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博物馆藏汝窑瓷盘探析

 芝润斋 2015-03-14
汝窑的产地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的清凉寺村,古代属汝州所辖,故名。宋人记载有“汝窑为魁”的说法。汝窑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故为后世谈瓷者所津津乐道。因汝窑传世品最少,也最名贵。宋人《坦斋笔衡》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仅有二十年,所以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当时的《清波杂志》中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
[转载]刘渤:天津博物馆藏汝窑瓷盘探析

汝窑瓷器的特点是胎质细腻,呈香灰色,釉色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变化于深浅之间,其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现出“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釉薄处有浅淡的粉色,这是因为汝窑采用贵重的玛瑙粉配制釉料,宫中禁止大量烧造,所以传世品极其稀少。盘、碗均施满釉裹足支烧,支钉痕很小,很少。一般是三个或五个,俗称“芝麻花”支钉。汝窑器物底部仅见“奉华”、“蔡”和“寿成殿皇后阁”等字款。

烧造宫廷御用汝瓷的窑址直到1986年才发现,1987年发掘一个窖藏出土的汝窑瓷器造型有笔洗、板沿洗、碗、盘、钵、盂、瓶共47件。

关于北宋汝窑瓷器传世真品,有65件说,有67件说,有67.5件说,有70件说。现今,被认可的北宋汝窑瓷器又有增加,总之,流传到今天的汝窑真品还不足百件,大致收藏情况如下:

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海内外博物馆、公私机构收藏79件。

统计汝瓷收藏,情况大致如下:21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6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15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8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两件藏于瑞典哥德堡勒斯卡设计与装饰艺术博物馆。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美术馆、费城美术馆、圣路易斯美术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及牛津Ashmolean博物馆各藏一件。

事实上天津博物馆收藏有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盘。

这两件北宋汝窑盘口沿均外撇,曲壁,浅腹,圈足外卷。胎质细腻,就像燃烧过的香灰色,俗称“香灰胎”。瓷盘通体施天青色釉,釉汁肥厚莹润,细小密集的气泡中有少数较大的气泡廖若晨星。釉面上布满了细碎的冰裂纹,如冰似玉,清雅高洁。两盘都是上满釉裹足支烧。一件高2.8厘米、口径17.2厘米、足径9.2厘米(见图一北宋汝窑天青釉盘)、重265克,外底有三个细小的支钉痕(见图二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底),器型完整;另一件高2.5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9.2厘米(见图三北宋汝窑天青釉盘)、重235克,外底有五个支钉痕,外足有三处崩缺(见图四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底)。两盘支钉痕都很细小,正是公认的“芝麻花”支钉。是典型的北宋汝官窑天青釉瓷器。

1982年4月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后定为一级文物,认为是:“底足裹釉,有支钉痕,均是汝窑特点,好!”1993年4月国家文物局陶瓷鉴定组巡回鉴定时,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陈华莎先生,均认为传世稀少,是汝窑典型器,确认为一级文物。

关于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盘的几点思考:

一、汝窑盘尺寸

据陶瓷专家冯小琦、王莉英先生对汝窑传世器物研究,已见著录的20余件汝窑盘,盘的高度一般都在1.5-4.8厘米之间,口径约在14.8-21.4厘米之间。天津博物馆藏的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盘,一件高2.8厘米、口径17.2厘米、足径9.2厘米;另一件高2.5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9.2厘米。在此范围内。北京故宫藏一件宋代寿成殿皇后阁款汝窑盘,高3.5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2.6厘米;另一件宋汝窑天青釉盘,高3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9.1厘米。也在此范围内。而宝丰清凉寺出土的一件宋汝窑天青釉盘的尺寸是高3.2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8.6厘米。也说明汝窑盘子无大器。

二、汝窑盘的支烧方法和支钉痕

所见,宋汝窑瓷盘均是上满釉裹足支钉支烧。瓷盘内外施满天青釉,外底留有三或五个“芝麻花”支钉痕,天津博物馆藏的两件宋汝窑天青釉盘,正好是一件三个支钉痕,一件五个支钉痕。由于汝窑盘支烧的支具采用的是耐高温的优质瓷土。支具的支钉小而尖,细心观察,支钉的钉痕都是白色的,这与使用优质瓷土的窑具有关,与瓷胎的香灰色是截然不同的。笔者2010年1月中旬去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址考察,从当地藏友处获得一件宋汝窑天青釉盘标本,大约接近小半个瓷盘。也是裹足满釉支烧,盘底残留三个“芝麻花”支钉(见图五北宋汝窑天青釉盘标本底),据位置判断,整盘应是五个支钉痕。残留的钉痕就是白色的,这也算是一个旁证吧。

三、汝窑盘的釉色和开片纹

汝窑盘的釉色是天青釉,光线暗时釉色发深,光线亮时釉色发浅。介于深浅的天青色之间,盘内外均有细小的开片纹,形似蟹爪纹或鱼鳞片。盘内底不同位置还有较明显的缩釉点。这都是当时烧造技术条件所致,也是宋汝官窑的特点。

四、汝窑盘的来源

所见著录的汝窑盘,几乎都是流传有绪。两岸故宫的都是宫中旧藏。天津博物馆的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盘,原是1952年建立的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其来源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法院没收方若古物中的两件。移交天津市文化局后,1954年拨交给天津市历史博物馆。1957年9月又转拨给新成立的天津市艺术博物馆。2004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二为一,组建成新的天津博物馆流传至今。

方若(1869—1954),字药雨,号劬园,别号古货富翁,其本名城,字楚卿,小名偈宝。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画工石溪,古朴浑厚。一九五四年后卒。

方若与张叔驯、罗伯昭并称三大近代古钱收藏家,又有“南张北方西蜀罗”之称。上海纺织实业家张叔驯因藏有金匮值万钱、大齐通宝、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铜钱等国宝而问鼎古钱收藏之首;四川巴县人罗伯昭以藏五代十国古钱系列而在古钱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而天津的方若则以古钱藏品数量之巨、精品之多而蜚声海内外,他不仅兼收并蓄,大量收藏古钱、钱范(铸造古钱的模子)、石经、碑帖、书画、古墨、陶瓷等文物,而且还潜心研究,一生撰写《药雨古化杂咏》《校碑随笔》《古货菁华》《言钱别录》等十数部专著,既是一位收藏家,更是一个鉴赏家。

方若收藏古器物颇丰。天津博物馆的收藏品中有著名的玉器:商代小臣铭柄形器,其文字与甲骨文写法一致。瓷器中除了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外,还有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清体和殿款青花花卉纹捧盒、清大雅斋款花卉纹缸和清乾隆丙午款青花缠枝莲纹盘等。

总之,天津博物馆藏的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尺寸符合宋汝官窑盘、碟定制;裹足满釉支烧,“芝麻花”支钉痕典型。且三钉、五钉各一个;开片自然,缩釉点明显;而且是流传有绪,来源清楚。是弥足珍贵的汝窑大家族中的组成部分,全世界汝窑传世瓷器不过百,收藏单位仅十余个。天津博物馆能跻身其中也是非常荣光的。这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将在新开放的天津博物馆新馆精品厅中陈列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