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北京》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图书 馆员 2015-03-14

《健康北京》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许 锋 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身体里有这么大的斑块存在一定会影响相关区域的供血,造成严重缺血。今天讲动脉斑块。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动脉斑块是身体里的一部分组织。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静脉压力比动脉压力低的多,只有几个毫米汞柱,而动脉有100多个毫米汞柱。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在50岁左右出现身体不适会查出斑块。实际上这个斑块已经在身体里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斑块分成稳定和不稳定两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多半是不稳定斑块造成的。
      稳定斑块不容易破裂。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大部分人在一周之前会有心绞痛症状。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不稳定心绞痛是指过去没有心绞痛,而新发生的心绞痛。还有指的是过去可以走长的路,现在走很短的路就出现胸痛,这叫症状恶化型的心绞痛。还有一种是原来只是活动时疼,现在夜里或者白天坐着也发生心绞痛,这种由动到静发生心绞痛也是不稳定心绞痛。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以上四种情况都预示身体里的动脉斑块有不稳定的情况,有可能要出大事。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70岁以后就很少引起斑块急性破裂,我们叫ST波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识破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150310—在线播放—《健康北京 2015》—综艺—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5MDk3ODMy.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OF8wMV8wMQ

《健康北京》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许 锋 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心脏中最好判断的就是心绞痛,就是老百姓说的胸痛。
       不是所有的胸痛就一定是心脏出现了缺血。或者说不是所有的胸痛就等同于心绞痛。大约有60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胸痛。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1.在什么状况下出现胸痛。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2.胸痛部位在正中胸骨的后面,是压迫性压榨性的疼痛。有一种紧缩感。
       3.疼痛的时间
          闪电式的 一过的不是心脏的问题。丝丝拉拉老疼也不是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的时间是5-15分钟。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含药后5分钟内疼痛消失,提示这种疼痛可能是心脏的问题。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动脉斑块人人都有。如果颈动脉查出斑块,其他地方可能有斑块的几率会高出2倍左右。
       颈动脉血管在表浅的位置,普通超声就容易查出是否有斑块。所以可以用来初步筛查。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脑血管。颈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眼底动脉。肾动脉。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很少有药物说明书上说没有副作用。
      1.要遵照医嘱用药。
        厂家在前期临床试验中发现或多或少的病人出现过类似的副作用。为了大家的安全必须罗列出来,但是发生的几率是不一样的。
      2.实践出真知。
         实践一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种药物。
     3.不能随意停药。
        如果出现了副作用,有些药停药后会出现反跳或者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到医院找医生判断是否停药 减量 还是换药。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他汀药除了可以调血脂外还有其他作用:
        他汀药有稳定斑块膜的作用。斑块里面实际是有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越重 斑块越容易破裂。他汀药对炎症反应也有抑制作用。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对他汀药物过敏的人,有肝脏疾病,有严重的肾脏疾病的人要慎重吃药或者不能吃。
        他汀类药物会造成部分病人转氨酶升高。转氨酶正常上限是40左右。服用他汀药转氨酶升高正常上限3倍以内是允许的,就是在120以内是安全的。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减少他汀药或者增加保肝的药物。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管理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150311—在线播放—《健康北京 2015》—综艺—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5ODE2NTQ4.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OF8wMV8wMQ

 

《健康北京》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许 锋 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不可控因素:遗传 性别 年龄。
        家庭有在50岁左右发生心肌梗死的算是早发。
        男性在50岁以后算高危人群,女性在60岁以后算高危人群。
        女性动脉硬化或者是发病率要比男性推迟10年左右。
——可控因素: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吸烟。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间接因素:肥胖 喝酒。

        肥胖的人得三高几率越多,最后会引起动脉硬化。
        高尿酸会刺激动脉壁的损伤,和吃肉过多 吃带壳的海鲜过多有关系。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特别是突然猝死的病人,他们血管斑块的狭窄程度多半都不是很严重状态,都处在中度狭窄程度(大概在50-60%)。原因就是这些斑块不稳定,所以发生事件大都是中度狭窄的软斑块。
——狭窄超过75%的斑块可能会造成对身体的影响。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出现的时间很短,一般24小时就可以恢复。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接收信息 储存信息 指挥身体各个部分。
       小卒中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出现障碍。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手脚麻木。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活动或者语音不太清楚。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防控血管里的"危险分子" 150312—在线播放—《健康北京 2015》—综艺—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wNTAzODk2.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OF8wMV8wM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