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商关注|艺术品流通性差 制约艺术金融发展

 haosunzhe 2015-03-13


昝卫东(左)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的接见


作为铭仁堂文化艺术机构的董事长,昝卫东与包括王明月、夏亮熹等一批著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发现,2015年首先要考虑的,是加强书画艺术品的流通性问题。

“书画产业需要市场化发展,需要与金融等融合发展。”艺术品金融的发展,前提是要实现艺术品的资产化,而艺术品资产化的实现需要良好的艺术品流通性基础上。艺术品本身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投资肯定要考虑艺术品的流通性问题。“艺术品流通性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艺术金融的发展。”

多年在艺术品市场打拼,经历过艺术品销售最辉煌的神话,也见识过这个领域最惨淡的时候。他认为,如今,中国艺术品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重要节点,虚火和泡沫正在清除。传统的书画销售模式,看起来已经有些吃力,必须探索书画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2015年2月,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昝卫东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的接见,并且与共同参加大会的其他人士探讨了艺术品的发展现状和模式。他决定,让铭仁堂的书画艺术品走市场化和平民化道路。

艺术品租赁兴起

艺术品市场遇冷,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反腐风暴导致礼品市场遇冷,需求减少,价格也在下跌;之前的艺术品市场泡沫过多,虚高的价格导致无人继续接手。

显然,国内各地的艺术品机构都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艺术品租赁模式,在广州兴起。201412月,由中国财富艺术馆、艺术金融骷髅会联手推出的广州“艺术银行”采取“主推“低价租画”理念,打造艺术品租赁平台服务。“艺术银行”源于欧美,是一种以艺术品为存取租赁物的委托机构。有关机构将艺术家作品购买后,再将其转租给团体或个人,用于陈列、装饰或收藏。艺术银行的出现,将为艺术生态带来何种改变,值得探讨。但是在业内看来,这种模式所传达的让大众消费得起的艺术理念却相当受欢迎。

昝卫东认为,国内艺术品租赁的发起,源于机构艺术品消费市场兴起,“租赁模式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新模式,比如会所、主题酒店等就有租赁的需求,不过具体如何租赁,见仁见智。”他建议,可以采取定制和租赁结合的模式,如有的机构钟情汉唐文化,那么可以与书画艺术家合作,创作一系列汉唐主题的作品,“总之,模式是多样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理事、研究员范勇表示,中国的艺术品金融有一个要素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债权融资市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的非常少,艺术品债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大资本介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