斯者其能安乎?余自乙卯春下车行香,一见怆然,即萌志移建,乃绿鹿鹿未得举行。今夏病暑,恍惚中见一神人指头上冠,语余曰:‘与君互易此冠,则各相安适。’余诺之,相易而醒。自是神思日清,气体日旺,因念冠者,所以示观瞻也。神欲易冠,非促予移建乎?遂于署东二百步外置地二亩,诹日兴建。顾予莅兹三载,廉俸仅资日给,神人共知,以城隍尊神庙貌不饬,而经营改观,必得诸绅士暨境内居人共襄厥成,庶几神得赖庙以安,民得赖神以安,而予得赖民以安也。至神之显应累累,固不俟予之赘述。嘉庆二年九月谨引。”乾隆三十二年,广东龙门举人廖逢泰为芦沥大使。补作
风风雨雨欲重阳,辜负篱花一度黄。 人说浪刚潮势大,呼儿打点扫晴娘。
中秋后海潮最大,俗呼浪刚潮。扫晴娘以稻草为之,悬檐下祈晴。
醉笔飞腾墨彩酣,铜花铁叶竞槽参。 野人自享升平福,不学无根郑所南。
龚道坦,字行之,号友兰,善写墨兰,醉笔尤佳。
(《芦浦竹枝词》)
作者简介:朱鼎镐,字蕉轩,浙江平湖人。著有《芦浦竹枝词》等。
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 四.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